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建筑桩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地下工程基础底板结构及其施工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地下结构按构造形式分为拱形结构、圆形和矩形管状结构、框架结构、薄壳结构、异形结构,地下结构所承受的荷载,按照作用特点及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分为以下三类:即永久(主要)荷载、可变(附加)荷载和偶然(特殊)荷载。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地下工程所采用的基础底板结构,采用上下层依次填充的方式进行层层铺设,这就会导致:在基础底板结构使用时,由于基础底板结构上方会遭受来自不同方向的载荷,比如重卡碾压,基础底板结构的各个部位遭受的承压就会出现极大的偏差,会出现局部应力集中的现象,导致各个部位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当底板各处的偏差变化过大时,就会出现底板结构局部开裂的状况,这样就会影响底板的使用寿命与稳固性。同时,底板结构的周边缺乏防护措施,容易产生底板边缘塌陷的状况,进而影响整个底板的正常使用;并且在铺设过程中只会对底板进行水平测试,对于底板底部的铺设物水平状况较为随意,此时就会出现底板受压不均匀的状况。为此,亟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建筑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施工区域地质情况检测,/n具体的,对施工区域及周边土壤进行含水量检测,随后再对施工区域及周边地质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对施工区域及周边地质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具体包括:流沙状况检测、泥石流可能性报告分析和有害气体的收集检测;检测完毕,将上述流沙状况检测、泥石流可能性报告分析和有害气体的收集检测的检测分析数据进行收集备案,根据检测分析数据进行相关施工方案的调整,确保施工安全;/nS2、高度检测,/n具体的,对施工区域地面的水平高度进行测量,开挖过程中,为避免出现开挖深度过高或者过低的状况,需要开挖深度一致;/nS3、边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建筑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区域地质情况检测,
具体的,对施工区域及周边土壤进行含水量检测,随后再对施工区域及周边地质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对施工区域及周边地质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具体包括:流沙状况检测、泥石流可能性报告分析和有害气体的收集检测;检测完毕,将上述流沙状况检测、泥石流可能性报告分析和有害气体的收集检测的检测分析数据进行收集备案,根据检测分析数据进行相关施工方案的调整,确保施工安全;
S2、高度检测,
具体的,对施工区域地面的水平高度进行测量,开挖过程中,为避免出现开挖深度过高或者过低的状况,需要开挖深度一致;
S3、边坡位移监测,
具体的,在施工过程中,对边坡进行实时的位移监测,当监测的位移数据超出发生边坡滑坡工况的警戒数据时,立即停止对施工区域的施工作业,转为进行对边坡的加固作业,当加固作业完成后,继续进行施工区域的施工作业;
S4、人工挖孔桩施工作业,
具体的,当施工区域开挖深度达到预定深度时,进行下一步的人工挖孔桩的挖孔作业,当人工挖孔桩的挖孔深度≥10米时,每次开工前5分钟进行送风,同时在人工挖孔桩的挖孔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水措施;
S5、施工区域压实作业,
具体的,在人工挖孔桩施工完毕后,利用压路机将施工区域进行压实,在压实完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瀚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迪赛因建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