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和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12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和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的制造方法,提高了带式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的冲裁加工面的润滑油保持性能。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23)中,在通过模具(41)冲裁加工出的冲裁加工面(31)上交替地形成有沿着冲裁方向延伸的多个峰部(31a)与槽部(31b),因此通过在槽部(31b)中保持润滑油而能够确保冲裁加工面(31)的润滑性能。在峰部(31a)的顶面形成有沿着与脱模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多个槽(31c),槽的深度比槽部的深度小,因此,除了金属元件的槽部以外,还能够在与金属元件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槽中也保持润滑油,从而进一步提高冲裁加工面的润滑性能,而且槽形成地较浅,因此不会使冲裁加工面的峰部的强度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和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和该金属元件的制造方法,所述金属元件在通过模具冲裁加工出的冲裁加工面上交替形成有沿脱模方向延伸的多个峰部与槽部。
技术介绍
从下述专利文献1公知的是:当利用模具从板状材料冲裁加工出无级变速器用的金属元件时,为了提高金属元件的与带轮的V面抵接的带轮抵接面的加工精度,将模具的冲模的刃部与冲头的刃部之间的间隙设定为比较小的尺寸(材料的板厚的0%~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6761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金属元件的以高表面压力与带轮的V面抵接的带轮抵接面需要用足够量的润滑油进行润滑,因此通过在该带轮抵接面交替地形成峰部及槽部,使槽部具有保持润滑油的功能。由于使用冲模及冲头对金属元件进行冲裁加工,因此在冲裁工序中能够容易地成型出与脱模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峰部及槽部。然而,由于这样的金属元件的峰部及槽部与金属元件的移动方向平行地延伸,因此,保持于槽部的润滑油因金属元件的移动而容易流出,可能得不到充分的润滑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带式无级变速器用的金属元件的冲裁加工面的润滑油保持性能。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其在通过模具冲裁加工出的冲裁加工面上交替形成有沿脱模方向延伸的多个峰部和槽部,所述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峰部的顶面形成有沿着与所述脱模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多个槽,所述槽的深度比所述槽部的深度小。此外,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在技术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的数量在所述峰部的后部比在前部多。此外,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元件通过在刃部形成有倒角面的冲模和与所述冲模嵌合的冲头从板状的材料而冲裁加工,对所述峰部进行成型的峰部成型部和对所述槽部进行成型的槽部成型部同所述冲模的倒角面相面对,在所述峰部成型部中,所述倒角面相对于与脱模方向垂直的方向所成的倒角角度被设定为比材料流动角小。此外,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的制造方法,在技术方案3的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槽部成型部处,所述倒角角度被设定为比所述材料流动角大。另外,实施方式的金属元件坯料23′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材料,实施方式的带轮抵接面31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冲裁加工面,实施方式的冲裁加工装置41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实施方式的主冲头44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冲头。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的结构,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在通过模具冲裁加工出的冲裁加工面上交替地形成有沿着冲裁方向延伸的多个峰部和槽部,因此通过在槽部中保持润滑油,能够确保冲裁加工面的润滑性能。在峰部的顶面形成有沿着与脱模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多个槽,槽的深度比槽部的深度小,因此,除了金属元件的槽部之外,还能够在与金属元件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槽中也保持润滑油,从而进一步提高冲裁加工面的润滑性能,而且槽形成得浅,因此不会使冲裁加工面的峰部的强度下降。