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砖胎模榫卯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砖胎模榫卯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砖胎模”作为地下室的承台、地梁混凝土的边模做法,就是采用砌砖作为地下室承台、地梁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模板。砖胎模在建设地下室的基础、承台、地梁的施工中,作为浇筑钢筋混凝土的闸边摸,其已经使用三十余年之久,至今仍在大部分的地区使用,但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如本专利技术人所参加过建设的地下室工程:上海浦东、浙江温州、广东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珠海等沿海区域,每开挖至±0.00以下的2米左右时,就会出现渗水、烂泥、流沙等不良现象,且容易造成塌方,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在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下,采用“砖胎模”的方法施工时间长,安全隐患大。鉴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预制砖胎模榫卯连接结构,包括若干预制板,所述预制板设置有卡接槽和/或卡接件,所述卡接槽和所述卡接件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砖胎模榫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预制板,所述预制板设置有卡接槽和/或卡接件,所述卡接槽和所述卡接件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卡接槽内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接块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卡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预制板均设置有结构钢筋,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所述结构钢筋延伸形成。/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预制砖胎模榫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预制板,所述预制板设置有卡接槽和/或卡接件,所述卡接槽和所述卡接件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卡接槽内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接块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卡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预制板均设置有结构钢筋,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所述结构钢筋延伸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砖胎模榫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包括第一预制板、第二预制板,所述第一预制板的内端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竖直设置;所述第二预制板的对称两侧端面均设置卡接件,所述卡接件设置为从所述第二预制板的两侧端面延伸出的线型结构件,且所述卡接件竖直设置,所述第二预制板两侧的所述卡接件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一预制板的所述卡接槽,所述第一预制板两侧的所述卡接槽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二预制板的所述卡接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砖胎模榫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包括第二预制板、第三预制板、第四预制板,所述第二预制板的对称两侧端面均设置卡接件,所述卡接件设置为从所述第二预制板的两侧端面延伸出的线型结构件,且所述卡接件竖直设置,所述第三预制板的内端面和外端面分别设置有一卡接槽,且两所述卡接槽设置在所述第三预制板的两侧,所述第四预制板内端面的一侧设置有一所述卡接槽,且在远离所述卡接槽的一侧设置有一卡接件,一所述第三预制板的所述卡接槽和一所述第四预制板的所述卡接件连接,形成承台直角模板组,四个所述承台直角模板组中心对称设置,相邻所述承台直角模板组之间预留地梁成形间隙,相邻所述承台直角模板组的两端均设置有一所述卡接槽,所述地梁成形间隙两侧的所述卡接槽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二预制板的所述卡接件,一所述第二预制板的两所述卡接件分别连接相邻承台上的两所述承台直角模板组,且所述地梁成形间隙两侧的两所述第二预制板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预制砖胎模榫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为水平段和竖直段固定连接的L型结构,且所述竖直段设置在所述水平段下方,所述竖直段和所述水平段端部连接,所述水平段远离所述竖直段的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卡接槽的侧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砖胎模榫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为竖直设置的矩形块状件,且所述卡接块水平宽度尺寸和所述卡接槽的水平槽口宽度尺寸一致,所述卡接块水平厚度尺寸小于所述卡接槽的水平槽深尺寸,所述卡接槽内形成连接空腔,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连接空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施旭光,章程,陈光毅,王勇,王旭东,蒋吉丰,蔡中怿,欧阳佳聪,李明,胡蔚文,余波,钟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