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288 阅读:3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由LiNbO↓[3]基板、菲涅耳微透镜A和菲涅耳微透镜B组成,在LiNbO↓[3]基板上采用微刻蚀掩模工艺刻画出沟槽和L形台,然后采用退火质子交换法或者钛扩散法处理将沟槽制作成波导槽;菲涅耳微透镜A、菲涅耳微透镜B通过键合方式固定在L形台上;在LiNbO↓[3]基板上的波导槽的交汇点构成了三个Y分支耦合器,即Y分支耦合器A、Y分支耦合器B和Y分支耦合器C;菲涅耳微透镜A的镜面与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的Y分支耦合器B的B输出端相连;菲涅耳微透镜B的镜面与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的Y分支耦合器C的B输出端相连。(*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是一种建立在光学SAGNAC效应基础上的一种光通道,利用微机电技术和集成光学技术进行加工而成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对光进行分配的分束器如耦合器、环形器都不具有起偏功能,并且器件的连接采用单模光纤连接,对输入端的光源处理不能保持偏振模式;而一般分束器只能实现分光——耦合的功能,其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光信号采集模块对光的要求。倘若光路系统中有与偏振有关的器件如调制器,必须在调制器等一些与偏振有关的器件前加入一个偏振器,从而使光路系统插入损耗增加,对于光信号采集模块对采集的光信号稳定性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该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为了减小尺寸和重量,对敏感光路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在较小的空间实现了输入光的分光——耦合——分光,并且未使用动态器件的相互连接,有效地使光路得到了延长。本技术是一种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由LiNbO3基板、菲涅耳微透镜A和菲涅耳微透镜B组成,在LiNbO3基板上采用微刻蚀掩膜工艺刻画出沟槽和L形台,然后采用退火质子交换法或者钛扩散法处理将沟槽制作成波导槽;菲涅耳微透镜A、菲涅耳微透镜B通过键合方式固定在L形台上,且菲涅耳微透镜A和菲涅耳微透镜B保持平行;在LiNbO3基板上的波导槽的交汇点构成了三个Y分支耦合器,即Y分支耦合器A、Y分支耦合器B和Y分支耦合器C;菲涅耳微透镜A的镜面与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的Y分支耦合器B的B输出端相连;菲涅耳微透镜B的镜面与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的Y分支耦合器C的B输出端相连。本技术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的优点在于(1)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上无运动部件,提高了使用环境下的干扰能力;(2)光束在自由空间内传播,损耗小、易于提高测量精度;(3)光路可以交叉,从而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易于实现三轴集成;(4)利用微加工技术制作光路,易于实现单片集成和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结构图。图中1.基板 2.Y分支耦合器A3.Y分支耦合器B 4.Y分支耦合器C 5.L形台6.菲涅耳微透镜A 7.菲涅耳微透镜B 8.波导槽9.电极A 10.电极B 11.电极C 12.电极D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是一种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请参见图1所示,由LiNbO3基板1、菲涅耳微透镜A7和菲涅耳微透镜B6组成,在LiNbO3基板1上采用微刻蚀掩膜工艺刻画出多道沟槽(沟槽深度为3~10um,宽度为3~10um)和一个L形台5(高度差为1.5~5um),然后对沟槽采用退火质子交换法或者钛扩散法处理制作成波导槽8(波导槽8的折射率高于周围介质折射率);LiNbO3基板1上的每三道波导槽8的交汇点形成一个Y分支耦合器,根据本专利技术设计要求共设有三个Y分支耦合器,即Y分支耦合器A2、Y分支耦合器B3和Y分支耦合器C4;其中,在Y分支耦合器A2的B输出端上设有电极A9、电极B10,电极A9与电极B10相对平行布置在波导槽8两侧;其中,在Y分支耦合器A2的C输出端上设有电极C11、电极D12,电极C11与电极D12相对平行布置在波导槽8两侧;电极A9与电极B10在上电后基于电光效应,实现对输出光的相位调制及输出光的移频,既构成相位移频器A;电极C11与电极D12在上电后基于电光效应,实现对输出光的相位调制及移频,既构成相位移频器B;菲涅耳微透镜A7是基于二元光学原理制作而成的,菲涅耳微透镜A7通过键合方式固定在L形台5上,菲涅耳微透镜A7的镜面与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的Y分支耦合器B3的B输出端相连;菲涅耳微透镜B6是基于二元光学原理制作而成的,菲涅耳微透镜A6通过键合方式固定在L形台5上,菲涅耳微透镜A6的镜面与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的Y分支耦合器C4的B输出端相连。