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有跟随动作的伺服机构,具体地说是一种光单元生产设备中由多芯光纤形成的光纤束在喂入光纤金属套管成形机前扭绞光纤的装置,即多芯光单元的光纤余长均化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是由熔融的石英玻璃拉制的,其弹性应变范围小,当应变量超过0.2%时就要严重影响光纤的使用寿命导致断裂。因此,光缆中的光纤要有一定的余长,以确保光缆在受到大张力伸长的情况下光纤的应变量在许可的范围内。但过大的余长会增大光纤的弯曲损耗导致光信号的严重衰减甚至引起通信中断,所以光纤的余长有一个合理的取值范围。我国现有的光单元生产设备包括进口设备中,来自于光纤放线架的光纤通过一个孔间位置固定的孔板形成光纤束喂入光纤套管成形机。光纤进入管中的空间几何位置不变化,而每根光纤的放线张力始终在一定范围内随机波动,管内光纤相互间的位置排列呈自由离散状态,使得管中光纤余长的均匀性较差,最大余长误差可达±30%。当光单元中的光纤数达到或超过12芯时,由于管内自由空间的减少,对于在高张力状态下工作或维护的电力架空光缆或海底光缆等产品中的光单元非常不利,余长小的光纤受张力最大,使1550纳米波长光信号衰减增加,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芯光单元的光纤余长均化装置由马达、主动轮、皮带或链条或齿轮、从动轮、多孔光纤导轮组装而成,其特征是马达与机架固定连接,主动轮与马达轴端固定连接,多孔光纤导轮与从动轮同轴固定连接,多孔光纤导轮经过轴承与机架呈动配合连接,主动轮与从动轮间以皮带或链条或齿轮呈动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盟,张森明,张忠,黄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光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