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循环再生纤维的远红外中空仿棉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循环再生纤维的远红外中空仿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色织面料上,使得色织面料具有较好的吸湿、抗静电以及远红外保健功能,且可循环再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技术介绍
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的纺织纤维达3500万吨,而产生的废旧纺织品高达约2000万吨,其中合成类纤维约占70%。目前,我国废旧纺织品的再生利用率不到20%。废旧纺织品作为一种可回收再利用资源,如果能充分利用,可以解决我国纺织行业原料供给问题,同时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当前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主要问题是技术方面比较薄弱,废旧纺织品来源复杂,分类处理比较麻烦,此外,通过废旧纺织品尤其是合成类纤维生产出的再生纤维,由于特性黏度急剧下降,机械性能差、产品价值低、稳定性差等。因此,如何提升再生纤维的品质并实现差别化再生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废旧纺织品尤其是合成类纤维产品价值低、稳定性差等缺点,在纺丝前对再生聚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循环再生纤维的远红外中空仿棉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废旧聚酯纤维制品(涤纶织物PET)前处理:将涤纶织物进行清洗和烘干,随后通过开松机和碎布机进行开松打碎,采用静电分离技术将涤纶短纤中的杂物进行分离,再次进行清洗和烘干,得到再生聚酯原料(R-PET);/n(2)再生聚酯原料(R-PET)扩链:将R-PET、扩链剂、聚乙二醇(PEG)以及链支化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熔融混合,并挤出造粒,得到改性后的再生聚酯切片(PR-PET);/n(3)熔融纺丝成型:取改性后的再生聚酯切片(PR-PET),以及适量的石墨烯母粒、电气石和抗氧化剂,进行共混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循环再生纤维的远红外中空仿棉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废旧聚酯纤维制品(涤纶织物PET)前处理:将涤纶织物进行清洗和烘干,随后通过开松机和碎布机进行开松打碎,采用静电分离技术将涤纶短纤中的杂物进行分离,再次进行清洗和烘干,得到再生聚酯原料(R-PET);
(2)再生聚酯原料(R-PET)扩链:将R-PET、扩链剂、聚乙二醇(PEG)以及链支化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熔融混合,并挤出造粒,得到改性后的再生聚酯切片(PR-PET);
(3)熔融纺丝成型:取改性后的再生聚酯切片(PR-PET),以及适量的石墨烯母粒、电气石和抗氧化剂,进行共混熔融纺丝并清洗,得到远红外中空仿棉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再生纤维的远红外中空仿棉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开松机为纺织废纤维开松机,废旧聚酯纤维的开松率为80%-85%,纤维开松后长度为15-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再生纤维的远红外中空仿棉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静电分离技术,在静电分离之前,加入分散剂NNO、硅酸钠对涤纶织物进行着电处理,分散剂NNO与硅酸钠配比为2-4:15-20;静电分离中,采用静电植绒机以及自制的分离箱,分离电压为35V-65V,极板距离为10cm-25cm,通电时间为10-25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再生纤维的远红外中空仿棉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再生聚酯原料(R-PET)质量分数为80%-95%,扩链剂的质量分数为0.25%-1.5%,聚乙二醇(PEG)的质量分数为4%-20%,链支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0003%-0.00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循环再生纤维的远红外中空仿棉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的扩链剂为均苯四甲酸酐、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所述的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酯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晓阳,管娟,栗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花园布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