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支撑组件及其装配方法、以及轨道和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862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支撑组件及其装配方法、以及轨道和轨道交通系统,所述轨道支撑组件,包括:预制承台和预制墩柱,所述预制承台包括沉腔和卯部,所述沉腔的顶部敞开,所述卯部包括卯腔和卯块,所述卯腔与所述沉腔连通,所述卯块位于所述卯腔的上方,所述预制墩柱包括墩柱和榫部,所述榫部与所述墩柱相连,所述预制墩柱适于预配于所述沉腔且相对于所述卯部运动,以使所述榫部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沉腔进入所述卯腔且止挡在所述卯块的下方,以实现所述榫部和所述卯部的榫卯配合。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轨道支撑组件,结构强度高、施工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支撑组件及其装配方法、以及轨道和轨道交通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支撑组件及其装配方法、以及轨道和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轨道支撑组件中墩柱与承台的装配通常采用“承插式湿接头连接”、“灌浆套筒连接”、“现场后张预应力连接”等方式,现场实施复杂,施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周期长,不利于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轨道支撑组件,所述轨道支撑组件的结构强度高、施工速度快。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上述轨道支撑组件的装配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轨道支撑组件的轨道。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轨道的轨道交通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轨道支撑组件,包括:预制承台,所述预制承台包括沉腔和卯部,所述沉腔的顶部敞开,所述卯部包括卯腔和卯块,所述卯腔与所述沉腔连通,所述卯块位于所述卯腔的上方;预制墩柱,所述预制墩柱包括墩柱和榫部,所述榫部与所述墩柱相连,所述预制墩柱适于预配于所述沉腔且相对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支撑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预制承台(1),所述预制承台(1)包括沉腔(11)和卯部(12),所述沉腔(11)的顶部敞开,所述卯部(12)包括卯腔(121)和卯块(122),所述卯腔(121)与所述沉腔(11)连通,所述卯块(122)位于所述卯腔(121)的上方;/n预制墩柱(2),所述预制墩柱(2)包括墩柱(21)和榫部(22),所述榫部(22)与所述墩柱(21)相连,所述预制墩柱(2)适于预配于所述沉腔(11)且相对于所述卯部运动,以使所述榫部(22)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沉腔(11)进入所述卯腔(121)且止挡在所述卯块(122)的下方,以实现所述榫部(22)和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支撑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制承台(1),所述预制承台(1)包括沉腔(11)和卯部(12),所述沉腔(11)的顶部敞开,所述卯部(12)包括卯腔(121)和卯块(122),所述卯腔(121)与所述沉腔(11)连通,所述卯块(122)位于所述卯腔(121)的上方;
预制墩柱(2),所述预制墩柱(2)包括墩柱(21)和榫部(22),所述榫部(22)与所述墩柱(21)相连,所述预制墩柱(2)适于预配于所述沉腔(11)且相对于所述卯部运动,以使所述榫部(22)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沉腔(11)进入所述卯腔(121)且止挡在所述卯块(122)的下方,以实现所述榫部(22)和所述卯部(12)的榫卯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支撑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块(3),在所述榫部(22)和所述卯部(12)榫卯配合到位后,所述限位块(3)设置于所述沉腔(11)的空余空间以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支撑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填充部(5),所述填充部(5)填充所述预制承台(1)、所述预制墩柱(2)和所述限位块(3)的配合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支撑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部(5)以压力注浆的方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支撑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锁位件(4),所述锁位件(4)沿竖向锁紧榫卯配合的所述卯块(122)和所述榫部(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支撑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榫部(22)与所述墩柱(21)刚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支撑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榫部(22)的底面与所述墩柱(21)的底面平齐且均为水平面,所述沉腔(11)的底壁与所述卯腔(121)的底壁平齐且均为水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支撑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墩柱相对于所述卯部平移,以使所述榫部(22)的所述至少部分通过所述沉腔(11)移入所述卯腔(121)且止挡在所述卯块(122)的下方,以实现所述榫部(22)和所述卯部(12)的榫卯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支撑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沉腔(11)包括上游腔(111)和下游腔(112),在所述墩柱(21)从所述沉腔(11)向所述卯腔(121)平移的方向上,所述下游腔(112)和所述卯部(12)均设在所述上游腔(111)的下游,所述预制墩柱(2)预配于所述上游腔(111),所述预制墩柱相对于所述卯部平移,以使所述墩柱(21)的部分由所述上游腔(111)平移入所述下游腔(112),所述榫部(22)的所述至少部分从所述上游腔(111)平移入所述卯腔(1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支撑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卯部(12)为两个,在第一方向上,两个所述卯部(12)分别位于所述下游腔(112)的两侧,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墩柱(21)平移的方向垂直且与竖直方向垂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支撑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榫部(22)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墩柱(21)的两侧,两个所述榫部(22)与两个所述卯部(12)分别对应榫卯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轨道支撑组件(100),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榫部(22)的结构相同且所述预制墩柱(2)为中心对称结构,两个所述卯部(12)的结构相同且关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海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