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707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源适配器包括外壳和主体组件,外壳包括顶盖和中框,中框上设置有安装口,顶盖固接于安装口上;中框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底壁和环形的侧壁,底壁和侧壁形成有安装腔,底壁与安装口上下相对,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口,用于供对接连接器插入,顶盖完全覆盖安装腔的顶部;主体组件向下安装于安装腔中,包括电源插脚、连接块、电路板、第一连接端子及第二连接端子,电源插脚设置于连接块上,侧壁上设置有开口,电源插脚可隐藏于开口内或伸出开口外露于侧壁;第一连接端子设置于连接块上,且能够与电源插脚电导通,第二连接端子设置于电路板上,且与第一连接端子抵接。中框一体成型,实现侧壁的无缝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适配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电源适配器。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今的移动终端采用的基本都是低电压的电池,充电器相当于是一个小型的变压器,将220V的电压转化为低电压,然后为移动终端充电。现有的充电器的外壳基本是套筒式的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电源内部的元器件安装完成之后,然后拼接连接。这种外壳会产生美工缝,外观连接比较粗糙,影响充电器的外观。再者,插脚与内部的电路板通过导线连接,导线连接需要在装配之前先行焊接,然后再进行装配,装配方式比较繁琐。因此,亟需一种电源适配器及移动终端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其实现了侧壁无缝隙结构,组装过程中只需插接即可,组装比较简单。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包括:外壳,包括顶盖和中框,所述中框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顶盖固接于所述安装口上;所述中框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底壁和与所述底壁一体链接的环形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底壁与所述安装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1),包括顶盖(11)和中框(12),所述中框(12)上设置有安装口(123),所述顶盖(11)固接于所述安装口(123)上;/n所述中框(12)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底壁(121)和与所述底壁(121)一体连接的环形侧壁(122),所述底壁(121)和所述侧壁(122)之间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底壁(121)与所述安装口(123)上下相对,所述侧壁(122)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口(1224),用于供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顶盖(11)完全遮盖所述安装腔的顶部;/n主体组件,向下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电源插脚(21)、连接块(22)、电路板(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包括顶盖(11)和中框(12),所述中框(12)上设置有安装口(123),所述顶盖(11)固接于所述安装口(123)上;
所述中框(12)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底壁(121)和与所述底壁(121)一体连接的环形侧壁(122),所述底壁(121)和所述侧壁(122)之间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底壁(121)与所述安装口(123)上下相对,所述侧壁(122)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口(1224),用于供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顶盖(11)完全遮盖所述安装腔的顶部;
主体组件,向下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电源插脚(21)、连接块(22)、电路板(23)、第一连接端子(24)及第二连接端子(25),所述电源插脚(21)设置于所述连接块(22)上,所述侧壁(122)上设置有开口(1221),所述电源插脚(21)可隐藏于所述开口(1221)内或伸出所述开口(1221)外露于所述侧壁(122);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4)设置于所述连接块(22)上,且能够与所述电源插脚(21)电导通,所述第二连接端子(25)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3)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4)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12)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接凸起(1222)和卡钩(1223),所述连接块(22)位于所述卡接凸起(1222)和卡钩(1223)之间,所述卡接凸起(1222)卡于所述连接块(22)的一侧,所述卡钩(1223)钩挂于所述连接块(22)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龙龙范立蔡丽超范敏王明成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