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建筑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土木建筑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
技术介绍
地基,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我国南方地区到了夏季经常会遭受没有梅雨天气的影响,区域性的强降雨以及洪涝灾害经常会影响到地基柱,特别是地下车库的地基柱,在车库进水之后,地下水浮力增大,柱体容易产生开裂的现象,影响地基柱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土木建筑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在地基柱受到浮力影响产生上浮时,地基柱能够有上下调节的空间,减小了浮力对地基柱的影响,避免柱体内部产生开裂的现象,增加了地基柱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柱体、柱帽、底基座、调节座、连接组件、支撑件;柱体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柱帽,柱帽的顶面上等间距固定设置有数个橡胶座;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建筑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柱体(1)、柱帽(2)、底基座(4)、调节座(6)、连接组件(9)、支撑件(8);柱体(1)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柱帽(2),柱帽(2)的顶面上等间距固定设置有数个橡胶座(3);柱体(1)的下侧设置有底基座(4),底基座(4)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5),缓冲槽(5)的上侧为开口设置,柱体(1)的下端上固定套设有调节座(6),调节座(6)插设在缓冲槽(5)的内部,调节座(6)的截面呈倒“T”形设置;调节座(6)的下侧与缓冲槽(5)的内顶面之间设置有强力弹簧(7),强力弹簧(7)套设在调节座(6)的外侧,强力弹簧(7)的上端与缓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建筑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柱体(1)、柱帽(2)、底基座(4)、调节座(6)、连接组件(9)、支撑件(8);柱体(1)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柱帽(2),柱帽(2)的顶面上等间距固定设置有数个橡胶座(3);柱体(1)的下侧设置有底基座(4),底基座(4)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5),缓冲槽(5)的上侧为开口设置,柱体(1)的下端上固定套设有调节座(6),调节座(6)插设在缓冲槽(5)的内部,调节座(6)的截面呈倒“T”形设置;调节座(6)的下侧与缓冲槽(5)的内顶面之间设置有强力弹簧(7),强力弹簧(7)套设在调节座(6)的外侧,强力弹簧(7)的上端与缓冲槽(5)的内顶面相抵触设置,强力弹簧(7)的下端与调节座(6)下侧的凸缘相抵触设置;所述的柱体(1)、柱帽(2)以及底基座(4)均由钢筋笼(1-1)和混凝土层(1-2)构成,钢筋笼(1-1)嵌设在混凝土层(1-2)的内部;柱体(1)的外侧壁等圆角固定设置有数个支撑件(8),支撑件(8)为倒三角形设置,支撑件(8)通过数个连接组件(9)与柱体(1)固定连接;
所述的连接组件(9)包含锁紧螺母(9-1)、连接套管(9-2)、限位块(9-3)、连接杆(9-4)和弯钩(9-5);支撑件(8)的内侧壁上活动插设有连接套管(9-2),连接管插设在支撑件(8)内部开槽的一端上通过螺纹旋转套设有锁紧螺母(9-1),连接套管(9-2)的另一端上通过螺纹旋转插设有连接杆(9-4),连接杆(9-4)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弯钩(9-5),弯钩(9-5)与连接杆(9-4)为一体式结构,弯钩(9-5)的内端穿过混凝土层(1-2)后,勾设在柱体(1)内部的钢筋笼(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建筑用混凝土组合地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钩(9-5)的上下两侧面上等间距对称固定设置有数个卡块(10),数个卡块(10)均为斜设的弹性钢片设置;弯钩(9-5)上活动穿设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卡槽(12),卡槽(12)与卡块(10)相卡接,固定板(11)的一侧面与柱体(1)内部的钢筋笼(1-1)的侧壁相抵触设置;通过固定板(11)的卡槽(12)与卡块(10)卡接,在浇筑混凝土层(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