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容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268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容纳的液体的粘度变高也容易吸入液体容纳部的下侧的沉降成分的液体容纳体。当以使用时的姿态为基准,将水平方向设为D方向,将D方向的正方向设为+D方向,将负方向设为‑D方向,将重力方向设为T方向,将上方向设为+T方向,将下方向设为‑T方向时,液体容纳体具有:容纳含有沉降成分的液体的液体容纳部;以及设置在液体容纳部的内部,从液体供给口(液体导出部)分支且在+D方向延伸的第一流路部以及第二流路部,在第一流路部的顶端,设置有吸入液体的第一吸入口(第一导入口),第一导入口配置在+T方向上,在第二流路部的顶端,设置有吸入液体的第二吸入口,第二吸入口配置在‑T方向上,第二吸入口朝向‑T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容纳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容纳体。
技术介绍
以往,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液体的液体容纳体被广泛地利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具备容纳含有沉降成分的液体的液体容纳部的液体容纳体中供给浓度均匀的液体的技术。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液体容纳体中,存在以下课题:若容纳的液体的粘度变高,则变得难以吸入液体容纳部的下侧的浓度高的沉降成分。因此,从液体喷射装置喷出的液体的浓度或量等液体的喷出特性有可能变得不稳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653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容纳体的特征在于,当以使用时的姿态为基准,将水平方向设为D方向,将所述D方向的正方向设为+D方向,将所述D方向的负方向设为-D方向,将重力方向设为T方向,将上方向设为+T方向,将下方向设为-T方向时,具有:液体容纳部,其容纳含有沉降成分的液体;液体供给口,其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D方向的端部,且具有与所述D方向平行的中心轴线;以及第一流路部以及第二流路部,其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的内部,且从所述液体供给口分支而在+D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一流路部的顶端,设置有吸入所述液体的第一吸入口,所述第一吸入口配置在与所述液体供给口的所述中心轴线的位置相比更靠所述+T方向,在所述第二流路部的顶端,设置有吸入所述液体的第二吸入口,所述第二吸入口配置在与所述液体供给口的所述中心轴线的位置相比更靠所述-T方向,所述第二吸入口朝向所述-T方向。上述方式的液体容纳体,优选的是,具备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间隔部件,所述间隔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流路部以及所述第二流路部相比更位于所述+D方向的部分,并且所述间隔部件设置在与通过所述中心轴线且包含所述T方向和所述D方向的TD面相交的位置,所述间隔部件在所述+D方向具有面,该面以所述间隔部件的沿着所述T方向的尺寸随着从所述+D方向朝向所述-D方向变大的方式倾斜,所述第一吸入口相对于所述间隔部件的倾斜的所述面朝向所述+D方向开口,所述第二吸入口相对于所述间隔部件的倾斜的所述面朝向所述-T方向开口。上述方式的液体容纳体,优选的是,相对于倾斜的所述面朝向所述-T方向开口的所述第二吸入口具有:第一侧壁,其位于所述+D方向上;以及第二侧壁,其位于所述-D方向上,所述第二侧壁的顶端部与所述第一侧壁的顶端部相比,在所述-T方向上伸出。附图说明图1是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安装部的立体图。图3是向安装部安装的安装体的立体图。图4是构成安装体的液体容纳体和容器的立体图。图5是图4中的液体容纳体的I-I截面图。图6是间隔部件以及液体导出管的侧视图。图7是间隔部件以及液体导出管的俯视图。图8是图7中的间隔部件的II-II截面图。图9是图8中的间隔部件的III-III截面图。图10是从-D方向观察间隔部件以及连接部件的立体图。图11是从+T方向观察间隔部件以及液体导出管的立体图。[标号说明]11:液体喷射装置;20:液体容纳体;52:作为液体供给口的液体导出部;60c:液体容纳部;81:第一流路部;82:第二流路部;90:间隔部件;91:倾斜面;92:作为第一吸入口的第一导入口;93:第二导入口;98a:第二吸入口;911:第一侧壁;911a:第一侧壁的顶端部;912:第二侧壁;912a:第二侧壁的顶端部;CX:中心轴线。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参考附图而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各附图中,为了使各部件为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存在使得各部件的比例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图1是涉及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11的立体图。液体喷射装置11例如是通过向纸张等介质喷射作为液体的一个例子的墨水而进行记录(印刷)的喷墨打印机。液体喷射装置11具备大致长方体状的外装体12。