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多光源整合及分离的气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7367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利用多光源整合及分离的气体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第二光源发射装置、第三光源发射装置、第四光源发射装置、第一合束镜片、第二合束镜片、第三合束镜片、准直透镜、检测容器、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第三探测器、第四探测器、第一分光镜片、第二分光镜片、第三分光镜片和汇聚透镜,所述检测容器内充有待检测污染气体,每个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的波长不同,每个探测器所检测的光的波长不同。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仅通过一个装置同时检测多种污染气体,大大减少了成本,且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多光源整合及分离的气体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体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多光源整合及分离的气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机动车已然成为大部分家庭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之而产生的机动车排放的污染气体已成为城市最大的流动污染源之一,因此,需要对机动车排放的污染气体进行检测,以便进行监督。由于机动车所排放的污染气体的种类繁多,且它们所对应的吸收波段不尽相同。例如CO在近红外波段和中红外波段分别有吸收峰;NO在紫外波段和中红外波段有吸收峰;NO2在紫外和可见光波段有吸收峰。因此,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污染气体检测时,需要针对每一种气体都用一个单独的装置来测量,也就是说,检测一次污染气体需要多个装置,并且不能同时检测。可见,现有技术中检测污染气体的方式成本较大,且不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多光源整合及分离的气体检测装置,能够仅通过一个装置同时检测多种污染气体,大大减少了成本,且方便操作。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多光源整合及分离的气体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第二光源发射装置、第三光源发射装置、第四光源发射装置、第一合束镜片、第二合束镜片、第三合束镜片、准直透镜、检测容器、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第三探测器、第四探测器、第一分光镜片、第二分光镜片、第三分光镜片和汇聚透镜,所述检测容器内充有待检测污染气体,每个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的波长不同,每个探测器所检测的光的波长不同;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中心轴、所述准直透镜的光轴、所述检测容器的中心线、所述汇聚透镜的光轴以及所述第一探测器的的中心轴同轴,在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和所述第一探测器之间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合束镜片、所述第二合束镜片、所述第三合束镜片、所述准直透镜、所述检测容器、所述汇聚透镜、所述第三分光镜片、所述第二分光镜片和所述第一分光镜片,且各个合束镜片的中心、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所述汇聚透镜的中心以及各个分光镜片的中心均位于所述中心线上,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发光点设置于所述准直透镜的第一汇聚焦点,所述第一汇聚焦点为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经过所述准直透镜后的汇聚焦点,所述第一探测器设置于所述汇聚透镜的第二汇聚焦点,所述第二汇聚焦点为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经过所述汇聚透镜后的汇聚焦点,所述第一合束镜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中心轴之间成45°夹角,所述第二合束镜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中心轴之间成135°夹角,所述第三合束镜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中心轴之间成45°夹角,所述第三分光镜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探测器的的中心轴之间成45°夹角,所述第二分光镜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探测器的的中心轴之间成135°夹角,所述第一分光镜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探测器的的中心轴之间成45°夹角;所述第三分光镜片的反射面镀有中心波长为所述第四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的45°全反介质膜,所述第二分光镜片的反射面镀有中心波长为所述第三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的45°全反介质膜,所述第一分光镜片的反射面镀有中心波长为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的45°全反介质膜,所述第三合束镜片的反射面镀有中心波长为所述第四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的45°全反介质膜,所述第二合束镜片的反射面镀有中心波长为所述第三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的45°全反介质膜,所述第一合束镜片的反射面镀有中心波长为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的45°全反介质膜;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照射在所述第一合束镜片的非反射面,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照射在所述第一合束镜片的反射面,所述第三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照射在所述第二合束镜片的反射面,所述第四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照射在所述第三合束镜片的反射面,透射过所述准直透镜的光穿过所述检测容器内的所述待检测污染气体照射于所述汇聚透镜,所述第四探测器接收由所述第三分光镜片的反射面反射的光,所述第三探测器接收由所述第二分光镜片的反射面反射的光,所述第二探测器接收由所述第一分光镜片的反射面反射的光,所述第一探测器接收透射过所述第一分光镜片的光,且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所述第三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和所述第四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均与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中心轴垂直,所述第二探测器发射的探测光线、所述第三探测器发射的探测光线和所述第四探测器发射的探测光线均与所述第一探测器的的中心轴垂直;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与所述第一合束镜片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一合束镜片的中心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之和等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与第三汇聚焦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汇聚焦点为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经过所述准直透镜后的汇聚焦点,所述第三光源发射装置与所述第二合束镜片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