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供给系统以及液体容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826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向罐的液体注入操作时保护托架的技术。液体供给系统具备:托架;搭载所述托架的多个罐;以及向多个所述罐中的对应的罐注入所述液体的多个液体容器。多个所述罐包括在所述托架中液体接纳部在排列方向上相邻配置的第一罐和第二罐,多个所述液体容器包括向所述第一罐注入所述液体的第一液体容器和向所述第二罐注入所述液体的第二液体容器,所述第一液体容器具有:在设为第一罐注入姿势时,与将所述第二液体容器设为第二罐注入姿势时的所述第二液体容器的配置区域干涉的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供给系统以及液体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供给系统以及液体容器。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2中,分别公开了一种喷墨式打印机,其具备从罐向搭载于托架的液体喷出头供给墨水的墨水供给系统。在专利文献1、2的任一墨水供给系统中,也构成为用户能够从液体容器向罐补给墨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8-16185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9-51723号公报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是单色印刷用,只有一个罐与记录头一起搭载在托架上。然而,在打印机中,也可以考虑将多个罐搭载在一个托架上。在这样的结构中,为了对多个罐一次性地补充墨水而使多个液体容器同时与托架的罐连接时,由于液体容器的重量,托架的设置姿势有可能偏离规定的姿势或托架有可能变形。当产生那样的托架的设置姿势的偏离或变形时,液体喷出头与印刷介质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或不均匀,有时印刷质量降低。另外,如上所述,在从多个液体容器同时向多个罐补充墨水的情况下,也担心用户对那些液体容器的处理出错,墨水洒落而导致污损托架的可能性提高。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由于如上所述在托架上仅搭载有一个罐,因此不存在对那样的在托架上搭载有多个罐的结构中特有的上述的课题的认识。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2中,由于罐没有搭载在托架上,因此不存在对在托架上搭载有多个罐的结构中特有的上述的课题的认识。这样的课题并不限于组装在喷墨式打印机中的墨水供给系统,是在向液体喷出头供给墨水以外的液体的各种液体供给系统中共同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作为向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供给所述液体的液体供给系统而提供的。该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具备:托架,其安装有所述液体喷出头;多个罐,其具有容纳所述液体的容纳部和接纳从外部向所述容纳部的所述液体的注入的液体接纳部,并且搭载在所述托架上;以及多个液体容器,其分别具有容纳所述液体的容器部和与所述容器部的内部空间连通的液体出口,并且在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液体接纳部连接的状态下,向多个所述罐中的对应的罐注入所述容器部的所述液体。多个所述罐包括在所述托架中所述液体接纳部在排列方向相邻地配置的第一罐和第二罐,多个所述液体容器包括向所述第一罐注入所述液体的第一液体容器和向所述第二罐注入所述液体的第二液体容器,所述第一液体容器具有:在被设为向所述第一罐注入所述液体的预先确定的第一罐注入姿势时,与在将所述第二液体容器设为向所述第二罐注入所述液体的预先确定的第二罐注入姿势时的所述第二液体容器的配置区域干涉的部位。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组装有液体供给系统的液体消耗系统的结构的概略图。图2是表示液体消耗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结构的概略截面图。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前端部分的概略立体图。图6是表示托架和罐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7是表示托架和罐的结构的概略侧视图。图8是表示托架和罐的结构的概略俯视图。图9A是表示液体向罐的注入工序的第一模式图。图9B是表示液体向罐的注入工序的第二模式图。图10A是表示处于液体注入姿势的两个液体容器的配置区域的示意图。图10B是表示第一液体容器以液体注入姿势连接时的托架的概略主视图。图11是表示两个液体容器以液体注入姿势连接时的托架的概略主视图。图12A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托架的概略主视图。图12B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托架的概略俯视图。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托架的概略俯视图。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托架的概略俯视图。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托架的概略俯视图。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托架的概略俯视图。