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亚峰专利>正文

一种钣金辅助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8124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钣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钣金辅助修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钣金辅助修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钣金辅助修复装置,包括有底架、顶圈固定机构、顶圈焊接机构、拔出机构和限位块等;底架上方与控制屏相连接;底架下方与车轮相连接;顶圈固定机构与顶圈焊接机构相连接;顶圈焊接机构与拔出机构相连接;拔出机构与限位块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顶圈依次等距摆放,然后自动将顶圈焊接在汽车外壳凹陷处,再自动拉动钢筋条带动顶圈远离汽车外壳运动,从而将外壳凹陷处受力均匀的拉平,大大提高了效率,减小了因受力不均匀而导致的外壳不平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钣金辅助修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钣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钣金辅助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钣金,一种加工工艺,钣金至今为止尚未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根据国外某专业期刊上的一则定义,可以将其定义为:钣金是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6mm以下)一种综合冷加工工艺,包括剪、冲/切/复合、折、铆接、拼接、成型(如汽车车身)等。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同一零件厚度一致。现有技术中,汽车外壳很薄,发生磕碰后会发生凹陷,人工修复凹陷外壳时,需先将凹陷处的外壳油漆刮除,然后将顶圈呈一条直线焊接在外壳上,再将钢筋条穿插在顶圈中,然后使用工具拉扯钢筋条,使得钢筋条拉动顶圈的力传动到外壳上,从而将外壳凹陷处拉平,操作过程繁琐,效率低下,同时人工焊接顶圈时,无法控制每个顶圈的间距相等,从而使得拉扯的力度不均匀,导致外壳被拉扯得不平整。综上,需要研发一种钣金辅助修复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外壳很薄,发生磕碰后会发生凹陷,人工修复凹陷外壳时,需先将凹陷处的外壳油漆刮除,然后将顶圈呈一条直线焊接在外壳上,再将钢筋条穿插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钣金辅助修复装置,包括有底架(1)、控制屏(6)、升降架(7)和车轮(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顶圈固定机构(2)、顶圈焊接机构(3)、拔出机构(4)和限位块(5);底架(1)上方与升降架(7)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顶圈固定机构(2)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顶圈焊接机构(3)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拔出机构(4)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控制屏(6)相连接;底架(1)下方与车轮(8)相连接;顶圈固定机构(2)与顶圈焊接机构(3)相连接;顶圈焊接机构(3)与拔出机构(4)相连接;拔出机构(4)与限位块(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钣金辅助修复装置,包括有底架(1)、控制屏(6)、升降架(7)和车轮(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顶圈固定机构(2)、顶圈焊接机构(3)、拔出机构(4)和限位块(5);底架(1)上方与升降架(7)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顶圈固定机构(2)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顶圈焊接机构(3)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拔出机构(4)相连接;底架(1)上方与控制屏(6)相连接;底架(1)下方与车轮(8)相连接;顶圈固定机构(2)与顶圈焊接机构(3)相连接;顶圈焊接机构(3)与拔出机构(4)相连接;拔出机构(4)与限位块(5)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钣金辅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圈固定机构(2)包括有第一传动轮(201)、第二传动轮(202)、第一传动杆(203)、第一单齿齿轮(204)、第一齿盘(205)、第一丝杆(206)、第一滑块(207)、第一收纳盒(208)、第一弹簧(209)、第一推板(2010)、第一顶圈组(2011)、第一电动滑轨(2012)、第二推板(2013)和第一滑槽块(2014);第一传动轮(20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202)相连接;第二传动轮(202)内部与第一传动杆(203)进行插接;第一传动杆(203)与第一单齿齿轮(204)进行焊接;第一单齿齿轮(204)与第一齿盘(205)相啮合;第一齿盘(205)与第一丝杆(206)进行焊接;第一丝杆(206)外表面与第一滑块(207)进行滑动连接;第一丝杆(206)外表面与第一滑槽块(2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块(207)上方与第一收纳盒(208)进行焊接;第一滑块(207)下部与第一滑槽块(2014)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收纳盒(208)内部与第一弹簧(209)进行焊接;第一收纳盒(208)内部与第一推板(2010)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收纳盒(208)内部与第一顶圈组(2011)相接触;第一收纳盒(208)与第一电动滑轨(2012)进行焊接;第一收纳盒(208)与第二推板(2013)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弹簧(209)与第一推板(2010)进行焊接;第一推板(2010)与第一顶圈组(2011)相接触;第一电动滑轨(2012)与第二推板(2013)进行滑动连接;第一传动轮(201)内部与顶圈焊接机构(3)相连接;第一传动杆(203)外表面与底架(1)相连接;第一滑槽块(2014)下方与底架(1)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钣金辅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圈焊接机构(3)包括有第一电机(301)、第二传动杆(302)、第三传动轮(303)、第四传动轮(304)、第一伸缩杆(305)、第二滑块(306)、第二电动滑轨(307)、第一锥齿轮(308)、第二锥齿轮(309)、第三传动杆(3010)、第二单齿齿轮(3011)、第二丝杆(3012)、第一焊接机构(3013)、第二滑槽块(3014)、第一凸轮(3015)、第一滚筒(3016)、第二滚筒(3017)、第一限位环(3018)、第二限位环(3019)、第二弹簧(3020)、第四传动杆(3021)、第一连接杆(3022)、第五传动杆(3023)、第三滑槽块(3024)、第三滑块(3025)、第一推杆(3026)、第四滑槽块(3027)、第六传动杆(3028)和第二齿盘(3029);第一电机(301)上方与第二传动杆(302)进行焊接;第二传动杆(302)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303)进行插接;第二传动杆(302)外表面与第一凸轮(3015)进行插接;第二传动杆(302)外表面与第一限位环(3018)和第二限位环(3019)进行焊接;第二传动杆(302)外表面与第二弹簧(3020)相接触;第三传动轮(3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304)相连接;第四传动轮(304)内部与第一伸缩杆(305)进行插接;第一伸缩杆(305)外表面与第二滑块(3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杆(305)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308)进行插接;第二滑块(306)与第二电动滑轨(307)进行滑动连接;第一锥齿轮(308)与第二锥齿轮(309)相啮合;第二锥齿轮(309)内部与第三传动杆(3010)进行插接;第三传动杆(3010)与第二单齿齿轮(3011)进行焊接;第二单齿齿轮(3011)与第二齿盘(3029)相啮合;第二齿盘(3029)与第二丝杆(3012)进行焊接;第二丝杆(3012)外表面与第一焊接机构(3013)相连接;第二丝杆(3012)外表面与第二滑槽块(3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焊接机构(3013)下部与第二滑槽块(3014)相连接;第一凸轮(3015)外环面与第一滚筒(3016)相接触;第一凸轮(3015)外环面与第二滚筒(3017)相接触;第一滚筒(3016)通过圆杆与第一连接杆(3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滚筒(3017)通过圆杆与第一连接杆(3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弹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亚峰
申请(专利权)人:宋亚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