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装修工程的室内供水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02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装修工程的室内供水管路,涉及装修工程施工,旨在解决冷热管道进行布置时,易出现重叠的情况,存在较高的施工难度,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位于建筑本体内的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冷水管道与热水管道同向设置,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上均通过连接头连接有相互交错的支管一和支管二,支管二上可拆卸连接有过桥弯,过桥弯位于支管一和支管二的交叉处,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上卡接有与建筑本体连接的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桥弯的设置,便于人们对管路的布线操作,降低开槽的要求,并且支管一和过桥弯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便于人们的安装,且通过固定组件加强支管一和建筑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装修工程的室内供水管路
本技术涉及装修工程施工,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装修工程的室内供水管路。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室内供水管路系统都是从供水管的总阀门由单路或多路水管引出,然后再根据需要由分水阀门由水管引导到各个需要水的位置,并且室内装修时为了避免水管暴露在室内,影响室容和美感,一般都采用走暗管道,但对多路的水管,尤其使冷热管道进行布置时,容易存在重叠的情况,需在建筑本体上开出不同深度的开槽,使管道嵌于开槽内,使得在施工时存在较高的施工难度,影响室内装修时管路的铺设效率。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装修工程的室内供水管路,通过过桥弯的设置,便于人们对管路的布线操作,降低开槽的要求,并且支管一和过桥弯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便于人们的安装,且通过固定组件加强支管一和建筑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装修工程的室内供水管路,包括位于建筑本体内的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所述冷水管道与热水管道同向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装修工程的室内供水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建筑本体(1)内的冷水管道(2)和热水管道(3),所述冷水管道(2)与热水管道(3)同向设置,所述冷水管道(2)和热水管道(3)上均通过连接头连接有相互交错的支管一(4)和支管二(5),所述支管二(5)上可拆卸连接有过桥弯(6),所述过桥弯(6)位于支管一(4)和支管二(5)交叉处,所述冷水管道(2)和热水管道(3)上卡接有与建筑本体(1)连接的固定组件(7),所述固定组件(7)用以限制冷水管道(2)和热水管道(3)与建筑本体(1)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装修工程的室内供水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建筑本体(1)内的冷水管道(2)和热水管道(3),所述冷水管道(2)与热水管道(3)同向设置,所述冷水管道(2)和热水管道(3)上均通过连接头连接有相互交错的支管一(4)和支管二(5),所述支管二(5)上可拆卸连接有过桥弯(6),所述过桥弯(6)位于支管一(4)和支管二(5)交叉处,所述冷水管道(2)和热水管道(3)上卡接有与建筑本体(1)连接的固定组件(7),所述固定组件(7)用以限制冷水管道(2)和热水管道(3)与建筑本体(1)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装修工程的室内供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一(4)或支管二(5)的端头嵌于过桥弯(6)内,所述支管一(4)或支管二(5)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过桥弯(6)卡接的限位环(8),所述过桥弯(6)外转动连接有用于限制支管一(4)或支管二(5)与过桥弯(6)分离的连接件(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装修工程的室内供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8)朝向过桥弯(6)的一侧开设有环状的嵌槽(10),所述过桥弯(6)的端头设有嵌于嵌槽(10)内的环状凸棱(11),所述嵌槽(10)内粘接有抵于环状凸棱(11)一端的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装修工程的室内供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具有弹性恢复特性,所述限位环(8)和过桥弯(6)的外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美来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