合束镜片的中心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之和等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与第四汇聚焦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四汇聚焦点为所述第三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经过所述准直透镜后的汇聚焦点,所述第四光源发射装置与所述第三合束镜片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三合束镜片的中心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之和等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与第五汇聚焦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五汇聚焦点为所述第四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经过所述准直透镜后的汇聚焦点,所述第二探测器与所述第一分光镜片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一分光镜片的中心与所述汇聚透镜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之和等于所述汇聚透镜的中心与第六汇聚焦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六汇聚焦点为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经过所述汇聚透镜后的汇聚焦点,所述第三探测器与所述第二分光镜片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分光镜片的中心与所述汇聚透镜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之和等于所述汇聚透镜的中心与第七汇聚焦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七汇聚焦点为所述第三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经过所述汇聚透镜后的汇聚焦点,所述第四探测器与所述第三分光镜片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三分光镜片的中心与所述汇聚透镜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之和等于所述汇聚透镜的中心与第八汇聚焦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八汇聚焦点为所述第四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经过所述汇聚透镜后的汇聚焦点。可选的,所述待检测污染气体的形态为烟羽气体。可选的,所述检测容器为两端带有窗口的容器。可选的,所述检测容器的形状为圆柱体。可选的,所述待检测污染气体为机动车的发动机排气口排出的污染气体。可选的,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为5.25μm的中红外光。可选的,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为3.37μm的中红外光。可选的,所述第三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为1.58μm的近红外光。可选的,所述第四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为560nm的黄绿光。由上述内容可知,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多个光源发射装置和多个合束镜片的方式,将多个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进行整合,然后将整合后的光穿过检测容器内的待检测污染气体分别被多个分光镜片反射至多个探测器,由此,通过设置多个探测器和多个分光镜片的方式,将穿过待检测污染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多光源整合及分离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第二光源发射装置、第三光源发射装置、第四光源发射装置、第一合束镜片、第二合束镜片、第三合束镜片、准直透镜、检测容器、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第三探测器、第四探测器、第一分光镜片、第二分光镜片、第三分光镜片和汇聚透镜,所述检测容器内充有待检测污染气体,每个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的波长不同,每个探测器所检测的光的波长不同;/n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中心轴、所述准直透镜的光轴、所述检测容器的中心线、所述汇聚透镜的光轴以及所述第一探测器的中心轴同轴,在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和所述第一探测器之间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合束镜片、所述第二合束镜片、所述第三合束镜片、所述准直透镜、所述检测容器、所述汇聚透镜、所述第三分光镜片、所述第二分光镜片和所述第一分光镜片,且各个合束镜片的中心、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所述汇聚透镜的中心以及各个分光镜片的中心均位于所述中心线上,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发光点设置于所述准直透镜的第一汇聚焦点,所述第一汇聚焦点为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经过所述准直透镜后的汇聚焦点,所述第一探测器设置于所述汇聚透镜的第二汇聚焦点,所述第二汇聚焦点为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经过所述汇聚透镜后的汇聚焦点,所述第一合束镜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中心轴之间成45°夹角,所述第二合束镜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中心轴之间成135°夹角,所述第三合束镜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中心轴之间成45°夹角,所述第三分光镜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探测器的中心轴之间成45°夹角,所述第二分光镜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探测器的中心轴之间成135°夹角,所述第一分光镜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探测器的中心轴之间成45°夹角;/n所述第三分光镜片的反射面镀有中心波长为所述第四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的45°全反介质膜,所述第二分光镜片的反射面镀有中心波长为所述第三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的45°全反介质膜,所述第一分光镜片的反射面镀有中心波长为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的45°全反介质膜,所述第三合束镜片的反射面镀有中心波长为所述第四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的45°全反介质膜,所述第二合束镜片的反射面镀有中心波长为所述第三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的45°全反介质膜,所述第一合束镜片的反射面镀有中心波长为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的45°全反介质膜;/n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照射在所述第一合束镜片的非反射面,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照射在所述第一合束镜片的反射面,所述第三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照射在所述第二合束镜片的反射面,所述第四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照射在所述第三合束镜片的反射面,透射过所述准直透镜的光穿过所述检测容器内的所述待检测污染气体照射于所述汇聚透镜,所述第四探测器接收由所述第三分光镜片的反射面反射的光,所述第三探