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砂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431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9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砂处理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1)筛分:将原砂中的贝壳、砾石等杂质振动筛分除去;(2)脱氯:过筛后的海砂输送并浸入脱氯剂中,采用臭氧水溶液进行脱氯;(3)洗砂:脱氯后海砂输送至清洗池,并利用清洗水冲洗;(4)脱水:对清洗后的海砂进行脱水处理,得成品砂。本申请中脱氯剂的强氧化性将海砂中氯离子氧化为氯气并排出,实现氯离子与海砂的分离,且随臭氧水浓度升高及脱氯时间的增加,海砂的脱氯效率提高;利用清洗水对脱氯后的海砂进行冲洗,除去海砂内残存的氯离子及部分泥土,进一步降低海砂中氯离子的同时降低了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具有提高海砂净化的效率的同时降低用水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砂处理工艺
本申请涉及海砂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砂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河砂资源日益匮乏,已不能满足建筑用原材料的需求,且河砂的过度开采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砂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海砂资源,对于缓解河砂资源不足的局面及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海砂含有氯化镁、氯化钠等盐份,使用海砂作为混凝土原料时,海砂中含有的氯盐会导致钢筋蚀锈,使钢筋表面的钝化膜遭受破坏,容易造成建筑物强度、硬度及承受力下降,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因此,对海砂中氯盐的有效去除是海砂淡化的关键。目前,国内外针对海砂中氯盐除去的最新技术措施主要有:海砂淡水冲洗法、钢筋阻锈剂法、钢筋镀膜法、混凝土配比优化法等,其中海砂淡水冲洗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海砂淡水冲洗法是利用淡水对海砂进行反复多次冲洗,以此将氯盐与海砂分离并除去。但这种净化处理工艺的对氯离子的去除效率不高,且用水量大。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氯离子的去除效率不高且用水量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氯离子的去除效率并降低用水量,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砂处理工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砂处理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海砂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筛分:对原砂进行振动筛分,将海砂中的贝壳、砾石等杂质筛去;(2)脱氯:将过筛后的海砂输送至脱氯池内,并浸入脱氯剂中进行脱氯,所述脱氯剂采用臭氧水溶液;(3)洗砂:将脱氯后的海砂输送至清洗池内,利用清洗水对海砂进行冲洗;(4)脱水:将清洗后的海砂进行脱水处理,除去海砂内多余的水分,得到成品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砂中含有贝壳、砾石等的杂质,通过振动筛分将上述大颗粒物分离出来,以满足建设用砂标准中颗粒粒径小于4.75mm的要求,并降低了后续除氯的负荷;脱氯剂采用臭氧水溶液,臭氧具有强氧化性,海砂浸入脱氯剂的过程中,臭氧分子与海砂中游离的氯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氯离子被氧化为氯气,并以气体的形式挥发出去,以此实现氯离子与海砂的分离,达到高效脱氯的效果;利用清洗水对脱氯后的海砂进行冲洗,以此除去海砂内残存的氯离子,进一步降低了海砂中氯离子的含量,并将海砂中的部分泥土冲洗分离,降低了成品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从而提高了海砂质量;对清洗后的海砂进行脱水处理,将海砂内多余的水分除去,以满足建设用砂标准中对含水率的要求;本申请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有效的将海砂中的氯离子除去,以此提高海砂净化的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用水量。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脱氯剂的质量浓度为30mg/L~100mg/L,海砂的脱氯时间为30~120min。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脱氯剂的质量浓度为30mg/L~100mg/L,海砂的脱氯时间为30~120min,随臭氧水的浓度越高、海砂的浸泡时间越长,海砂中氯离子与臭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就越充分,海砂中氯离子的含量就越低,越有利于提高脱氯效率,且处理后成品砂中的氯离子含量可达建设用砂Ⅲ~Ⅰ级标准中的氯离子含量的要求,确保了海砂的净化效果。所述步骤(2)中脱氯剂的质量浓度为30mg/L~65mg/L,海砂的脱氯时间为30~75min。