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圆锯片液下淬火压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58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直径圆锯片液下淬火压平装置,涉及锯片压淬装置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包括龙门框架、升降框架和旋转加压框架,龙门框架通过导向轮与升降框架滚动连接;升降框架的上横梁两端分别连接有升降液压缸,升降液压缸下端与龙门框架连接,上横梁下端面装有与旋转加压框架连接的旋转液压缸;旋转加压框架的支撑架上部装有加压液压缸,加压液压缸下端与上压盘连接,上压盘下方设置有固定在支撑架上的下压盘,支撑架下端与下横梁连接;龙门框架下方设置淬火油箱,升降框架和旋转加压框架下部位于淬火油箱内。本装置通过机构升降和翻转同时对圆锯片进行压淬处理,缩短转序时间,提高压平质量;压淬工序隔绝空气,减少油烟产生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直径圆锯片液下淬火压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锯片淬压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大直径圆锯片液下淬火压平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直径圆锯片淬火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圆锯片加热到温度后,全部浸入在油中淬火,冷却到约200℃时从油中捞出进行压平;二是圆锯片加热到温后,进入特定装置内用油进行喷淋淬火,冷却到约200℃时停止喷淋,再进行压平的工艺。以上两种淬火方式,因片体表面温度高,附着的淬火油与空气接触自燃产生大量油烟,有部分空气污染,并且成本高,油烟需净化后排放。另外,圆锯片淬火后再进行压平处理,往往平面度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直径圆锯片液下淬火压平装置,使圆锯片淬火压平全部在油液面以下进行,圆锯片淬油过程中同时进行压平处理。为实现此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大直径圆锯片液下淬火压平装置,包括龙门框架、升降框架、旋转加压框架和淬火油箱;龙门框架包括横梁和第一立柱,第一立柱上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与升降框架滚动配合,约束升降框架的运动方向;升降框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和第二立柱,上横梁与下横梁通过第二立柱连接,第二立柱为叉车槽钢结构,作为导向轮的导轨;上横梁两端面分别连接有升降液压缸,升降液压缸下端与龙门框架连接,上横梁装有左右对称设置的旋转液压缸,旋转液压缸设置有延长拉杆,延长拉杆下端与旋转加压框架的下部通过关节铰轴连接;旋转加压框架包括支撑架、上压盘和下压盘,支撑架上部装有加压液压缸,加压液压缸下端与上压盘连接,上压盘下方设置有下压盘,下压盘固定在支撑架下端,支撑架下端通过关节轴承座与升降框架的下横梁连接;龙门框架内部下方设置淬火油箱,淬火油箱为开口箱体结构,升降框架和旋转加压框架下部分别位于淬火油箱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使圆锯片在淬油的同时进行压平处理,极大的缩短了锯片转序时间,有效地提高锯片压平质量;通过液压系统提供动力,实现机构升降、机构翻转、锯片压平,压平效果优于传统工艺;锯片在淬火和压平冷却时均处于液面以下与空气隔绝,当圆锯片温度冷却至淬火燃点一下时再脱离淬火油箱,因温度低不会发生自燃,极大地减少了油烟产生量,减少空气污染。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为:升降框架升起时,下压盘的上端面脱离淬火油液面。龙门框架同侧的两个第一立柱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为箱体框架结构,箱体框架包括四根立杆,连接架右侧的两根立杆上分别装有3个导向轮,3个导向轮为一组竖向排列设置,约束升降框架的运动轨迹,便于升降框架的上下移动。连接架上端面装有2个限位杆,2个限位杆间夹装升降液压缸,升降液压缸的缸筒端与连接架下端面通过铰座连接,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端与升降框架的上横梁固定连接。保证升降液压缸呈竖直状态,从而使得升降框架垂直上下升降。关节轴承座装在支撑架下端面的前后对称中心线靠前200mm位置上,充分利用翻转框架的偏心力,实现顺畅翻转。旋转液压缸与支撑架的连接点设置在支撑架下端面前后对称中心线的后方,使得旋转加压框架在旋转液压缸和自身偏心力共同的作用下绕关节轴承座转动。支撑架下端面设置有缓冲弹簧,当旋转加压框架倾斜时,缓冲弹簧与升降框架的下横梁接触,缓冲弹簧吸收圆锯片的冲击力。下压盘的右侧设置有防脱落的挡板,挡板与缓冲弹簧连接,挡板可轴向移动;挡板内侧为弧形结构,挡板上设置有漏油孔,便于淬火油流通。上压盘和下压盘分别为圆形结构,上、下压盘分别采用球墨铸铁材质,盘体上设置有出透油孔,为了油温迅速传递,保证与锯片接触的淬火油温度保持在合适范围内。上压盘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滑动架,滑动架上固定有滑动轮,滑动轮与支撑架滚动配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直径圆锯片液下淬火压平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框架部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倾斜状态时框架部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直径圆锯片液下淬火压平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中标记为:龙门框架1,横梁11,第一立柱12,连接架13,导向轮14,升降框架2,上横梁21,下横梁22,第二立柱23,升降液压缸3,旋转液压缸4,旋转加压框架5,第三立柱51,上压盘52,下压盘53,挡板54,滑动架55,出透油孔56,缓冲弹簧57,加压液压缸6,关节轴承座7,淬火油箱8,加热炉9,圆锯片91,取料车10。