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蓝铜矿矿物颜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404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成蓝铜矿矿物颜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可溶性铜盐与含酸根物质在水中反应,生成含二氧化碳气体和孔雀石沉淀的反应液;所述含酸根物质为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中的至少一种;S2、将所述反应液在上述体系内,温度控制在15℃以下静置陈化(或者加入干冰在密闭体系中进行静置陈化),然后经分散处理,得到第一悬浊液;S3、将所述第一悬浊液依次经沉降处理、固液分离、水洗和干燥,得到蓝铜矿矿物颜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化学方法合成蓝铜矿矿物颜料,能使蓝铜矿颜料标准化生产。所合成的蓝铜矿矿物颜料具有天然蓝铜矿颜料相同的理化性质,而且相较于天然蓝铜矿颜料杂质更少,纯度更高,为规模化生产、满足社会需求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蓝铜矿矿物颜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颜料的制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合成蓝铜矿矿物颜料的方法,即蓝铜矿颜料的化学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无机矿物颜料具有鲜艳的颜色、稳定的化学性质和耐候性,这使得其一直是绘画、彩塑、古建筑彩绘等艺术品和文物修复用颜料的首选。其中,蓝铜矿颜料是国画、壁画、油画等所用蓝色颜料中最常用的矿物颜料,中国古称“石青”。蓝铜矿是一种碱性铜碳酸盐矿物,是原生硫化铜矿在特殊条件下长期风化作用形成的表生矿物,它既是一种炼铜的原料,也是矿物颜料的原料。天然蓝铜矿颜料是蓝铜矿矿石经过破碎、除杂、研磨、水力分级沉降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目前,市售的蓝铜矿颜料主要是天然蓝铜矿通过传统工艺加工而来,而国内外关于合成蓝铜矿颜料的报道寥寥无几。然而,传统方法制备蓝铜矿颜料的步骤繁杂,批次间重复性差,产品性能不统一。而且由于长期开采,优质的天然蓝铜矿成为了稀缺资源,价格越来越高,有时候不得不用其它蓝色颜料,甚至有机合成蓝色颜料来代替,导致绘画作品难以长时间保存,也不符合文物修复的基本原则。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蓝铜矿矿物颜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可溶性铜盐与含酸根物质在水中反应,生成含二氧化碳气体和孔雀石沉淀的反应液;所述含酸根物质为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中的至少一种;/nS2、将所述反应液在上述体系内,温度控制在15℃以下静置陈化,然后经分散处理,得到第一悬浊液;/nS3、将所述第一悬浊液依次经沉降处理、固液分离、水洗和干燥,得到蓝铜矿矿物颜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蓝铜矿矿物颜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可溶性铜盐与含酸根物质在水中反应,生成含二氧化碳气体和孔雀石沉淀的反应液;所述含酸根物质为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中的至少一种;
S2、将所述反应液在上述体系内,温度控制在15℃以下静置陈化,然后经分散处理,得到第一悬浊液;
S3、将所述第一悬浊液依次经沉降处理、固液分离、水洗和干燥,得到蓝铜矿矿物颜料。


2.一种合成蓝铜矿矿物颜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可溶性铜盐与含酸根物质在水中反应,生成含二氧化碳气体和孔雀石沉淀的反应液;所述含酸根物质为碳酸盐和碳酸氢盐中的至少一种;
S2、在所述反应液中加入干冰,在密闭体系内静置陈化,然后经分散处理,得到第一悬浊液;
S3、将所述第一悬浊液依次经沉降处理、固液分离、水洗和干燥,得到蓝铜矿矿物颜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采用一定浓度的硝酸铜水溶液进行反应,所述硝酸铜水溶液的浓度为0.1-1mol/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颍周概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