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脉冲充电电路及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脉冲充电电路和一种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充放电过程实际上是电化学活性物质在电场作用下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由于是可逆反应就会出现在充电时SOC(剩余电荷百分比)为0时正极活性物质当量浓度最大,接受充电电流的能力最快强,随着充电的继续进行包裹在正极外面的活性物质逐渐减少,正极活性物质表面形成了一层膜,该膜对内层活性物质与电荷的反应形成阻碍作用,因此充电接受电荷能力就越来越差,充电电流越来越小。要想保持充电电流不变需要逐渐提高充电电压或降低充电电流即涓流充电过程,因此要想将电池SOC充到100%需要较长时间。但是实现快充的根本就是要解决电池的析气问题,消除极化反应,能够保证不损伤电池的情况下提高电池可接受的充电电流,这样才能实现快速充电。目前大多采用的充电方式为脉冲充电的方法,在电芯恒流充电的过程中,给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同时注入脉冲,这两种脉冲的幅值和占空比以及频率都一样,但是这两种脉冲的波形相位相差半个周期,电芯在这两种脉冲叠加下的效果周而复始,这种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脉冲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充电电路包括:/nH桥驱动电路,用于向待充电电池提供脉冲充电电流;/n所述H桥驱动电路包括四个半导体开关器件,所述四个半导体开关器件分别位于H桥的四角,所述待充电电池位于所述H桥的输出端;其中所述H桥对端的一对所述半导体开关器件同时受第一开关信号控制,所述H桥对端的另一对所述半导体开关器件同时受第二开关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信号和第二开关信号反向;以及/n恒流源,用于向所述待充电电池提供恒流充电电流;/n所述恒流源的正极与所述待充电电池的正极相连,负极与所述待充电电池的负极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脉冲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充电电路包括:
H桥驱动电路,用于向待充电电池提供脉冲充电电流;
所述H桥驱动电路包括四个半导体开关器件,所述四个半导体开关器件分别位于H桥的四角,所述待充电电池位于所述H桥的输出端;其中所述H桥对端的一对所述半导体开关器件同时受第一开关信号控制,所述H桥对端的另一对所述半导体开关器件同时受第二开关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开关信号和第二开关信号反向;以及
恒流源,用于向所述待充电电池提供恒流充电电流;
所述恒流源的正极与所述待充电电池的正极相连,负极与所述待充电电池的负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H桥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PMOS和第一NMOS串联成的第一支臂;
第二PMOS和第二NMOS串联成的第二支臂;
所述第一PMOS和第二PMOS的源极连接至VCC,所述第一NMOS和第二NMOS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PMOS和第一NMOS的漏极相连,连接点为输出端第一端;所述第二PMOS和第二NMOS的漏极相连,连接点为输出端第二端;
所述待充电电池位于所述输出端第一端和输出端第二端之间;
所述第一PMOS和第一NMOS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二PMOS和第二NMOS的栅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充电电路还包括:脉冲信号生成电路和信号调整电路;
所述脉冲信号生成电路用于生成并输出脉冲信号;
所述信号调整电路用于将所述脉冲信号分别放大和反相后,输出至所述半导体开关器件的控制端或栅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信号生成电路包括:
555定时器芯片;以及
与所述555定时器芯片的引脚相连的电路:
电阻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瑞旭,颜广博,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