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热激活延迟荧光机制的深蓝光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涉及一种基于热激活延迟荧光机制的深蓝光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以下简称“OLED”器件)拥有自发光,高对比度,广色域,广视角,快速响应等一系列的优点。1963年Pope等人率先发现了有机化合物电致发光现象[JChemPhys,38:2042],1987年C.W.Tang等人首先专利技术了OLED器件,并实现了低电压,高亮度发光[ApplPhysLett,1987,51:913]。目前的OLED器件一般包含互相对立的阴阳极和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有机层。电子与空穴分别由阴和阳极注入有机层,最终在有机发光层中复合并使有机材料产生光发射。对于OLED器件,有机发光层材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应用于发光层的传统荧光材料由于受到自身激子利用率的限制内量子效率很难突破25%,磷光发光材料可以有效的利用三线态激子,可以使内量子效率达到100%[Nature,1998,395:15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热激活延迟荧光机制的深蓝光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具有如(1)所示的结构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激活延迟荧光机制的深蓝光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具有如(1)所示的结构式:
R1-R4分别独立选自氢,重氢,卤素,氰基,C1-C30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2-C30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C2-C30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C3-C30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C6-C60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C3-C30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芳基,C1-C30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C1-C30取代或未取代的硅烷基;
Ar1分别独立选自氢,重氢,卤素,氰基,C1-C30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C2-C30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C2-C30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C3-C30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C3-C60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C3-C60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芳基,C1-C30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C1-C30取代或未取代的硅烷基;
T表示为-O-,-S-,-C(R5)(R6)-,-N(R7)-,其中T为C或N时可直接与二氢吖啶相连;
R5-R7分别独立选自氢,重氢,卤素,氰基,C1-C30取代或为未取代的烷基,C2-C30取代或未取代的烯基,C2-C30取代或未取代的炔基,C3-C30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C6-C60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C3-C30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芳基,C1-C30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C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王士凡,董黎明,堵锡华,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