测器接收由所述第二分光镜片的反射面反射的光,所述第二探测器接收由所述第一分光镜片的反射面反射的光,所述第一探测器接收透射过所述第一分光镜片的光,且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所述第三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和所述第四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均与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中心轴垂直,所述第二探测器发射的探测光线、所述第三探测器发射的探测光线和所述第四探测器发射的探测光线均与所述第一探测器的中心轴垂直;/n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与所述第一合束镜片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一合束镜片的中心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之和等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与第三汇聚焦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汇聚焦点为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经过所述准直透镜后的汇聚焦点,所述第三光源发射装置与所述第二合束镜片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合束镜片的中心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之和等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与第四汇聚焦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四汇聚焦点为所述第三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经过所述准直透镜后的汇聚焦点,所述第四光源发射装置与所述第三合束镜片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三合束镜片的中心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之和等于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与第五汇聚焦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五汇聚焦点为所述第四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经过所述准直透镜后的汇聚焦点,所述第二探测器与所述第一分光镜片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一分光镜片的中心与所述汇聚透镜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之和等于所述汇聚透镜的中心与第六汇聚焦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六汇聚焦点为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经过所述汇聚透镜后的汇聚焦点,所述第三探测器与所述第二分光镜片的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分光镜片的中心与所述汇聚透镜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之和等于所述汇聚透镜的中心与第七汇聚焦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七汇聚焦点为所述第三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多光源整合及分离的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第二光源发射装置、第三光源发射装置、第四光源发射装置、第一合束镜片、第二合束镜片、第三合束镜片、准直透镜、检测容器、第一探测器、第二探测器、第三探测器、第四探测器、第一分光镜片、第二分光镜片、第三分光镜片和汇聚透镜,所述检测容器内充有待检测污染气体,每个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的波长不同,每个探测器所检测的光的波长不同;
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中心轴、所述准直透镜的光轴、所述检测容器的中心线、所述汇聚透镜的光轴以及所述第一探测器的中心轴同轴,在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和所述第一探测器之间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一合束镜片、所述第二合束镜片、所述第三合束镜片、所述准直透镜、所述检测容器、所述汇聚透镜、所述第三分光镜片、所述第二分光镜片和所述第一分光镜片,且各个合束镜片的中心、所述准直透镜的中心、所述汇聚透镜的中心以及各个分光镜片的中心均位于所述中心线上,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发光点设置于所述准直透镜的第一汇聚焦点,所述第一汇聚焦点为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经过所述准直透镜后的汇聚焦点,所述第一探测器设置于所述汇聚透镜的第二汇聚焦点,所述第二汇聚焦点为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所发射的光经过所述汇聚透镜后的汇聚焦点,所述第一合束镜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中心轴之间成45°夹角,所述第二合束镜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中心轴之间成135°夹角,所述第三合束镜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的中心轴之间成45°夹角,所述第三分光镜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探测器的中心轴之间成45°夹角,所述第二分光镜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探测器的中心轴之间成135°夹角,所述第一分光镜片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一探测器的中心轴之间成45°夹角;
所述第三分光镜片的反射面镀有中心波长为所述第四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的45°全反介质膜,所述第二分光镜片的反射面镀有中心波长为所述第三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的45°全反介质膜,所述第一分光镜片的反射面镀有中心波长为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的45°全反介质膜,所述第三合束镜片的反射面镀有中心波长为所述第四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的45°全反介质膜,所述第二合束镜片的反射面镀有中心波长为所述第三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的45°全反介质膜,所述第一合束镜片的反射面镀有中心波长为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的波长的45°全反介质膜;
所述第一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照射在所述第一合束镜片的非反射面,所述第二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照射在所述第一合束镜片的反射面,所述第三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照射在所述第二合束镜片的反射面,所述第四光源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照射在所述第三合束镜片的反射面,透射过所述准直透镜的光穿过所述检测容器内的所述待检测污染气体照射于所述汇聚透镜,所述第四探测器接收由所述第三分光镜片的反射面反射的光,所述第三探测器接收由所述第二分光镜片的反射面反射的光,所述第二探测器接收由所述第一分光镜片的反射面反射的光,所述第一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先文张士巧聂乾坤刘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诚泽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