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915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扇,包括两侧的侧壳,以及设置在两侧侧壳中间的中壳;中壳的侧面上开有出风口,两侧壳分别设置有沿中壳径向设置的支脚;当风扇立式使用时,侧壳远离中壳的侧面用于和地面接触;当风扇卧式使用时,支脚用于和地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风扇,具有卧式、立式双模式,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快速使用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扇
本技术属于风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扇。
技术介绍
风扇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电,作为一种便携性好、价格便宜、耗电少的电器,广受人们喜爱。风扇家族种类众多,落地扇、塔扇、无叶风扇、壁扇、吊扇都是风扇家族中的成员。常见风扇的风叶,主要以轴流风叶为主,但是一部分风扇也使用贯流风叶,例如塔扇的风叶就是贯流风叶。相比于普通轴流式的落地扇,塔扇的出风相对柔和,体感好,非常适合家庭使用。目前市面上使用贯流风叶的塔扇主要为立式塔扇,贯流风叶竖直放置,是贯流风叶应用于风扇的主流方式。横向放置的贯流风叶,在风扇行业很少使用,主要使用领域为分体壁挂空调的内机等。众所周知,分体壁挂空调的送风柔和,噪音小,快速送风面积极大。如果应用在普通风扇上,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以实现风扇的立、卧两用切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风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风扇,包括两侧的侧壳,以及设置在两侧侧壳中间的中壳;中壳的侧面上开有出风口,两侧壳分别设置有沿中壳径向设置的支脚;当风扇立式使用时,侧壳远离中壳的侧面用于和地面接触;当风扇卧式使用时,支脚用于和地面接触。进一步,所述中壳和侧壳转动连接,中壳受驱动在两侧壳间转动或停止。进一步,所述侧壳内安装有识别模块,当识别模块检测到风扇切换为卧式时,中壳转动使出风口自动移动至初始位置。进一步,所述中壳轴向两端形成有转轴,侧壳开有供转轴插接的定位孔。进一步,所述转轴贯穿定位孔一端设置有被动齿轮,侧壳内设置有换向电机,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带动中壳转动。进一步,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换向电机驱动蜗杆转动,带动转轴上的涡轮转动。进一步,所述中壳内设置有贯流风叶,以及驱动贯流风叶转动的驱动器。进一步,所述支脚包括伸缩杆和支撑块,伸缩杆一端固接在侧壳内,另一端贯穿侧壳并和支撑块固接。进一步,所述支撑块在靠近侧壳一侧形成有贴合面,当伸缩杆收缩后,贴合面和侧壳侧壁贴合。进一步,所述侧壳在侧壁上开有收纳口,当伸缩杆收缩后,支撑块从收纳口进入侧壳内腔。本技术的风扇具有以下优点:1、风扇具有贯流风叶卧式模式,可以实现横向大范围的持续送风;2、在具备贯流风叶卧式模式的基础上,保留传统塔式风扇的立式送风功能,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使用模式;3、卧式、立式双模式快速切换,满足收纳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风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风扇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换向风机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中壳;11、出风口;12、转轴;2、侧壳;21、定位孔;3、支脚;31、伸缩杆;32、支撑块;4、贯流风叶;5、出风电机;6、被动齿轮;7、换向电机;71、主动方齿轮;8、陀螺仪。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风扇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风扇,包括中壳1,中壳1内设置有受驱动而转动的扇叶,且中壳1的侧面上开有出风口11,供扇叶从出风口11出风。