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湍流微结构剖面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271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深海湍流微结构剖面仪,其包括传感器组、主体外壳、控制主板以及主板耐压仓;其中,控制主板设置在主板耐压仓内,主板耐压仓设置在主体外壳内,传感器组设置在主体外壳的头端上,传感器组与控制主板电信号连接;深海湍流微结构剖面仪的重心设置在靠近头端的位置上;主体外壳中空设置,主体外壳上靠近头端的部位上开设有外壳进水孔,主体外壳上靠近尾端的部位上开设有外壳出水孔。使得整个仪器中体积占比最大的主体外壳不用考虑抗压设计,采用普通壁厚的管材就可以制造,减轻了整个仪器的重量,相对于现有装备所采用的整体加厚抗压密封设计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海湍流微结构剖面仪
本技术涉及一种深海湍流微结构剖面仪。
技术介绍
海洋湍流混合过程是海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控制海洋生态环境的关键因子,对于大洋的质量、动量、能量输送及全球气候变化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湍流混合由海表面风场、海底流动摩擦、内波破碎等动力过程激发,使营养盐、溶解氧、有机体等发生分散、集中和变形,促进物质输运,对海洋生产力产生影响,维持并促进全球渔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湍流混合已经成为物理海洋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对海洋湍流的研究需要有能够测量到湍流尺度的海洋湍流观测仪器,目前湍流观测的主流设备是垂向湍流剖面仪(例如德国ISWWasher公司开发了PNS系列剪切探头,基于该剪切探头,研制了MST系列垂向剖面仪),仪器在水体中自由下落并使用剪切探头和快速温度探头测量湍流流速剪切和温度,因测量过程中排除了船体等的干扰,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数据,测量方法得到普遍认可。但现有的湍流观测仪器为了在海水中下落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自由落体或近自由落体状态,设计人员往往通过增加湍流观测仪器的重量来尽可能抵消外界影响力对湍流观测仪器自由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深海湍流微结构剖面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组、主体外壳、控制主板以及主板耐压仓;/n其中,所述控制主板设置在所述主板耐压仓内,所述主板耐压仓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内,所述传感器组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头端上,所述传感器组与所述控制主板电信号连接;/n所述深海湍流微结构剖面仪的重心设置在靠近所述头端的位置上;/n所述主体外壳中空设置,所述主体外壳上靠近所述头端的部位上开设有外壳进水孔,主体外壳上靠近尾端的部位上开设有外壳出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深海湍流微结构剖面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组、主体外壳、控制主板以及主板耐压仓;
其中,所述控制主板设置在所述主板耐压仓内,所述主板耐压仓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内,所述传感器组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头端上,所述传感器组与所述控制主板电信号连接;
所述深海湍流微结构剖面仪的重心设置在靠近所述头端的位置上;
所述主体外壳中空设置,所述主体外壳上靠近所述头端的部位上开设有外壳进水孔,主体外壳上靠近尾端的部位上开设有外壳出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湍流微结构剖面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内靠近所述头端的部位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海湍流微结构剖面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连接件;
所述配重块设置成环状,所述主板耐压仓设置成柱状,所述配重块嵌套在所述主板耐压仓上,配重块通过所述锁紧连接件与主板耐压仓或者所述主体外壳可拆卸地锁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湍流微结构剖面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线体导流罩;
所述流线体导流罩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的所述头端上,所述传感器组设置在流线体导流罩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广辉谢晓辉周磊曾铮尚晓东李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探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