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NSS潮位观测浮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271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GNSS潮位观测浮标,包括浮球和设置在浮球内部的GNSS定位模块、通信模块和太阳能电池组,该浮标还包括姿态稳定部分和姿态补偿部分,姿态稳定部分包括平衡环、伸缩杆以及配重环,伸缩杆包括竖直连接在浮球底部中央的套杆和插装在套杆内的伸缩标杆,在伸缩标杆下端设有与其垂直固接的圆形挡板,在圆形挡板上置放有配重环,配重环套装在伸缩标杆上,在圆形挡板一侧设有系缆孔,系缆孔与缆绳的一端连接,缆绳的另一端与海底基座连接;姿态补偿部分包括气压计、惯性测量单元、密度计、压力传感器和数据融合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风浪、潮流对其姿态的影响,消除动吃水误差,显著提高潮位观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GNSS潮位观测浮标
本技术涉及一种潮位观测浮标,特别涉及一种GNSS潮位观测浮标。
技术介绍
海洋潮位数据是重要的海洋水文观测要素。潮位的精准化测量和预报对航海运输、海洋工程、防灾减灾、海洋渔业、科学研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测量潮位主要采用潮位测量仪,根据工作原理不同,主要可分为浮子式和压力式;根据布设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岸基和离岸两种。近年,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大力建设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对精准的离岸潮位观测需求越来越大。离岸潮位观测目前主要有压力式潮位仪和GNSS潮位观测浮标两种,其中GNSS潮位观测浮标机动灵活、价格低廉,结合卫星通信/移动互联网易实现离岸潮位的遥测遥报,因此不断完善中的GNSS潮位观测浮标观测将是离岸潮位观测的必然趋势。当前,随着GNSS实时定位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GNSS潮位观测浮标的定位精度和作业范围有了较大提高。但是,GNSS潮位观测浮标姿态时刻受海洋风浪和潮流影响,引起的动吃水误差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严重影响了GNSS潮位观测浮标的测量精度和应用推广。GNSS潮位观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GNSS潮位观测浮标,包括浮球和设置在所述浮球内部的GNSS定位模块、通信模块和太阳能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该浮标还包括姿态稳定部分和姿态补偿部分,/n所述姿态补偿部分包括气压计、惯性测量单元、密度计、压力传感器和数据融合模块,所述气压计密封插在所述浮球顶部,所述惯性测量单元集成在所述GNSS定位模块中,所述密度计设置在圆形挡板的下方,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在所述圆形挡板正下方,所述气压计、所述惯性测量单元、所述密度计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将其所测数据实时传输给所述数据融合模块,所述数据融合模块设置在所述浮球内部,根据测量数据与浮标姿态的几何物理关系进行同步改正,并将改正后的实时水面大地高数据实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GNSS潮位观测浮标,包括浮球和设置在所述浮球内部的GNSS定位模块、通信模块和太阳能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该浮标还包括姿态稳定部分和姿态补偿部分,
所述姿态补偿部分包括气压计、惯性测量单元、密度计、压力传感器和数据融合模块,所述气压计密封插在所述浮球顶部,所述惯性测量单元集成在所述GNSS定位模块中,所述密度计设置在圆形挡板的下方,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在所述圆形挡板正下方,所述气压计、所述惯性测量单元、所述密度计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将其所测数据实时传输给所述数据融合模块,所述数据融合模块设置在所述浮球内部,根据测量数据与浮标姿态的几何物理关系进行同步改正,并将改正后的实时水面大地高数据实时同步传输给所述通信模块,在所述数据融合模块上连接有数据输入/输出端口,所述数据输入/输出端口密封固定在所述浮球上;
所述姿态稳定部分包括平衡环、伸缩杆以及配重环,所述平衡环套固在所述浮球的中线圈处,所述平衡环上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过水孔,所述伸缩杆包括竖直连接在所述浮球底部中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陆伟运学姣范东华焉振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水运工程勘察设计院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