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车载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62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便携车载天线,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接收天线,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塑料底板,所述塑料底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底板,所述塑料底板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中部设置数据传输线,所述数据传输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信号增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便携车载天线,设有安装结构与信号增强装置,能够减小在汽车顶端的挖孔,提高安装处的密封性,避免雨水进入,安装更加方便方便,并能将信号进行反射汇聚到接收天线,使接收天线受到的信号增强,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车载天线
本技术涉及车载天线领域,特别涉及便携车载天线。
技术介绍
汽车天线是拦截发射台发射的高频电波并传输给汽车收音机、车载电话或无线电导航设备的接收机,以对载波解调的装置;一般的车载天线应为无指向天线;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收音机及电视机接收器的改进,而且有的车型收音机接收采用两根天线,TV接收采用3~4根天线,对使用环境来说,天线必须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耐振性、耐腐蚀性等,同时还考虑到安全性、风噪声及对整车造型的影响。现有的便携车载天线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安装在车顶时需要开孔进行固定,开孔较大,且气密性不佳,安装也不方便,其次,由于天线长度限制,天线的信号接收能力弱,导致信号差,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便携车载天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便携车载天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便携车载天线,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接收天线,所述装置主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塑料底板,所述塑料底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底板,所述塑料底板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中部设置数据传输线,所述数据传输线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信号增强装置。优选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内螺纹套、安装收缩杆与橡胶弹簧,所述塑料底板的上端中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套,所述内螺纹套的下端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收缩杆,所述安装收缩杆的上端外表面贯穿内螺纹套的下端外表面,所述安装收缩杆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弹簧。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固定板。优选的,所述橡胶弹簧与安装收缩杆之间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橡胶弹簧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孔与安装收缩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弹簧的上端为环状,所述安装收缩杆与内螺纹套之间设置有螺纹,所述安装收缩杆的外表面通过螺纹与内螺纹套的下端中部外表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装置主体之间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外表面通过螺纹孔与装置主体的一侧外表面互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与弧形板之间设置有旋转轴,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为外表面通过旋转轴与弧形板的另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与弧形板之间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外表面通过活动轴与弧形板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与橡胶固定板之间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信号接收放大器与匹配器,匹配器位于信号接收放大器的一侧,所述接收天线与信号接收放大器之间为电性连接。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便携车载天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携车载天线,通过设置的安装结构,在安装车载天线时,开在车顶开一直径与安装收缩杆的直径相等的安装孔,然后将安装收缩杆带着橡胶弹簧的下端塞入安装孔中,塞入时安装收缩杆与车顶要有一定角度,塞入后转动安装收缩杆带动橡胶弹簧转动,由于橡胶弹簧为螺旋状,橡胶弹簧被转入安装孔内,橡胶弹簧完全塞入后,转动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带动内螺纹套转动,内螺纹套通过螺纹使安装收缩杆向上移动,橡胶弹簧在安装孔内部挡住,橡胶弹簧与橡胶底板将车顶板夹住进行安装,橡胶弹簧贴住孔四周,增强密封性,从而减小在汽车顶端的挖孔,提高安装处的密封性,安装方便。2、该便携车载天线,通过设置的信号增强装置,当天线接收信号效果不佳时,转动螺纹杆使螺纹杆从装置主体中伸出,螺纹杆与弧形板之间的旋转轴可以在转动时弧形板不跟随转动,转动支撑杆使橡胶固定板贴住车顶,支撑杆对弧形板进行支撑,橡胶固定板与车顶的摩擦力限制橡胶固定板移动,弧形板反射信号汇聚到接收天线,从而能将信号进行汇聚,使信号增强,有利于人们使用,整个便携车载天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便携车载天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便携车载天线中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便携车载天线中信号增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接收天线;3、橡胶底板;4、安装结构;41、内螺纹套;42、安装收缩杆;43、橡胶弹簧;5、数据传输线;6、连接头;7、信号增强装置;71、螺纹杆;72、弧形板;73、支撑杆;74、橡胶固定板;8、塑料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便携车载天线,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接收天线2,装置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塑料底板8,塑料底板8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底板3,塑料底板8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安装结构4,安装结构4的中部设置数据传输线5,数据传输线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头6,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信号增强装置7。进一步的,安装结构4包括内螺纹套41、安装收缩杆42与橡胶弹簧43,塑料底板8的上端中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套41,内螺纹套41的下端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收缩杆42,安装收缩杆42的上端外表面贯穿内螺纹套41的下端外表面,安装收缩杆42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弹簧43,在安装车载天线时,开在车顶开一直径与安装收缩杆42的直径相等的安装孔,然后将安装收缩杆42带着橡胶弹簧43的下端塞入安装孔中,塞入时安装收缩杆42与车顶要有一定角度,塞入后转动安装收缩杆42带动橡胶弹簧43转动,由于橡胶弹簧43为螺旋状,橡胶弹簧43被转入安装孔内,橡胶弹簧43完全塞入后,转动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带动内螺纹套41转动,内螺纹套41通过螺纹使安装收缩杆42向上移动,橡胶弹簧43在安装孔内部挡住,橡胶弹簧43与橡胶底板3将车顶板夹住进行安装,橡胶弹簧43贴住孔四周,增强密封性,从而减小在汽车顶端的挖孔,提高安装处的密封性,安装方便。进一步的,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杆71,螺纹杆71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弧形板72,弧形板7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杆73,支撑杆73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固定板74,当天线接收信号效果不佳时,转动螺纹杆71使螺纹杆71从装置主体1中伸出,螺纹杆71与弧形板72之间的旋转轴可以在转动时弧形板72不跟随转动,转动支撑杆73使橡胶固定板74贴住车顶,支撑杆73对弧形板72进行支撑,橡胶固定板74与车顶的摩擦力限制橡胶固定板74移动,弧形板72反射信号汇聚到接收天线2,从而能将信号进行汇聚,使信号增强。本技术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安装车载天线时,开在车顶开一直径与安装收缩杆42的直径相等的安装孔,然后将安装收缩杆42带着橡胶弹簧43的下端塞入安装孔中,塞入时安装收缩杆42与车顶要有一定角度,塞入后转动安装收缩杆42带动橡胶弹簧43转动,由于橡胶弹簧43为螺旋状,橡胶弹簧43被转入安装孔内,橡胶弹簧43完全塞入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车载天线,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接收天线(2),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塑料底板(8),所述塑料底板(8)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底板(3),所述塑料底板(8)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安装结构(4),所述安装结构(4)的中部设置数据传输线(5),所述数据传输线(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头(6),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信号增强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车载天线,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接收天线(2),所述装置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塑料底板(8),所述塑料底板(8)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底板(3),所述塑料底板(8)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安装结构(4),所述安装结构(4)的中部设置数据传输线(5),所述数据传输线(5)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头(6),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信号增强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4)包括内螺纹套(41)、安装收缩杆(42)与橡胶弹簧(43),所述塑料底板(8)的上端中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套(41),所述内螺纹套(41)的下端中部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收缩杆(42),所述安装收缩杆(42)的上端外表面贯穿内螺纹套(41)的下端外表面,所述安装收缩杆(42)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弹簧(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车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杆(71),所述螺纹杆(71)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弧形板(72),所述弧形板(7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杆(73),所述支撑杆(73)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固定板(7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东华李弦姜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微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