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盘管蒸发器双管循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18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式盘管蒸发器双管循环结构,包括压缩机、干式盘管蒸发器、蒸发器回气管、回油管、第一上升立管、第二上升立管和压缩机回气管,干式盘管蒸发器的出口端与蒸发器回气管的一端相连通,蒸发器回气管的另一端上连通有回油管和第二上升立管相连通,回油管与第一上升立管相连通,第二上升立管和第一上升立管的上部均与压缩机回气管的一端相连通,压缩机回气管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进口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双上升立管的结构在低负荷运行时弯管段内会形成油封将第二上升管堵住,只有第一上升管畅通,避免液击的发生,而当高负荷时压强变大弯管段中的油封会被冲开,此时两根上升管同时工作,有利于节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式盘管蒸发器双管循环结构
:本技术涉及干式盘管蒸发器
,尤其涉及一种干式盘管蒸发器双管循环结构。
技术介绍
:液击是一种由于制冷剂液体(或润滑油)被压缩机吸入,造成压缩机的异常冲击事故。压缩机出现异常冲击(敲击或撞击)声时,并会强烈摇摆振动,说明液击正在之中。轻微短时的异常冲击可能问题不大,但经常长时间和较重的液击,会使压缩机的变形、破裂、甚至破碎而直接损坏压缩机。传统干式盘管蒸发器双管循环结构是在有能量调节装置的压缩机或几台压缩机并联运行的回气管上,为了保证低负荷时回油,会使用最小负荷来设计回气管径,这样满足了最小带油速度,但是,在满负荷运行时回气管内压力降很大,造成吸气压力过低,如压缩机负荷变化不大时,可用增大水平回气管径的办法使回气管总压力降维持不变,但是在压缩机负荷变化较大的系统中,这种增大水平回气管径的办法就难以维持回气管总压力降不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节能,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液击发生的干式盘管蒸发器双管循环结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干式盘管蒸发器双管循环结构,包括压缩机、干式盘管蒸发器、蒸发器回气管、回油管、第一上升立管、第二上升立管和压缩机回气管,所述干式盘管蒸发器的出口端与蒸发器回气管的一端相连通,蒸发器回气管的另一端上连通有回油管和第二上升立管相连通,回油管与第一上升立管相连通,所述第二上升立管和所述第一上升立管的上部均与所述压缩机回气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压缩机回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端相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缩机为制冷压缩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上升立管为细管,所述第二上升立管为粗管,且所述第二上升立管的半径为所述第一上升立管半径的2~3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蒸发器回气管倾斜设置,且其与所述干式盘管蒸发器的连接端高于其与所述回油管的连接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缩机回气管倾斜设置,且其与所述压缩器的连接端低于其与所述第二上升立管的连接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上升立管的上部还设有弯管段,所述弯管段高于所述压缩机回气管且与所述压缩机回气管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双上升立管的结构在低负荷运行时弯管段内会形成油封将第二上升管堵住,只有第一上升管畅通,减少液击的发生,而当高负荷时压强变大弯管段中的油封会被冲开,此时两根上升管同时工作,有利于节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标号如下:压缩机100;干式盘管蒸发器200;蒸发器回气管300;回油管400;第一上升立管500;第二上升立管600;压缩机回气管7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所示,一种干式盘管蒸发器双管循环结构,包括压缩机100、干式盘管蒸发器200、蒸发器回气管300、回油管400、第一上升立管500、第二上升立管600和压缩机回气管700,所述干式盘管蒸发器200的出口端与蒸发器回气管300的一端相连通,蒸发器回气管300的另一端上连通有回油管400和第二上升立管600相连通,回油管400与第一上升立管500相连通,所述第二上升立管600和所述第一上升立管500的上部均与压缩机回气管300的一端相连通,压缩机回气管700的另一端与压缩机100的进口端相连通。压缩机100为制冷压缩机。第一上升立管500为细管,第二上升立管600为粗管,且第二上升立管600的半径为第一上升立管500半径的2~3倍,低负荷时对应的第一上升立管500为细管更好节能。蒸发器回气管300倾斜设置,且其与干式盘管蒸发器200的连接端高于其与回油管400的连接端,这样更利于油封的形成。压缩机回气管700倾斜设置,且其与压缩器100的连接端低于其与第二上升立管600的连接端。第一上升立管500的上部还设有弯管段510,弯管段510高于压缩机回气管700且与压缩机回气管700相连,这样能防止低负荷时,第一上升立管500单独工作油不倒流回第二上升立管600中。如图1所示,本技术在使用时,当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从干式盘管蒸发器200流出时,经蒸发器回气管300流入回油管400,蒸发器回气管300在进回油管400之前连接第一上升立管500使润滑油顺利通过压缩机回气管700回到制冷压缩机100的吸气口,回油管400的“U”形管的高度和宽度尺寸应尽可能小,回油管400连接第二上升立管600使润滑油顺利通过压缩机回气管700回到制冷压缩机100的吸气口,如此循环。在起始低负荷运行时,由于回油管400内没有积油,第一上升立管500和第二上升立管600中同时有气体流过,这时管内流速很小,低于最小带油速度,油滴将逐渐沉到回油管400内,液面逐渐升高直至形成油封,将第二上升立管600下部管口封住,气体只从第一上升立管500中流过,由于第一上升立管500管径是按最小负荷下的最小带油速度确定的,所以,此时油仍能通过第一上升立管500被带走。在恢复满负荷运行后,开始仍是第一上升立管500工作,由于第一上升立管500内流速加快,流动阻力迅速增大,导致第一上升立管500和第二上升立管600两端压差显著增加,当压差增大到足以把滞留于回油管内的油带走时,油就通过第二上升立管600上升顶部进入压缩机回气管,此时油封消除,第一上升立管500和第二上升立管600同时工作。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设有”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式盘管蒸发器双管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00)、干式盘管蒸发器(200)、蒸发器回气管(300)、回油管(400)、第一上升立管(500)、第二上升立管(600)和压缩机回气管(700),所述干式盘管蒸发器(200)的出口端与蒸发器回气管(300)的一端相连通,蒸发器回气管(300)的另一端上连通有回油管(400)和第二上升立管(600)相连通,回油管(400)与第一上升立管(500)相连通,所述第二上升立管(600)和所述第一上升立管(500)的上部均与所述压缩机回气管(700)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压缩机回气管(700)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100)的进口端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式盘管蒸发器双管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00)、干式盘管蒸发器(200)、蒸发器回气管(300)、回油管(400)、第一上升立管(500)、第二上升立管(600)和压缩机回气管(700),所述干式盘管蒸发器(200)的出口端与蒸发器回气管(300)的一端相连通,蒸发器回气管(300)的另一端上连通有回油管(400)和第二上升立管(600)相连通,回油管(400)与第一上升立管(500)相连通,所述第二上升立管(600)和所述第一上升立管(500)的上部均与所述压缩机回气管(700)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压缩机回气管(700)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100)的进口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盘管蒸发器双管循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00)为制冷压缩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盘管蒸发器双管循环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艳丽史为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威盾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