具体实施方式为充分了解本专利技术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限于此。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大直径圆锯片液下淬火压平装置,由龙门框架1、升降框架2、旋转加压框架5、液压系统和淬火油箱8等组成。升降框架2由上下横梁和第二立柱23等组成,上下横梁间通过第二立柱23固定连接,上下横梁为矩管焊接件,第二立柱23为叉车槽钢结构,槽钢结构作为导轨使用。液压系统由升降液压缸3、旋转液压缸4和加压液压缸6等组成。请参阅图2,龙门框架1由两侧的第一立柱12和横梁11通过螺栓连接组成,同侧的两根第一立柱12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3。连接架13为箱体框架结构,箱体框架由四根立杆和若干根横杆组成,连接架13左侧两根立杆通过螺栓与第一立柱12固定连接,连接架13右侧的两根立杆上分别通过螺栓安装有3个导向轮14,3个导向轮14为一组竖向排列分布,导向轮14与第二立柱12滚动配合,约束升降框架2只能上下移动。连接架13上端面固定有2根限位杆,限位杆间留有空隙,空隙中穿装升降液压缸3,空隙宽度与升降液压缸3缸筒外径相匹配,限制升降液压缸3保持竖直状态。连接架13下端面中部固定有铰座,连接架13通过铰座与升降液压缸3的缸筒连接,升降液压缸3的活塞杆端与升降框架2的上横梁21上端面固定连接。通过升降液压缸3的伸缩实现升降框架2的上下升降,并为旋转加压框架5提供支撑。升降框架2的上横梁2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左右对称的两个旋转液压缸4,旋转液压缸4的另一端与旋转加压框架5的下部连接。请参阅图3,旋转加压框架5由支撑架、上压盘52和下压盘53等组成,上压盘52和下压盘53分别为圆形结构,上压盘52和下压盘53分别采用球墨铸铁材质,盘体上设置有出透油孔56,保证淬火质量。支撑架为受力横梁和第三立柱51组成的箱体框架结构,上下受力横梁分别为矩管焊接件,上下受力横梁间通过第三立柱51固定连接,第三支柱51为叉车槽钢结构,作为上压盘的移动导轨。支撑架上部通过螺栓与加压液压缸6的缸筒固定连接,加压液压缸6的活塞杆端与上压盘52连接,上压盘52的下方为下压盘53,下压盘53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下端,支撑架下端面的前后对称中心线靠前200mm位置上装有转动轴(锯片进口侧为前方,即图3中的支撑架下端面对称中心的左侧),转动轴套装在关节轴承座上7,关节轴承座7固定安装在升降框架2的下横梁22上,充分利用翻转框架的偏心力,实现顺畅翻转。旋转液压缸4设置有延长拉杆,延长拉杆下端与旋转加压框架5的下部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直径圆锯片液下淬火压平装置,包括龙门框架、升降框架、旋转加压框架和淬火油箱;其特征在于,/n龙门框架包括横梁和第一立柱,第一立柱上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与升降框架滚动配合,约束升降框架的运动方向;/n升降框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和第二立柱,上横梁与下横梁通过第二立柱连接,第二立柱为叉车槽钢结构,作为导向轮的导轨;上横梁两端面分别连接有升降液压缸,升降液压缸下端与龙门框架连接,上横梁装有左右对称设置的旋转液压缸,旋转液压缸设置有延长拉杆,延长拉杆下端与旋转加压框架的下部通过关节铰轴连接;/n旋转加压框架包括支撑架、上压盘和下压盘,支撑架上部装有加压液压缸,加压液压缸下端与上压盘连接,上压盘下方设置有下压盘,下压盘固定在支撑架下端,支撑架下端通过关节轴承座与升降框架的下横梁连接;/n龙门框架内部下方设置淬火油箱,淬火油箱为开口箱体结构,升降框架和旋转加压框架下部分别位于淬火油箱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圆锯片液下淬火压平装置,包括龙门框架、升降框架、旋转加压框架和淬火油箱;其特征在于,
龙门框架包括横梁和第一立柱,第一立柱上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与升降框架滚动配合,约束升降框架的运动方向;
升降框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和第二立柱,上横梁与下横梁通过第二立柱连接,第二立柱为叉车槽钢结构,作为导向轮的导轨;上横梁两端面分别连接有升降液压缸,升降液压缸下端与龙门框架连接,上横梁装有左右对称设置的旋转液压缸,旋转液压缸设置有延长拉杆,延长拉杆下端与旋转加压框架的下部通过关节铰轴连接;
旋转加压框架包括支撑架、上压盘和下压盘,支撑架上部装有加压液压缸,加压液压缸下端与上压盘连接,上压盘下方设置有下压盘,下压盘固定在支撑架下端,支撑架下端通过关节轴承座与升降框架的下横梁连接;
龙门框架内部下方设置淬火油箱,淬火油箱为开口箱体结构,升降框架和旋转加压框架下部分别位于淬火油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圆锯片液下淬火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框架升起后,下压盘的上端面脱离淬火油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直径圆锯片液下淬火压平装置,其特征在于,龙门框架同侧的两个第一立柱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为箱体框架结构,箱体框架包括四根立杆,连接架右侧的两根立杆上分别装有3个导向轮,3个导向轮为一组竖向排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直径圆锯片液下淬火压平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平郭亚军裴继宝李东宇张超李昂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唐锯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