在外装体12的前面部分,从底部侧朝上依次配置有:容器13;供容器13可装卸地安装的安装部14;覆盖安装部14的能够转动的前盖15;能够容纳省略图示的介质的盒16;以及供盒16安装的安装口17。而且,在安装口17的上侧配置有供介质排出的排出托盘18和用于进行液体喷射装置11的操作的操作面板19。另外,外装体12的前面是指具有高度和宽度并主要进行针对液体喷射装置11的操作的侧面。多个容器13以沿着稍后描述的宽度方向排列的形态能够安装于本实施方式的安装部14。例如,包括第一容器13S和宽度的尺寸比第一容器13S长的第二容器13M的三个以上的容器13作为多个容器13安装于安装部14。并且,液体容纳体20(参考图3)能够拆卸地载置于这些容器13。即、液体容纳体20载置于能够装卸地安装于液体喷射装置11的容器13。容器13也能够以不保持液体容纳体20的单体的状态可装卸地安装于安装部14,容器13是设置于液体喷射装置11的构成要素。在外装体12内设置有:液体喷射部21,其从省略图示的喷嘴喷射液体;以及托架22,其沿着与液体喷射装置11的宽度方向一致的扫描方向往复移动。通过液体喷射部21与托架22一起移动,朝向介质喷射从载置于容器13的液体容纳体20供给的液体,从而向该介质印刷。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液体喷射部21也可以是不往复移动而位置固定的行打印头。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容器13向安装部14安装时的移动路径交叉(优选正交)的方向成为宽度方向,移动路径延伸的方向成为进深方向。此外,宽度方向和进深方向实质上沿着水平面。在附图中,外装体12作为置于水平面上的外装体,而以Z轴表示重力的方向,以Y轴表示容器13向安装部14安装时的移动方向。也有时将移动方向标记为向安装部14的安装方向或向容纳空间的插入方向,有时将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标记为取出方向。此外,宽度方向以与Z轴以及Y轴正交的X轴表示。即、宽度方向、重力方向以及安装方向彼此交叉,分别成为标记宽度、高度以及进深的长度的情况的方向。另外,宽度方向、重力方向以及安装方向优选是彼此正交的交叉。图2是安装部14的立体图。安装部14具有形成能够容纳一个或者多个容器13的容纳空间的框体24。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形成能够容纳四个容器13的容纳空间的框体24。框体24形成有从处于前盖15侧的跟前侧与容纳空间连通的插入口25。而且,优选框体24具有多组由在进深方向上延伸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凸形状或凹形状构成的线状的导轨26,以便引导容器13的装卸时的移动。容器13通过经由插入口25插入容纳空间,沿着朝内延伸的移动路径移动,从而安装于安装部14。另外,在图2中,关于框体24,用实线仅图示有形成插入口25的前板附近。在容纳空间的里侧,以与容器13分别对应的方式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连接机构29。在本实施方式,设置有四个连接机构29。液体喷射装置11具备:供给流路30,其从与容器13一起安装于安装部14的液体容纳体20朝向液体喷射部21供给液体;以及供给机构31,其构成为,将被容纳于液体容纳体20的液体输送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n当以使用时的姿态为基准,将水平方向设为D方向,将所述D方向的正方向设为+D方向,将所述D方向的负方向设为-D方向,将重力方向设为T方向,将上方向设为+T方向,将下方向设为-T方向时,具有:/n液体容纳部,其容纳含有沉降成分的液体;/n液体供给口,其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D方向的端部,且具有与所述D方向平行的中心轴线;以及/n第一流路部以及第二流路部,其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的内部,且从所述液体供给口分支而在+D方向延伸,/n在所述第一流路部的顶端,设置有吸入所述液体的第一吸入口,/n所述第一吸入口配置在与所述液体供给口的所述中心轴线的位置相比更靠所述+T方向,/n在所述第二流路部的顶端,设置有吸入所述液体的第二吸入口,/n所述第二吸入口配置在与所述液体供给口的所述中心轴线的位置相比更靠所述-T方向,/n所述第二吸入口朝向所述-T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7 JP 2019-1196891.一种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当以使用时的姿态为基准,将水平方向设为D方向,将所述D方向的正方向设为+D方向,将所述D方向的负方向设为-D方向,将重力方向设为T方向,将上方向设为+T方向,将下方向设为-T方向时,具有:
液体容纳部,其容纳含有沉降成分的液体;
液体供给口,其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的所述-D方向的端部,且具有与所述D方向平行的中心轴线;以及
第一流路部以及第二流路部,其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的内部,且从所述液体供给口分支而在+D方向延伸,
在所述第一流路部的顶端,设置有吸入所述液体的第一吸入口,
所述第一吸入口配置在与所述液体供给口的所述中心轴线的位置相比更靠所述+T方向,
在所述第二流路部的顶端,设置有吸入所述液体的第二吸入口,
所述第二吸入口配置在与所述液体供给口的所述中心轴线的位置相比更靠所述-T方向,
所述第二吸入口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田代真央长岛巧川手宽之尾关洋义山口学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