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21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的移动底盘,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机器人移动底盘对方向的调节灵活性较差以及易出现打滑的问题。所述底盘上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部安装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上端与安装箱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液压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固定箱的下端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下端的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轴承套筒,所述轴承套筒的内部均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安装有转向轮,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延伸柱,所述底盘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座,其实现了对机器人移动底盘的灵活调节以及在静止状态下稳定性的提高。

A mobile chassis of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的移动底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机器人的移动底盘。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机器人技术本质认识的加深,机器人技术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渗透。结合这些领域的应用特点,人们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具有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能力的特种机器人,机器人底盘,作为组成机器人整体的重要机构,能够实现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的移动,以便于实现各种功能性的操作。在现有技术中,机器人的移动底盘按照驱动方式划分为轮式、履带式以及混动式,其中主要的轮式通过电机驱动滚轮进行转动,滚轮与地面因产生相对摩擦以实现位移,履带式移动底盘通过电机驱动连接轮,在履带与连接轮的传动作用下,令履带与地面接触的过程中实现移动。但是,现有的机器人移动底盘对方向的调节灵活性较差,由于一部分的机器人底盘较大,使得在转动过程中的旋转半径较大,然而在不同的环境下,给予转动的空间不一,易导致在狭小的空间内出现无法调节的情况,同时由于底部的为滑动结构,现有的通过在滚轮上设置锁止机构已实现位置上的限定,然而这种方式对整体的固定较差,易出现打滑的现象,因此不满足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上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安装箱(13),所述安装箱(13)的内部安装有液压杆(16),且液压杆(16)的上端与安装箱(13)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液压杆(1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箱(17),所述固定箱(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18),且第一伺服电机(18)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箱(17)的下方,所述固定箱(17)的下端安装有连接架(20),所述连接架(20)下端的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轴承套筒(23),且轴承套筒(23)设置有四个,所述轴承套筒(23)的内部均安装有转动轴(24),所述转动轴(24)的一端安装有转向轮(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包括底盘(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上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安装箱(13),所述安装箱(13)的内部安装有液压杆(16),且液压杆(16)的上端与安装箱(13)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液压杆(16)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固定箱(17),所述固定箱(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18),且第一伺服电机(18)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箱(17)的下方,所述固定箱(17)的下端安装有连接架(20),所述连接架(20)下端的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轴承套筒(23),且轴承套筒(23)设置有四个,所述轴承套筒(23)的内部均安装有转动轴(24),所述转动轴(24)的一端安装有转向轮(22),所述底盘(1)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内部安装有延伸柱(12),且延伸柱(12)的下端与凹槽(11)转动连接,所述底盘(1)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座(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8)与连接架(20)之间安装有联轴器(19),且联轴器(19)与第一伺服电机(18)和连接架(2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8)输出轴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21),所述转动轴(24)的另一端焊接固定有第一从动齿轮(27),且主动齿轮(21)与第一从动齿轮(27)啮合连接,所述转向轮(22)以主动齿轮(21)的中心为原点呈对称分布,所述轴承套筒(23)与转动轴(24)转动连接,且轴承套筒(23)与连接架(2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8)的一侧分别安装有液压泵(26)和电动马达(25),液压泵(26)和电动马达(25)均位于底盘(1)的内部,且电动马达(25)的输出轴与液压泵(26)传动连接,所述液压泵(26)与液压杆(16)通过管道密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柱(12)一侧的上端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33),第二伺服电机(33)与底盘(1)通过螺丝固定,且第二伺服电机(33)的输出轴与延伸柱(12)上端传动连接,所述延伸柱(12)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推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沈香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驭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