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振子铸件用下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振子铸造
,具体为一种天线振子铸件用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天线振子是天线上的元器件,具有导向和放大电磁波的作用,使天线接收到的电磁信号更强,天线振子是用导电性较好的金属制造的,振子有的是圆环状,也有两端是弧形的弧形振子,一般是很多个振子平行排列在天线上。为了能够保证天线振子的尺寸精度,且生产成本低效率高的天线振子,可以采用铸造工艺生产天线振子,铸得的天线振子铸件结构比较复杂,若下料时操作不当,同样会造成天线振子的结构异常影响天线振子的品质,目前市场上没有专门把天线振子从铸造模具中取出的下料装置,不便于天线振子的加工生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天线振子铸件用下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振子铸件用下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线振子铸件用下料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柱,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支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振子铸件用下料装置,包括底座(1)和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3),所述支撑柱(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调节装置(4),所述水平调节装置(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调节装置(5),所述竖直调节装置(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取装置(6),所述吸取装置(6)包括连接壳(601)、移动板(602)、楔形块(603)、第二弹簧(604)、拉杆(605)、卡块(606)、固定块(607)、第三弹簧(608)、吸风壳(609)、第一吸风管(610)、第一密封垫(611)、吸风盘(6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振子铸件用下料装置,包括底座(1)和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3),所述支撑柱(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调节装置(4),所述水平调节装置(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调节装置(5),所述竖直调节装置(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取装置(6),所述吸取装置(6)包括连接壳(601)、移动板(602)、楔形块(603)、第二弹簧(604)、拉杆(605)、卡块(606)、固定块(607)、第三弹簧(608)、吸风壳(609)、第一吸风管(610)、第一密封垫(611)、吸风盘(612)、吸气壳(613)、连接座(614)、第二密封垫(615)和第二吸风管(616),所述竖直调节装置(5)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壳(601),所述连接壳(6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07),所述固定块(6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608),所述第三弹簧(60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606),且卡块(606)与连接竖直调节装置(5)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振子铸件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6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602),且移动板(602)与连接壳(601)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壳(601)的顶端内侧滑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拉杆(605),所述拉杆(605)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604),且第二弹簧(604)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拉杆(605)与连接壳(601)固定连接,所述拉杆(60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楔形块(603),且楔形块(603)与移动板(602)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振子铸件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6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风壳(609),所述吸风壳(60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垫(611),所述吸风壳(609)的顶端内侧连通有第一吸风管(610),所述吸风壳(609)以及第一密封垫(611)的内侧均开设有吸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振子铸件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6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风盘(612),所述吸风盘(612)的顶端内侧连通有第二吸风管(616),所述吸风盘(612)的四周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韩志同,黄明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