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27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将带进行半切的带印刷装置。带印刷装置具备:半剪切器,其具有半承受部、和包括半可动刀片并相对于半承受部而接近或远离的半可动部,在半承受部与半可动部之间,作为半可动刀片的刀刃长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一侧被开放;安装部罩,其对安装有半剪切器的剪切器安装部进行开闭,在安装部罩上设置有罩侧半承受支承部,所述罩侧半承受支承部在安装部罩被关闭时,对半承受部的第一侧的端部、以及第三框架部的第一侧的端部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支承,所述第三框架部对通过半可动部而被加压了的半承受部进行支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印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半剪切器的带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如下的半切机构,所述半切结构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具有承受台、和相对于承受台而接近或远离的可动刃,并且通过可动部隔着带来对承受台进行加压,从而将带进行半切。在可动部对承受部进行加压时,如果承受部由于从可动部承受到的加压力而向与可动部相反的一侧位移,则会导致承受部从可动部所承受到的加压力逸散,从而无法适当地将带进行半切。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862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带印刷装置具备:半剪切器,其具有承受部、和包括刀片并相对于承受部而接近或远离的可动部,在承受部与可动部之间,作为刀片的刀刃长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一侧被开放;罩,其对安装有半剪切器的剪切器安装部进行开闭,在罩上设置有罩侧承受支承部,所述罩侧承受支承部在罩被关闭时,对承受部的第一侧的端部、以及支承部的第一侧的端部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支承,其中,所述支承部对通过可动部而被加压了的承受部进行支承。附图说明图1为带印刷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从+Z侧对带盒、全剪切器以及半剪切器被安装的状态的带印刷装置进行观察时的图。图3为从+Z侧对带盒、全剪切器以及半剪切器被卸下的状态的带印刷装置进行观察时的图。图4为从-Y侧进行观察时的带印刷装置的剖视图。图5为带的立体图。图6为切断部的立体图。图7为半可动部接近于半承受部的状态下的、从-X侧进行观察时的带印刷装置的剖视图。图8为全承受部的立体图。图9为全承受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0为全可动部的立体图。图11为从与图10以外的角度进行观察时的全可动部的立体图。图12为全可动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3为从与图12以外的角度进行观察时的全可动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4为半承受部的立体图。图15为半承受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6为半可动部的立体图。图17为从与图16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时的半可动部的立体图。图18为半可动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9为半可动部与半承受部分离的状态下的、从+X侧进行观察时的带印刷装置的剖视图。图20为示意性地表示压印轴、头轴、全可动部以及半可动部通过安装部罩而被支承的状态的带印刷装置的剖视图。图21为表示全剪切器的初始状态的剖视图。图22为表示全剪切器的后续于图21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3为表示全剪切器的后续于图22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4为表示全剪切器的后续于图23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5为表示全剪切器的后续于图24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6为表示全剪切器的后续于图25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7为表示全剪切器的后续于图26的状态的剖视图。图28为表示半剪切器的初始状态的剖视图。图29为表示半剪切器的后续于图28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0为表示半剪切器的后续于图29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1为表示半剪切器的后续于图30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2为表示半剪切器的后续于图31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3为全可动部接近于全承受部的状态下的、从+X侧进行观察时的带印刷装置的剖视图。