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倾斜角度可调的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915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风扇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倾斜角度可调的风扇,包括风扇框架、风扇机构、推拉横轴、推拉支杆、升降滑块、调角螺杆、立架和风扇座,所述风扇机构连接在所述风扇框架的内侧;所述风扇框架的下端转动配合连接在所述风扇座上;所述风扇框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横轴;所述推拉横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推拉支杆的一端;所述推拉支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滑块上;所述升降滑块滑动配合在所述立架的纵向滑道内;所述立架固定在所述风扇座上;所述升降滑块通过螺纹配合在所述调角螺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部风扇机构的角度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调节,且调节后的稳定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倾斜角度可调的风扇
本技术涉及风扇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倾斜角度可调的风扇。
技术介绍
风扇是目前我国最为大众化的纳凉家电产品,由于它吹出的是室温风而非冷风,严格讲并不能划入冷风机范畴,但它能加快人体汗液蒸发,降低体表温度,加之价格便宜和耗电量较少,因而获得广泛使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小型风扇的倾斜角度不便于调节,且其调节后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倾斜角度可调的风扇,其内部风扇机构的角度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调节,且调节后的稳定性较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倾斜角度可调的风扇,包括风扇框架、风扇机构、推拉横轴、推拉支杆、升降滑块、调角螺杆、立架和风扇座,所述风扇机构连接在所述风扇框架的内侧;所述风扇框架的下端转动配合连接在所述风扇座上;所述风扇框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横轴;所述推拉横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推拉支杆的一端;所述推拉支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滑块上;所述升降滑块滑动配合在所述立架的纵向滑道内;所述立架固定在所述风扇座上;所述升降滑块通过螺纹配合在所述调角螺杆上;所述调角螺杆转动配合在两个杆座上,两个杆座相对固定在所述立架的上下两端。可选的,所述风扇机构包括风扇叶轮、风扇电机、电机座和调高螺杆;所述风扇叶轮固定在所述风扇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风扇电机固定连接在电机座上;所述电机座的两端滑动配合在所述风扇框架两侧的纵向滑道内;所述调高螺杆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所述纵向滑道的上下两端;所述电机座通过螺纹配合在所述调高螺杆上;所述风扇电机通过导线连接电源和控制开关。可选的,所述风扇机构还包括张紧弹簧;所述调高螺杆上套设两根张紧弹簧,两根张紧弹簧的内端固定在所述电机座的上下两端,两根张紧弹簧的外端分别与所述纵向滑道的上下两端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风扇座的下端连接有调高支座;所述调高支座包括竖轴、限位块、丝杠、调节转轮和支撑底座;所述竖轴的中部滑动配合在所述风扇座上;所述竖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块和所述支撑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丝杠的中部通过螺纹配合在所述风扇座上;所述丝杠的上端固定连接调节转轮;所述丝杠的下端转动配合在所述支撑底座上。可选的,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面上粘接连接有橡胶防滑垫。可选的,所述支撑底座和所述风扇座结构相同;所述风扇座和所述支撑底座上下相对设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倾斜角度可调的风扇,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内部风扇机构的角度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调节,且调节后的稳定性较好;本技术的内部设有调高支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改变本技术的整体高度,改变风扇机构的高度以便进行更为舒适的吹风纳凉。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框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机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调高支座的示意图。图标:风扇框架1;风扇机构2;风扇叶轮201;风扇电机202;电机座203;调高螺杆204;张紧弹簧205;推拉横轴3;推拉支杆4;升降滑块5;调角螺杆6;立架7;风扇座8;调高支座9;竖轴901;限位块902;丝杠903;调节转轮904;支撑底座90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申请可实施的范畴。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5所示,一种倾斜角度可调的风扇,包括风扇框架1、风扇机构2、推拉横轴3、推拉支杆4、升降滑块5、调角螺杆6、立架7和风扇座8,所述风扇机构2连接在所述风扇框架1的内侧;所述风扇框架1的下端转动配合连接在所述风扇座8上;所述风扇框架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横轴3;所述推拉横轴3转动连接在所述推拉支杆4的一端;所述推拉支杆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滑块5上;所述升降滑块5滑动配合在所述立架7的纵向滑道内;所述立架7固定在所述风扇座8上;所述升降滑块5通过螺纹配合在所述调角螺杆6上;所述调角螺杆6转动配合在两个杆座上,两个杆座相对固定在所述立架7的上下两端。本技术的一种倾斜角度可调的风扇,其内部的风扇机构2的角度可以进行多角度的调节,且调节后的稳定性较好;在需要调节时,转动调角螺杆6可以带动升降滑块5在立架7内上下滑动,升降滑块5通过推拉支杆4推动或拉动推拉横轴3,通过推拉横轴3带动风扇框架1在风扇座8上向前翻转或向后翻转,从而改变风扇框架1的倾斜角度,进而改变风扇机构2的倾斜角度,调节送风的风向。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5所示,所述风扇机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倾斜角度可调的风扇,包括风扇框架(1)、风扇机构(2)、推拉横轴(3)、推拉支杆(4)、升降滑块(5)、调角螺杆(6)、立架(7)和风扇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机构(2)连接在所述风扇框架(1)的内侧;所述风扇框架(1)的下端转动配合连接在所述风扇座(8)上;所述风扇框架(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横轴(3);所述推拉横轴(3)转动连接在所述推拉支杆(4)的一端;所述推拉支杆(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滑块(5)上;所述升降滑块(5)滑动配合在所述立架(7)的纵向滑道内;所述立架(7)固定在所述风扇座(8)上;所述升降滑块(5)通过螺纹配合在所述调角螺杆(6)上;所述调角螺杆(6)转动配合在两个杆座上,两个杆座相对固定在所述立架(7)的上下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倾斜角度可调的风扇,包括风扇框架(1)、风扇机构(2)、推拉横轴(3)、推拉支杆(4)、升降滑块(5)、调角螺杆(6)、立架(7)和风扇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机构(2)连接在所述风扇框架(1)的内侧;所述风扇框架(1)的下端转动配合连接在所述风扇座(8)上;所述风扇框架(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横轴(3);所述推拉横轴(3)转动连接在所述推拉支杆(4)的一端;所述推拉支杆(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滑块(5)上;所述升降滑块(5)滑动配合在所述立架(7)的纵向滑道内;所述立架(7)固定在所述风扇座(8)上;所述升降滑块(5)通过螺纹配合在所述调角螺杆(6)上;所述调角螺杆(6)转动配合在两个杆座上,两个杆座相对固定在所述立架(7)的上下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倾斜角度可调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机构(2)包括风扇叶轮(201)、风扇电机(202)、电机座(203)和调高螺杆(204);所述风扇叶轮(201)固定在所述风扇电机(202)的输出轴上;所述风扇电机(202)固定连接在电机座(203)上;所述电机座(203)的两端滑动配合在所述风扇框架(1)两侧的纵向滑道内;所述调高螺杆(204)的两端分别转动配合在所述纵向滑道的上下两端;所述电机座(203)通过螺纹配合在所述调高螺杆(204)上;所述风扇电机(202)通过导线连接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斯朝周凤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滨海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