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炉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723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窑炉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窑炉余热利用系统。包括控制器、窑炉降温段、热交换器、相变储能装置和水箱;水箱连接换热管,换热管通过管路连接到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连接有烘干系统,热交换器的热流体出口连接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热电偶,第二连接管通过三通管件分别连接第三连接管和第二电动流量调节阀,第二电动流量调节阀连接主回水管,第三连接管的管路中设置有第一电动流量调节阀,第三连接管连接到相变储能装置,相变储能装置连接辅烘系统,相变储能装置的出水管连接主回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多余的热量存储在相变储能装置中,当回收的余热不够用时,将存储的热量释放出来增加供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窑炉余热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窑炉余热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窑炉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连续式隧道炉广泛用来作为烧结陶瓷的设备,一般分为加热段和降温段两个区域。降温段的热量如不加以利用会造成能量的浪费。目前一般用加热水的方式来回收利用窑炉降温段的能量,之后用于生活用热水或者用来做生产工艺流程中加热工序的热源。不过生活热水或者生产工艺流程用热量并不稳定,用热量时大时小,导致从窑炉回收的热量不够用或者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窑炉余热利用系统,采用在余热利用系统中设置相变储能装置,当回收的余热用不完时能够将多余的热量存储在相变储能装置中,当回收的余热不够用时,可以将存储的热量释放出来增加供热;采用在窑炉降温段窑室的顶部设置换热管,换热管的出水端连接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热电偶、热电偶温度计和泄压管,第一热电偶将测得的温度传输到控制器,热电偶温度计用来人工观察水温,使巡查人员了解设备运行情况,也能用来核实第一热电偶的测温数据,如果两者数据不一致可以及时查找故障并排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窑炉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32)、窑炉降温段(5)、热交换器(11)、相变储能装置(21)和水箱(1);所述水箱(1)的一个侧面的下部设置有主出水管(2),所述主出水管(2)连接有水泵(3),所述水泵(3)通过管路连接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位于窑炉降温段(5)窑室的顶部,所述换热管(4)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0),所述第一连接管(10)上设置有第一热电偶(6)、热电偶温度计(7)和泄压管(9),所述泄压管(9)的管路中设置有泄压阀(8),所述第一连接管(10)连接到热交换器(11)的热流体进口,所述热交换器(11)的冷流体进口连接有烘干系统回水管(15),所述热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窑炉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32)、窑炉降温段(5)、热交换器(11)、相变储能装置(21)和水箱(1);所述水箱(1)的一个侧面的下部设置有主出水管(2),所述主出水管(2)连接有水泵(3),所述水泵(3)通过管路连接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位于窑炉降温段(5)窑室的顶部,所述换热管(4)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0),所述第一连接管(10)上设置有第一热电偶(6)、热电偶温度计(7)和泄压管(9),所述泄压管(9)的管路中设置有泄压阀(8),所述第一连接管(10)连接到热交换器(11)的热流体进口,所述热交换器(11)的冷流体进口连接有烘干系统回水管(15),所述热交换器(11)的冷流体出口连接有烘干系统给水管(12),所述热交换器(11)的热流体出口连接第二连接管(16),所述第二连接管(16)上设置有第二热电偶(17),所述第二连接管(16)通过三通管件分别连接第三连接管(18)和第二电动流量调节阀(24),所述第二电动流量调节阀(24)连接有主回水管(25),所述第三连接管(18)的管路中设置有第一电动流量调节阀(22),所述相变储能装置(21)内部填充有相变储能材料(29),所述相变储能装置(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剑石陈刚刘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中陶卫浴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