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联合治疗的多重响应型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01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联合治疗的多重响应型纳米药物的设计及制备方法,通过氧化石墨烯负载阿霉素和吲哚菁绿,然后用明胶包覆氧化石墨烯,并用二次乳化法得到尺寸均一的纳米粒子,最后用N,N'‑双(丙烯酰)胱胺交联得到多重响应型的纳米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明胶作为纳米粒子壳层,不仅提高生物相容性,并且具备尺寸转换能力,提高了纳米药物在肿瘤部位的穿透效果,通过阿霉素、吲哚菁绿和氧化石墨烯可以实现联合治疗,显著提高了抗肿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联合治疗的多重响应型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肿瘤的药物递送系统的设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等。然而,外科切除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化疗和放疗对正常组织存在明显的副作用。因此药物递送系统应运而生,常见的有脂质体、胶束和水凝胶等。但是单一的治疗方式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现阶段主要通过将多种治疗方式整合到一个系统中,建立一种联合治疗的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抗肿瘤效果。新兴的癌症治疗方式有光热疗法(PTT)、光动力疗法(PDT)、声动力疗法(SDT)和免疫疗法等。其中PTT和PDT的研究越来越多,PTT是利用光热转换剂在近红外光(NIR)触发下将光能转化成热能,诱导癌细胞热消融。常用的光热转换剂有羰基纳米粒子、贵金属纳米粒子、有机染料和半导体纳米粒子等。PDT主要是利用光敏剂吸收光子后跃迁至激发态,再将能量转移至分子氧从而生成单线态氧杀伤癌细胞。光敏剂主要分为卟啉类、蒽醌类、黄嘌呤类、花青素类和类姜黄素类等。如CN108371714A公开了一种具有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联合治疗的多重响应型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将药物溶于溶剂中,然后与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混合,在5~45℃下搅拌3min~2h,之后离心,洗涤,用溶剂重新分散,备用;/n(2)将步骤(1)准备好的分散液与明胶水溶液混合,加热至35~45℃并以转速500~1500r/min搅拌0.5~4h,得到药物递送系统前体;/n(3)将步骤(2)所得药物递送系统前体滴入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的二氯甲烷溶液中,以转速500~1500r/min搅拌乳化1~30min,再将所得乳液滴入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中,以转速500~1500r/min搅拌乳化1~30min,接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联合治疗的多重响应型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药物溶于溶剂中,然后与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混合,在5~45℃下搅拌3min~2h,之后离心,洗涤,用溶剂重新分散,备用;
(2)将步骤(1)准备好的分散液与明胶水溶液混合,加热至35~45℃并以转速500~1500r/min搅拌0.5~4h,得到药物递送系统前体;
(3)将步骤(2)所得药物递送系统前体滴入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的二氯甲烷溶液中,以转速500~1500r/min搅拌乳化1~30min,再将所得乳液滴入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中,以转速500~1500r/min搅拌乳化1~30min,接着加入N,N'-双(丙烯酰)胱胺,在25~40℃、搅拌速度500~1500r/min的条件下反应6~18h,之后离心,收集沉淀洗涤后用水或磷酸盐缓冲液分散,制得所述多重响应型纳米药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联合治疗的多重响应型纳米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药物为盐酸阿霉素和吲哚菁绿,并且,盐酸阿霉素用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波震李明沛温兴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