[标号说明]10:液体供给系统;10A:液体供给系统;10B:液体供给系统;10C:液体供给系统;10D:液体供给系统;10E:液体供给系统;11:液体容器;11A:液体容器;11Af:第一液体容器;11As:第二液体容器;11B:液体容器;11Bf:第一液体容器;11Bs:第二液体容器;11C:液体容器;11Cf:第一液体容器;11Cs:第二液体容器;11D:液体容器;11Df:第一液体容器;11Ds:第二液体容器;11E:液体容器;11Ef:第一液体容器;11Es:第二液体容器;11f:第一液体容器;11s:第二液体容器;12:液体消耗装置;13:箱体;13F:前面;13U:顶面;13c:主体盖;14:接口部;15:前面盖部件;16:排出口;18:印刷机构;20:托架;20A:托架;20B:托架;20C:托架;20D:托架;20E:托架;20h:铰链机构;21:液体喷出头;23:罐;23i:容纳部;23r:液体接纳部;23v:目视确认部;24:引导轴;25:驱动电机;26:滑轮;27:同步带;30:输送路径;31:输送辊;35:供纸盒;50:容器部;50A:容器部;51:内部空间;52:缩径部;53:开口部;54:外螺纹部;55:底壁部;56:标签;60:液体出口部件;61:液体出口;62:管路部;63:阀体;64:狭缝;65:保持部件;66:安装部;67:内螺纹部;68:大径部;68s:顶面;68w:棘轮;69:外螺纹部;70:矩形结构部;71:识别用槽部;73:定位部;75:槽部;76:环状凸部;80:封装部;81:顶面盖;82:转接器部;83:容器接纳部;83c:圆形孔部;83r:矩形孔部;83t:识别用凸部;84:开口窗部;86:传感器部件;87:盖部件;87h:铰链机构;91:第一壁部;92:第二壁部;93:第三壁部;94:第四壁部;95:第五壁部;96:第六壁部;100:液体消耗系统;BP1:部位;BP2:部位;CP:帽;CPs:端面;CX:液体出口的中心轴线;ML:下限标记;MU:上限标记;P:印刷介质;P1:第一流路;P2:第二流路;RX: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T1:第一罐;T2:第二罐。具体实施方式1.第一实施方式1-1.液体消耗系统和液体供给系统的概要图1是表示组装有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的液体消耗系统100的概略图。液体消耗系统100具备:容纳有液体的多个液体容器11;以及消耗由用户从液体容器11补充的液体的液体消耗装置1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液体消耗装置12是喷墨式的打印机,液体容器11的液体是用于印刷的墨水。如下所述,液体消耗装置12在内部具备:安装有为了形成印刷图像而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21的托架20;以及搭载于托架20的多个罐23。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供给系统10由上述多个液体容器11、液体消耗装置12的托架20和多个罐23构成,对液体消耗装置12的液体喷出头21供给罐23的液体。另外,在液体供给系统10中,罐23的液体通过由用户从液体容器11的液体的注入操作而被补给。另外,多个液体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供给系统,其向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供给所述液体,其中,所述液体供给系统具备:/n托架,其安装有所述液体喷出头;/n多个罐,其具有容纳所述液体的容纳部和接纳从外部向所述容纳部的所述液体的注入的液体接纳部,并且搭载在所述托架上;以及/n多个液体容器,其分别具有容纳所述液体的容器部和与所述容器部的内部空间连通的液体出口,并且在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液体接纳部连接的状态下,向多个所述罐中的对应的罐注入所述容器部的所述液体,/n多个所述罐包括在所述托架中所述液体接纳部在排列方向相邻地配置的第一罐和第二罐,/n多个所述液体容器包括向所述第一罐注入所述液体的第一液体容器和向所述第二罐注入所述液体的第二液体容器,/n所述第一液体容器具有:在被设为向所述第一罐注入所述液体的预先确定的第一罐注入姿势时,与在将所述第二液体容器设为向所述第二罐注入所述液体的预先确定的第二罐注入姿势时的所述第二液体容器的配置区域干涉的部位。/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8 JP 2019-1210501.一种液体供给系统,其向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供给所述液体,其中,所述液体供给系统具备:
托架,其安装有所述液体喷出头;
多个罐,其具有容纳所述液体的容纳部和接纳从外部向所述容纳部的所述液体的注入的液体接纳部,并且搭载在所述托架上;以及
多个液体容器,其分别具有容纳所述液体的容器部和与所述容器部的内部空间连通的液体出口,并且在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液体接纳部连接的状态下,向多个所述罐中的对应的罐注入所述容器部的所述液体,
多个所述罐包括在所述托架中所述液体接纳部在排列方向相邻地配置的第一罐和第二罐,
多个所述液体容器包括向所述第一罐注入所述液体的第一液体容器和向所述第二罐注入所述液体的第二液体容器,
所述第一液体容器具有:在被设为向所述第一罐注入所述液体的预先确定的第一罐注入姿势时,与在将所述第二液体容器设为向所述第二罐注入所述液体的预先确定的第二罐注入姿势时的所述第二液体容器的配置区域干涉的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罐注入姿势是如下姿势:所述第一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第一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对置,并且,所述第一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出口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一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上,
所述第二罐注入姿势是如下姿势:所述第二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出口与所述第二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对置,并且,所述第二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出口的中心轴线位于所述第二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上,
所述第一液体容器构成为以所述第一罐注入姿势自立在所述第一罐之上,
所述第二液体容器构成为以所述第二罐注入姿势自立在所述第二罐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供给系统,其中,
在所述第一液体容器处于所述第一罐注入姿势时,所述第一液体容器的所述液体出口的中心轴线与距离所述第二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最近的所述第一液体容器的部位之间的所述排列方向上的距离Da,大于所述第一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与所述第二罐的所述液体接纳部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Di的1/2,
在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谷忠弘石泽卓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