本技术的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Y分支耦合器C4的C输出端可以与一个光信号采集设备(光信号采集设备可以是光电探测器)耦合连接,实现将光信号输出;Y分支耦合器B3的C输出端与另一个光信号采集设备(光信号采集设备可以是光电探测器)耦合连接,实现将光信号输出。本技术的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其光传播方向为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的Y分支耦合器A2将接收的平行光分成两束光,一束平行光(由Y分支耦合器A2的B端输出的光)经相位移频器A(电极A9与电极B10上电后具有的功能)移频后射入Y分支耦合器B3中,然后由Y分支耦合器B3的B端输出给菲涅耳微透镜A7经准直后输出平行光给光接收模块(可以是空间谐振腔);另一束平行光(由Y分支耦合器A2的C端输出的光)经相位移频器B(电极C11与电极D12上电后具有的功能)移频后射入Y分支耦合器C4中,然后由Y分支耦合器C4的B端输出给菲涅耳微透镜B6经准直后输出平行光给光接收模块(可以是空间谐振腔);经光接收模块处理后输出的光射入菲涅耳微透镜A6上变成会聚光耦合进Y分支耦合器C4的B端,并由Y分支耦合器C4的C端将光输入到光信号采集模块(可以是光电探测器);经光信号采集模块处理后的光射入菲涅耳微透镜A7上,变成会聚光耦合进Y分支耦合器B3的B端,并由Y分支耦合器B3的C端将光输入到光信号采集模块(可以是光电探测器);由于光在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中进行准直、分束,无动态器件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光的偏振效应。本技术的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制作工艺简单,易于批量化生产;使用范围广泛,可用在光纤陀螺或者光纤电流互感器或者光纤通讯上作为分光器件。其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在-20℃~+50℃性能较为稳定。权利要求1.一种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由LiNbO3基板(1)、菲涅耳微透镜A(7)和菲涅耳微透镜B(6)组成,在LiNbO3基板(1)上采用微刻蚀掩膜工艺刻画出沟槽和L形台(5),然后采用退火质子交换法或者钛扩散法处理将沟槽制作成波导槽(8);菲涅耳微透镜A(7)、菲涅耳微透镜B(6)通过键合方式固定在L形台(5)上,且菲涅耳微透镜A(7)和菲涅耳微透镜B(6)保持平行;在LiNbO3基板(1)上的波导槽(8)的交汇点构成了三个Y分支耦合器,即Y分支耦合器A(2)、Y分支耦合器B(3)和Y分支耦合器C(4);其中,在Y分支耦合器A(2)的B输出端上设有电极A(9)、电极B(10),电极A(9)与电极B(10)平行布置在波导槽(8)两侧;其中,在Y分支耦合器A(2)的C输出端上设有电极C(11)、电极D(12),电极C(11)与电极D(12)平行布置在波导槽(8)两侧;所述菲涅耳微透镜A(7)的镜面与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的Y分支耦合器B(3)的B输出端相连;所述菲涅耳微透镜B(6)的镜面与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的Y分支耦合器C(4)的B输出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电极A(9)与电极B(10)在上电后构成相位移频器A;电极C(11)与电极D(12)在上电后构成相位移频器B。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A(9)、电极B(10)、电极C(11)和电极D(12)采用电镀工艺将金薄膜镀在LiNbO3基板(1)的波导槽(8)两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由LiNbO文档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其特征在于:由LiNbO↓[3]基板(1)、菲涅耳微透镜A(7)和菲涅耳微透镜B(6)组成,在LiNbO↓[3]基板(1)上采用微刻蚀掩膜工艺刻画出沟槽和L形台(5),然后采用退火质子交换法或者钛扩散法处理将沟槽制作成波导槽(8);菲涅耳微透镜A(7)、菲涅耳微透镜B(6)通过键合方式固定在L形台(5)上,且菲涅耳微透镜A(7)和菲涅耳微透镜B(6)保持平行;在LiNbO↓[3]基板(1)上的波导槽(8)的交汇点构成了三个Y分支耦合器,即Y分支 耦合器A(2)、Y分支耦合器B(3)和Y分支耦合器C(4);其中,在Y分支耦合器A(2)的B输出端上设有电极A(9)、电极B(10),电极A(9)与电极B(10)平行布置在波导槽(8)两侧;其中,在Y分支耦合器A(2)的C输 出端上设有电极C(11)、电极D(12),电极C(11)与电极D(12)平行布置在波导槽(8)两侧;所述菲涅耳微透镜A(7)的镜面与多通道光功率分配器的Y分支耦合器B(3)的B输出端相连;所述菲涅耳微透镜B(6)的镜面与多通 道光功率分配器的Y分支耦合器C(4)的B输出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丽爽张春熹刘惠兰杨德伟林恒马迎建许光磊贺斌刘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