锤击群桩挤土效应半模模型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703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锤击群桩挤土效应半模模型试验装置。锤击群桩挤土效应半模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箱、加载装置、群桩加载板、加载柱、加载固定板、加载桩、监测装置,模型箱的前壁为透明钢化玻璃,模型箱内设有原桩基,群桩加载板连接在模型箱的上口,群桩加载板上设有多个加载孔,加载柱的下端与群桩加载板固定连接,其上端与加载固定板固定连接,加载固定板上对应于群桩加载板上的加载孔对应设有多个螺纹孔,加载装置包括可抽拉的加载导杆、滑动套装在加载导杆上的钢锤、连接在加载导杆下端的锤击垫板,加载导杆的上端与加载固定板上的螺纹孔连接,加载桩竖直放置于加载孔内,监测装置包括千分表和多个紧贴原桩基侧面的土压力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锤击群桩挤土效应半模模型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锤击群桩挤土效应半模模型试验装置,属于岩土工程

技术介绍
目前,预制混凝土桩因其具有承载力高、成桩质量可控性强、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小、造价低廉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诸如高速公路、高层建筑、港口、码头等工程的地基加固中。目前预制混凝土桩的沉桩方式主要有静压法及锤击法,而后者对各类预制混凝土桩的挤土效应则更为复杂和显著。挤土效应会引起桩周土体产生水平位移或竖直隆起,可能导致邻近构筑物(如原有桩基)的倾斜甚至结构破坏,最终使其上部结构倒塌或失去工作性能。目前实际工程中多采用群桩进行地基加固,而以往对于沉桩挤土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桩,对群桩的挤土效应分析较少,而实际的群桩施工则会造成更为复杂和显著的挤土效应。另外,目前已知的影响群桩挤土效应的因素众多,如打桩顺序、打桩速度、桩位布置方式及锤击高度、锤重等,这些因素对邻近桩基受挤土效应的影响程度和规律如何,目前的研究还不全面和深入,更无法从挤土效应最为显著的桩的半圆切面来直观的观测打桩过程中土体的位移变化规律。r>因此,亟需开发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锤击群桩挤土效应半模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模型箱(1)、加载装置、群桩加载板(4)、加载柱(12)、加载固定板(7)、加载桩(16)、监测装置,所述模型箱(1)为上部开口的长方形箱体,所述模型箱(1)的前壁为透明钢化玻璃,所述模型箱(1)内填装试验用土,所述模型箱(1)内靠近其左侧壁或右侧壁中部位置设有竖向设置在试验用土内的原桩基(15),所述群桩加载板(4)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模型箱(1)的上口,所述群桩加载板(4)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厚度的加载孔(5),在所述群桩加载板(4)靠近所述模型箱(1)前壁的一端边缘处有至少三个半圆形的开口朝外的加载孔(5),所述加载柱(12)竖向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锤击群桩挤土效应半模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模型箱(1)、加载装置、群桩加载板(4)、加载柱(12)、加载固定板(7)、加载桩(16)、监测装置,所述模型箱(1)为上部开口的长方形箱体,所述模型箱(1)的前壁为透明钢化玻璃,所述模型箱(1)内填装试验用土,所述模型箱(1)内靠近其左侧壁或右侧壁中部位置设有竖向设置在试验用土内的原桩基(15),所述群桩加载板(4)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模型箱(1)的上口,所述群桩加载板(4)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厚度的加载孔(5),在所述群桩加载板(4)靠近所述模型箱(1)前壁的一端边缘处有至少三个半圆形的开口朝外的加载孔(5),所述加载柱(12)竖向设置,所述加载柱(12)的下端与所述群桩加载板(4)固定连接,所述加载柱(12)的上端与所述加载固定板(7)固定连接,所述加载固定板(7)上对应于所述群桩加载板(4)上的加载孔(5)对应设有多个螺纹孔(8),在所述加载固定板(7)的下部对应于每个螺纹孔(8)设置有弹簧(6),所述加载装置包括可抽拉的加载导杆(9)、钢锤(10)、锤击垫板(11),所述加载导杆(9)的上端通过螺纹与所述加载固定板(7)上的螺纹孔(8)连接,所述加载导杆(9)的下端连接所述锤击垫板(11),所述钢锤(10)滑动套装在加载导杆(9)上,加载导杆(9)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加载桩(16)可动地竖直放置于所述群桩加载板(4)上的加载孔(5)内,放置在所述群桩加载板(4)上的半圆形的加载孔(5)内的加载桩(16)为半模桩,其余的加载桩(16)为全模桩,所述监测装置包括千分表(13)和多个土压力计(14),所述土压力计(14)紧贴所述原桩基(15)受土体挤压的侧面且沿原桩基(15)高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千分表(13)设置在所述原桩基(15)的顶端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锤击群桩挤土效应半模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加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峰段同军任国彰郑帅裴福才马祥辉李强唐亮商淑杰凌爱城饶巍武凯任士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华鉴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