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70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源适配器包括外壳和主体组件,外壳包括顶盖和中框,中框上设置有安装口,顶盖固接于安装口上;中框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底壁和环形的侧壁,底壁和侧壁形成有安装腔,底壁与安装口上下相对,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口,用于供对接连接器插入,顶盖完全覆盖安装腔的顶部;主体组件向下安装于安装腔中,包括电源插脚、连接块、电路板、第一连接端子及第二连接端子,电源插脚设置于连接块上,侧壁上设置有开口,电源插脚可隐藏于开口内或伸出开口外露于侧壁;第一连接端子设置于连接块上,且能够与电源插脚电导通,第二连接端子设置于电路板上,且与第一连接端子抵接。中框一体成型,实现侧壁的无缝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适配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电源适配器。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今的移动终端采用的基本都是低电压的电池,充电器相当于是一个小型的变压器,将220V的电压转化为低电压,然后为移动终端充电。现有的充电器的外壳基本是套筒式的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电源内部的元器件安装完成之后,然后拼接连接。这种外壳会产生美工缝,外观连接比较粗糙,影响充电器的外观。再者,插脚与内部的电路板通过导线连接,导线连接需要在装配之前先行焊接,然后再进行装配,装配方式比较繁琐。因此,亟需一种电源适配器及移动终端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其实现了侧壁无缝隙结构,组装过程中只需插接即可,组装比较简单。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源适配器,包括:外壳,包括顶盖和中框,所述中框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顶盖固接于所述安装口上;所述中框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底壁和与所述底壁一体链接的环形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底壁与所述安装口上下相对,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口,用于供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顶盖完全遮盖所述安装腔的顶部;主体组件,向下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电源插脚、连接块、电路板、第一连接端子及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电源插脚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上,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电源插脚可隐藏于所述开口内或伸出所述开口外露于所述侧壁;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上,且能够与所述电源插脚电导通,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抵接。优选地,所述中框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接凸起和卡钩,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卡接凸起和卡钩之间,所述卡接凸起卡于所述连接块的一侧,所述卡钩钩挂于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优选地,所述主体组件还包括绝缘块,所述电源插脚设置于所述绝缘块上,所述绝缘块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连接块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卡接块,所述转动轴卡于两个所述卡接块之间。优选地,所述转动轴上凸设有止挡凸起,用于对所述绝缘块限位。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其中一个设置有插入部,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插入部相配合的卡接部。优选地,所述顶盖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向下抵靠于所述电路板。优选地,所述外壳还包括底盖片,所述底壁的底面设有容纳并固定所述底盖片的凹部。优选地,所述外壳的表面具有流痕。优选地,所述中框顶边缘设置为弧面,所述顶盖四周顶边缘设置为弧面,所述顶盖的上表面高于所述中框。优选地,所述安装口内侧壁具有阶梯状台阶,所述顶盖外边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阶梯状凸起,所述阶梯状凸起向下抵靠所述阶梯状台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源适配器的外壳采用的是中框和顶盖,中框一体成型,实现侧壁的无缝隙结构,在电源适配器的中间位置不会产生美工缝,使其表面光滑,美观。插脚组件和电路板通过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抵接连接,无需导线连接;无需在组装之前焊接连接导线,组装过程中只需插接即可,组装比较简单,方便。电源插脚可以收藏于开口内,可以使电源适配器所占的空间比较小,便于收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插脚组件和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主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视图;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主体组件和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顶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提供的电源适配器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外壳;11、顶盖;111、支撑柱;112、第一凸起;113、第二凸起;12、中框;121、底壁;122、侧壁;1221、开口;1222、卡接凸起;1223、卡钩;1224、第一插接口;1225、第二插接口;1226、第一凹槽;1227、第二凹槽;123、安装口;13、底盖片;21、电源插脚;211、抵接部;22、连接块;221、卡接块;23、电路板;24、第一连接端子;241、卡接部;25、第二卡接端子;251、插入部;26、绝缘块;261、转动轴;2611、止挡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1),包括顶盖(11)和中框(12),所述中框(12)上设置有安装口(123),所述顶盖(11)固接于所述安装口(123)上;/n所述中框(12)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底壁(121)和与所述底壁(121)一体连接的环形侧壁(122),所述底壁(121)和所述侧壁(122)之间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底壁(121)与所述安装口(123)上下相对,所述侧壁(122)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口(1224),用于供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顶盖(11)完全遮盖所述安装腔的顶部;/n主体组件,向下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电源插脚(21)、连接块(22)、电路板(23)、第一连接端子(24)及第二连接端子(25),所述电源插脚(21)设置于所述连接块(22)上,所述侧壁(122)上设置有开口(1221),所述电源插脚(21)可隐藏于所述开口(1221)内或伸出所述开口(1221)外露于所述侧壁(122);/n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4)设置于所述连接块(22)上,且能够与所述电源插脚(21)电导通,所述第二连接端子(25)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3)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4)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包括顶盖(11)和中框(12),所述中框(12)上设置有安装口(123),所述顶盖(11)固接于所述安装口(123)上;
所述中框(12)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底壁(121)和与所述底壁(121)一体连接的环形侧壁(122),所述底壁(121)和所述侧壁(122)之间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底壁(121)与所述安装口(123)上下相对,所述侧壁(122)上设置有第一插接口(1224),用于供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顶盖(11)完全遮盖所述安装腔的顶部;
主体组件,向下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中,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电源插脚(21)、连接块(22)、电路板(23)、第一连接端子(24)及第二连接端子(25),所述电源插脚(21)设置于所述连接块(22)上,所述侧壁(122)上设置有开口(1221),所述电源插脚(21)可隐藏于所述开口(1221)内或伸出所述开口(1221)外露于所述侧壁(122);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4)设置于所述连接块(22)上,且能够与所述电源插脚(21)电导通,所述第二连接端子(25)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3)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4)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12)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接凸起(1222)和卡钩(1223),所述连接块(22)位于所述卡接凸起(1222)和卡钩(1223)之间,所述卡接凸起(1222)卡于所述连接块(22)的一侧,所述卡钩(1223)钩挂于所述连接块(22)的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龙龙范立蔡丽超范敏王明成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东莞讯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