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氮化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行业模具产品,具体涉及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氮化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铝合金型材的成形加工采用模具挤压成形,铝型材挤压是对放在挤压筒内的铝合金坯料施加外力,使之从特定的模孔中流出,获得所需断面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塑性加工方法。在挤压铝合金制品时,模具要承受长时间的高温高压、激热激冷反复循环应力的作用,承受偏心载荷和冲击载荷作用,承受高温高压下的摩擦作用。因此铝合金型材热挤压模具要求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和高温韧性,模具选材首选H13钢。以H13(4Cr5MoSiV1)为代表的中合金铬系热作模具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中合金铬系模具钢,以5%Cr系列为主,含碳量在0.32~0.45%之间,Cr含量在4.75~5.50%之间,此类钢Cr含量较低合金热作模具钢有很大的提高,另外加入一定量的Si、Mo、、V等合金元素,因此其淬透性更高,可细化奥氏体晶粒,从而提高钢的韧性及抗热疲劳性能;回火时又能析出一定量的MC型弥散碳化物,增加二次硬化效果,提高钢的热强性及热稳定性。因此H13成为在铝合金及铝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氮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方法采用三段式渗氮处理技术,第一阶段渗氮:加热至500~520℃保温15~20小时,氨气分解率20~30%;第二阶段渗氮:加热至530~550℃保温5~10小时,氨气分解率40~50%;第三阶段渗氮:炉内加入50gLa块稀土催渗剂,炉内停止通氨气,改为通氩气,炉内温度降至460~480℃保温2~4小时,然后降温至200℃出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氮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处理方法采用三段式渗氮处理技术,第一阶段渗氮:加热至500~520℃保温15~20小时,氨气分解率20~30%;第二阶段渗氮:加热至530~550℃保温5~10小时,氨气分解率40~50%;第三阶段渗氮:炉内加入50gLa块稀土催渗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民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上大模具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优特模具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李民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