此外,根据技术方案2的结构,由于槽的数量在峰部的后部比在前部多,因此通过在容易润滑不足的峰部的后部的槽中保持更多的润滑油,能够充分润滑整个冲裁加工面。此外,根据技术方案3的结构,金属元件通过在刃部形成有倒角面的冲模和与冲模嵌合的冲头而从板状的材料冲裁加工出来,对峰部进行成型的峰部成型部和对槽部进行成型的槽部成型部同冲模的倒角面相面对,在峰部成型部中,倒角面相对于与脱模方向垂直的方向所成的倒角角度被设定为比材料流动角小,因此,在峰部成型部使材料的一部分积极地断裂,无需进行特别的加工就能够自动地形成槽。此外,根据技术方案4的结构,在槽部成型部中倒角角度被设定为比材料流动角大,因此通过防止在该部分使材料剪切而形成不需要的槽,能够避免由不需要的槽引起的冲裁加工面的强度下降。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整体结构的图。图2是金属带和金属元件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从箭头3A方向观察的视图及带轮抵接面的详细图。图4是对金属元件进行冲裁加工的模具的剖视图。图5是冲模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对金属元件的带轮抵接面进行成型的冲模及冲头的刃部附近的形状的概念图。图7是示出不具有倒角面的冲模的刃部形状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冲模的刃部形状的剖视图。标号说明23:金属元件;23':金属元件坯料(材料);31:带轮抵接面(冲裁加工面);31a:峰部;31b:槽部;31c:槽;41:冲裁加工装置(模具);42:冲模;42a:倒角;42b:峰部成型部;42c:槽部成型部;44:主冲头(冲头);α:倒角角度;β:材料流动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1~图8,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示出搭载于汽车的带式无级变速器T的概略结构,带式无级变速器T具备与发动机连接的驱动轴11和与驱动轮连接的从动轴12,在设置于驱动轴11的驱动带轮13和设置于从动轴12的从动带轮14上卷绕有环状的金属带15。驱动带轮13具备:固定设置于驱动轴11的固定侧带轮半体16;和能够相对于该固定侧带轮半体16接合和分离的可动侧带轮半体17,可动侧带轮半体17通过作用于油室18的油压而被朝向固定侧带轮半体16施力。从动带轮14具备:固定设置于从动轴12的固定侧带轮半体19;和能够相对于该固定侧带轮半体19接合和分离的可动侧带轮半体20,可动侧带轮半体20通过作用于油室21的油压而被朝向固定侧带轮半体19施力。如图2所示,金属带15通过在左右一对金属环22上支承多个金属元件23的结构构成。在本说明书中,将金属带15行进的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的前方,在金属带15卷绕于驱动带轮13及从动带轮14的状态下,将驱动带轮13及从动带轮14的外周侧定义为径向的外侧,将与前后方向及径向垂直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金属元件23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主体部24;从主体部24的左右方向中央向径向外侧延伸的颈部25;以及与颈部25的径向外端连接的大致三角形的耳部26,在主体部24、颈部25及耳部26之间形成有向左右方向外侧开放且供金属环22嵌合的一对环形槽27。在面对环形槽27的主体部24的径向外端形成有供金属环22的内周面落座的鞍面28,在主体部24的前表面的径向外端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锁定边缘29,在主体部24的前表面形成有从锁定边缘29向径向内侧且向后倾斜的倾斜面30。锁定边缘29与鞍面28的前缘重叠,从而锁定边缘29位于主体部24的前表面的径向外端。在金属元件23的主体部24的左右两端形成有与驱动带轮13及从动带轮14的V面抵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其在通过模具(41)冲裁加工出的冲裁加工面(31)上交替形成有沿脱模方向延伸的多个峰部(31a)和槽部(31b),/n所述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的特征在于,/n在所述峰部(31a)的顶面形成有沿着与所述脱模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多个槽(31c),所述槽(31c)的深度比所述槽部(31b)的深度小。/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8 JP 2019-1208531.一种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其在通过模具(41)冲裁加工出的冲裁加工面(31)上交替形成有沿脱模方向延伸的多个峰部(31a)和槽部(31b),
所述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峰部(31a)的顶面形成有沿着与所述脱模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多个槽(31c),所述槽(31c)的深度比所述槽部(31b)的深度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变速器用金属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31c)的数量在所述峰部(31a)的后部比在前部多。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级变速器用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崎徹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