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法兰盘的锻造系统及其锻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8137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法兰盘的锻造系统,可以一次性实现锻压和冲孔,工序简化,成型效率提高,且成型效果好,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上模板和下模板,还包括位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活动板,上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液压缸,且第一液压缸用于驱动活动板升降,上模板固定连接于活动板的下方,且活动板的下方还固定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冲压杆,冲压杆的下端贯穿上模板的中心设置,下固定板的下方设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顶出杆,顶出杆顶端贯穿下固定板并位于下模板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锻造技术领域。

A forging system for hub flange and its forg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法兰盘的锻造系统及其锻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锻造
,特指一种轮毂法兰盘的锻造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轮毂法兰盘,在锻造成型过程中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锻造;2、粗车;3、立钻;4、精车;即现有的工艺锻压工序或成型制孔工序,需要分开加工处理,造成整体生产周期长、周转物料多、所需设备多、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毂法兰盘的锻造系统,可以一次性实现锻压和冲孔,工序简化,成型效率提高,且成型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轮毂法兰盘的锻造系统,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上模板和下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活动板,上固定板上设有第一液压缸,且第一液压缸用于驱动活动板升降,上模板固定连接于活动板的下方,且活动板的下方还固定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冲压杆,冲压杆的下端贯穿上模板的中心设置,下固定板的下方设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顶出杆,顶出杆顶端贯穿下固定板并位于下模板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所述下模板内设有模芯,模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法兰盘的锻造系统,包括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2)、上模板(3)和下模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之间的活动板(5),上固定板(1)上设有第一液压缸(6),且第一液压缸(6)用于驱动活动板(5)升降,上模板(3)固定连接于活动板(5)的下方,且活动板(5)的下方还固定有第二液压缸(7),第二液压缸(7)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冲压杆(8),冲压杆(8)的下端贯穿上模板(3)的中心设置,下固定板(2)的下方设有第三液压缸(9),第三液压缸(9)的活塞杆上设有顶出杆(10),顶出杆(10)顶端贯穿下固定板(2)并位于下模板(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法兰盘的锻造系统,包括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2)、上模板(3)和下模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之间的活动板(5),上固定板(1)上设有第一液压缸(6),且第一液压缸(6)用于驱动活动板(5)升降,上模板(3)固定连接于活动板(5)的下方,且活动板(5)的下方还固定有第二液压缸(7),第二液压缸(7)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冲压杆(8),冲压杆(8)的下端贯穿上模板(3)的中心设置,下固定板(2)的下方设有第三液压缸(9),第三液压缸(9)的活塞杆上设有顶出杆(10),顶出杆(10)顶端贯穿下固定板(2)并位于下模板(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法兰盘的锻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4)内设有模芯(11),模芯(11)和冲压杆(8)均通过粉末冶金烧结而成,模芯(11)和冲压杆(8)上均设有若干微孔,模芯(11)上设有第一储油腔(12),下模板(4)上设有与第一储油腔(12)连通的第一注油孔(13),冲压杆(8)上设有第二储油腔(14),冲压杆(8)上设有与第二储油腔(14)连通的第二注油孔(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法兰盘的锻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11)上设有型芯孔,型芯孔的底端上设有台阶孔,下模板(4)上设有与台阶孔适配的定位凸环(16),模芯(11)的外表面还设有第一高温熔覆层和第一渗油孔,渗油孔位于型芯孔的孔壁处及第一储油腔的腔壁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毂法兰盘的锻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杆(8)上设有第二高温熔覆层和第二渗油孔,第二渗油孔位于冲压杆(8)底端的端面上及底端的外周面上,冲压杆(8)外还套设有可压缩折叠的防尘套(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法兰盘的锻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控制第一液压缸(6)、第二液压缸(7)和第三液压缸(9)的液压系统(20),液压系统(20)包括对第一液压缸(6)实现供油并驱动第一液压缸(6)顶出的第一供油管路(21)、对第一液压缸(6)实现供油并驱动第一液压缸(6)回退的第二供油管路(23)、对第二液压缸(7)实现供油并驱动第二液压缸(7)顶出的第三供油管路(25)、对第二液压缸(7)实现供油并驱动第三液压缸(9)回退的第四供油管路、对第三液压缸(9)实现供油并驱动第三液压缸(9)顶出的第五供油管路、对第三液压缸(9)实现供油并驱动第六液压缸回退的第六供油管路,第一供油管路(21)和第三供油管路(25)上均连接有润滑油控制系统,润滑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油箱(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维平仲亮聂正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