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臭氧水浓度为30mg/L、脱氯时间为30min时,成品砂的氯离子含量恰好达到建设用砂Ⅲ级标准中的氯离子含量的要求;当臭氧水浓度逐渐增加至65mg/L、脱氯时间逐渐延长至75min时,成品砂的氯离子含量恰好达到建设用砂Ⅰ级标准中的氯离子含量的要求;工作人员可根据建设用砂所需达到的质量等级,确定相应的臭氧水浓度及脱氯时间,无需继续增大上述工艺参数即可达到所需的净化效果,防止臭氧水浓度过高造成资源浪费,并防止脱氯时间过长增加处理成本,从而确保了生产效益。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清洗水的用水量为海砂重量的30%~60%,洗砂的温度为60℃~9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清洗水的用水量为海砂重量的30%~60%时,随清洗水量与海砂的重量比增大,清洗水量中氯离子与海砂上的氯离子的浓度差增大,有利于海砂中的氯离子向清洗水迁移,从而提高了海砂的净化效果,且处理后成品砂中的氯离子含量可达建设用砂Ⅲ~Ⅰ级标准中的氯离子含量的要求,确保了海砂的净化效果,工作人员可根据建设用砂所需达到的质量等级,确定相应的清洗水量与海砂的重量比,保持良好的净化效果的同时,防止了清洗水用量过大造成水资源浪费,并减少了污水的产生量,具有保护环境的效果;且海砂在清洗的同时进行加热,降低了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利于残留在海砂表面上的氯气的挥发,进一步防止了海砂在使用过程中氯气释放对人体造成危害。优选的,将所述步骤(2)中脱氯的海砂及所述步骤(3)中清洗的海砂均进行搅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脱氯的海砂进行搅动,使海砂相互之间进行碰撞、摩擦,以此破坏海砂表面的氯离子生物膜,有利于氯离子释放进入臭氧水溶液中,提高了化学反应速率,进而提高了脱氯的效率;对清洗中的海砂进行搅动,使清洗水与海砂充分接触,有利于对残余氯离子进行清洗,以此提高洗砂效率,进一步增强了海砂的净化效果。优选的,所述步骤(2)与所述步骤(3)中设有集气罩与吸收池,产生的氯气由集气罩收集并导入吸收池内进行吸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砂在脱氯过程中产生有氯气,氯气具有毒性,脱氯过程于密闭空间内进行,且氯气被吸收池收集,有效的防止了氯气进入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并危害人体健康。优选的,所述吸收池内装有废铁屑与3~10%的氯化氢溶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收池内的废铁屑与氯化氢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通入氯气后,氯气将氯化亚铁氧化为三氯化铁,以此实现氯气的吸收,此时三氯化铁被吸收池内剩余的废铁屑还原为氯化亚铁,并再次参与吸收反应,使氯气不断被吸收,同时废铁屑得以资源化利用,从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优选的,将所述氯化亚铁溶液进行蒸发浓缩,在温度为50℃~90℃条件下,加入亚硝酸钠并通入氧气,反应3~5h。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氯化亚铁进行浓缩后,氧气的氧化作用将氯化亚铁充分的氧化为三氯化铁,并在亚硝酸钠的催化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最终生成聚合氯化铁,聚合氯化铁具有良好的絮凝作用,对水质的净化效果好,防止了氯气吸收带来的二次污染,并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设有循环水池,洗砂完成后将清洗水送至所述循环水池内,并调节pH为3.5~5.0,然后向所述循环水池内投入所述聚合氯化铁溶液,搅拌均匀,静置后将上清液循环至清洗池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洗水对海砂进行冲洗后,清洗水中含有机物、悬浮颗粒等杂质,将洗砂后的清洗水送至循环水池内,并加入聚合氯化铁溶液,通过聚合氯化铁的絮凝沉淀作用,实现对清洗水的净化,最后将净化后的清洗水循环至清洗池内,以此实现清洗用水的循环利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用水量。优选的,将所述步骤(1)中筛分得到的贝壳、砾石等杂质进行破碎,并回收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筛分:对原砂进行振动筛分,将海砂中的贝壳、砾石等杂质筛去;/n(2)脱氯:将过筛后的海砂输送至脱氯池内,并浸入脱氯剂中进行脱氯,所述脱氯剂采用臭氧水溶液;/n(3)洗砂:将脱氯后的海砂输送至清洗池内,利用清洗水对海砂进行冲洗;/n(4)脱水:将清洗后的海砂进行脱水处理,除去海砂内多余的水分,得到成品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筛分:对原砂进行振动筛分,将海砂中的贝壳、砾石等杂质筛去;
(2)脱氯:将过筛后的海砂输送至脱氯池内,并浸入脱氯剂中进行脱氯,所述脱氯剂采用臭氧水溶液;
(3)洗砂:将脱氯后的海砂输送至清洗池内,利用清洗水对海砂进行冲洗;
(4)脱水:将清洗后的海砂进行脱水处理,除去海砂内多余的水分,得到成品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脱氯剂的质量浓度为30mg/L~100mg/L,海砂的脱氯时间为30~12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脱氯剂的质量浓度为30mg/L~65mg/L,海砂的脱氯时间为30~7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清洗水的用水量为海砂重量的30%~60%,洗砂的温度为6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砂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征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展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