图34为全可动部与全承受部分离的状态下的、从+X侧进行观察时的带印刷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而对带印刷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所示出的XYZ正交坐标系只不过是为了便于进行说明而示出的,并未对以下的实施方式进行任何限定。此外,表示各个部分的个数等的数值均只不过为例示,而并未对以下的实施方式进行任何限定。[带印刷装置以及带盒]如图1至图4所示,带印刷装置1具备装置壳体3和安装部罩5。装置壳体3被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在装置壳体3的+Z侧的面上设置有盒安装部7和剪切器安装部9。在盒安装部7中,以可拆装的方式而安装有带盒401。在装置壳体3的-X侧的面上设置有带排出口11。从被安装在盒安装部7上的带盒401被放卷的带413从带排出口11被排出。安装部罩5对盒安装部7以及剪切器安装部9进行开闭。安装部罩5以可转动的方式被安装在装置壳体3的+Y侧的端部处。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安装部罩5的内部设置有键盘以及显示器。键盘对文字列等的印刷信息、或印刷执行等的各种指示的输入操作进行受理。除了从键盘被输入的印刷信息之外,显示器还对各种信息进行显示。盒安装部7被形成为+Z侧被开放的凹状。在盒安装部7的底面上设置有头部13。头部13具备头轴15、印刷头17和头罩19。头轴15于Z方向上延伸,并对印刷头17以可转动的方式进行支承。头轴15以悬臂的方式而被支承在内置于盒安装部7的-Z侧的底架21上(参照图4)。印刷头17为具备发热元件的热敏头。头罩19对印刷头17的一部分进行覆盖。头轴15的+Z侧通过安装部罩5而被开闭。此外,在盒安装部7上设置有压印轴23、放卷轴25和收卷轴27。压印轴23、放卷轴25以及收卷轴27于Z方向上延伸,并以悬臂的方式被支承在底架21上(参照图4)。压印轴23、放卷轴25以及收卷轴27的+Z侧通过安装部罩5而被开闭。如图2所示,带盒401具备带芯403、压印辊405、放卷芯407、收卷芯409和对它们进行收纳的盒壳体411。在带芯403上卷绕有带413。从带芯403上被放卷的带413从被设置在盒壳体411的-X侧的壁部上的带送出口(省略图示)向盒壳体411外被送出。带413具备通过印刷头17而被实施印刷的印刷带417、和以可剥离的方式被粘附在印刷带417的粘着面上的剥离带419(参照图5)。在放卷芯407上卷绕有墨带421。从放卷芯407上被放卷的墨带421被收卷至收卷芯409上。在盒壳体411上,沿着Z方向贯穿地设置有头插穿孔423。当带盒401被安装到盒安装部7上时,头部13、压印轴23、放卷轴25以及收卷轴27分别被插入至头插穿孔423、压印辊405、放卷芯407以及收卷芯409中。压印轴23、放卷轴25以及收卷轴27分别对压印辊405、放卷芯407以及收卷芯409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进行支承。剪切器安装部9被设置在盒安装部7与带排出口11之间。剪切器安装部9被形成为+Z侧被开放的凹状。在剪切器安装部9上,以可拆装的方式而安装有将在下文中叙述的切断部67的全剪切器71以及半剪切器73。被安装的全剪切器71以及半剪切器73的+Z侧通过安装部罩5而被开闭。如图6所示,全剪切器71具备全承受部75、和被安装在全承受部75的-Y侧的全可动部77。全可动部77相对于全承受部75而接近或远离,从而在其与全承受部75之间将带413进行全切。另外,接近或远离是指,进行接近或者进行远离的含义。此外,全切是指,将印刷带417以及剥离带419的双方切断的含义。半剪切器73被安装在全剪切器71的-X侧。半剪切器73具备半承受部79、和被安装在半承受部79的-Y侧的半可动部81。半可动部81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半剪切器,其具有承受部、和包括刀片并相对于所述承受部而接近或远离的可动部,在所述承受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作为所述刀片的刀刃长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一侧被开放;/n罩,其对安装有所述半剪切器的剪切器安装部进行开闭,/n在所述罩上设置有罩侧承受支承部,所述罩侧承受支承部在所述罩被关闭时,对所述承受部的所述第一侧的端部、以及支承部的所述第一侧的端部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支承,其中,所述支承部对通过所述可动部而被加压了的所述承受部进行支承。/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6 JP 2019-1182401.一种带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半剪切器,其具有承受部、和包括刀片并相对于所述承受部而接近或远离的可动部,在所述承受部与所述可动部之间,作为所述刀片的刀刃长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一侧被开放;
罩,其对安装有所述半剪切器的剪切器安装部进行开闭,
在所述罩上设置有罩侧承受支承部,所述罩侧承受支承部在所述罩被关闭时,对所述承受部的所述第一侧的端部、以及支承部的所述第一侧的端部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支承,其中,所述支承部对通过所述可动部而被加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菅晋作安木洋介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