中壳1轴向两端设置有侧壳2,两侧壳2分别设置有沿中壳1径向设置的支脚3。当风扇立式使用时,侧壳2远离中壳1的侧面用于和地面接触;当风扇卧式使用时,支脚3用于和地面接触。为了保证长条状的出风口11出风均匀,中壳1的扇叶为沿中壳1轴向设置的贯流风叶4,而作为驱动扇叶转动驱动器的出风电机5也安装在中壳1内。结合图3所示,中壳1和侧壳2转动连接,且中壳1受驱动在两侧壳2间转动或停止。为了实现自动转动,中壳1轴向两端形成有转轴12,而侧壳2开有供转轴12插接的定位孔21。转轴12贯穿定位孔21一端设置有被动齿轮6,侧壳2内设置有换向电机7,换向电机7的主动方齿轮71和被动齿轮6啮合,这样通过齿轮传动实现中壳1的转动。这样在风扇立式使用时,中壳1转动调节出风口11位置,实现风扇的扫风。而在风扇卧式使用时,中壳1转动调节出风口11的俯仰角,实现风扇出风角度的调节。而中壳1在转动调节后停止,则可以多种现有技术均可实现。如换向电机7为无刷直流电机,通过一相电源接通就可以实现自锁;如换向电机7为步进电机,通过驱动器锁死中壳1。除采用具有自锁功能的电机外,也采用蜗轮蜗杆为齿轮传动机构,由换向电机7驱动蜗杆转动,带动转轴12上的涡轮转动,也可以实现自锁。侧壳2内还安装有陀螺仪8作为识别模块,从而识别风扇的立、卧状态,从而由控制模块调节中壳1的角度。为了便于风扇收纳,支脚3包括伸缩杆31和支撑块32,伸缩杆31一端固接在侧壳2内,另一端贯穿侧壳2并和支撑块32固接。根据现有技术可知,伸缩杆31可以采用气压杆、弹簧杆和套杆等多种现有结构实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伸缩杆31的具体结构。为了保证美观,支撑块32在靠近侧壳2一侧形成有贴合面,当伸缩杆31收缩后,贴合面和侧壳2侧壁贴合。侧壳2也可以在侧壁上开有收纳口,当伸缩杆31收缩后,支撑块32从收纳口进入侧壳2内腔。立式使用时,风扇的侧壳2与地面接触,整体成竖直状态。此时为了保证整体的美观以及节约使用空间,支脚3收起。风扇如常规的塔扇一般,电机转动,带动贯流风叶4旋转。卧式使用时,风扇的支脚3伸出与地面接触,风扇整体卧式放置。通过内置的陀螺仪8,风扇可自动感应卧立式状态的切换。切换为卧式时,风扇出风口11会自动调整为设置初始位置(初始位置为程序初始设置,如水平于地面、与地面成15°等),在自动位置调整后,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实际需要的初始位置。上下转动的角度范围,可以手动设定。卧式使用,更加适用于喜爱上下扫风体验的场景,且横向范围广,如2-3人并排坐立时,可实现多人持续的送风体验。可以理解,本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技术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技术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包括两侧的侧壳(2),以及设置在两侧侧壳(2)中间的中壳(1),中壳(1)的侧面上开有出风口(11),其特征在于,两侧壳(2)分别设置有沿中壳(1)径向设置的支脚(3);当风扇立式使用时,侧壳(2)远离中壳(1)的侧面为平直面,用于和地面接触;当风扇卧式使用时,支脚(3)用于和地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包括两侧的侧壳(2),以及设置在两侧侧壳(2)中间的中壳(1),中壳(1)的侧面上开有出风口(11),其特征在于,两侧壳(2)分别设置有沿中壳(1)径向设置的支脚(3);当风扇立式使用时,侧壳(2)远离中壳(1)的侧面为平直面,用于和地面接触;当风扇卧式使用时,支脚(3)用于和地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中壳(1)和侧壳(2)转动连接,且中壳(1)受驱动在两侧壳(2)间转动或停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侧壳(2)内安装有识别模块,当识别模块检测到风扇切换为卧式时,中壳(1)转动使出风口(11)自动移动至初始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中壳(1)轴向两端形成有转轴(12),侧壳(2)开有供转轴(12)插接的定位孔(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转轴(12)贯穿定位孔(21)一端设置有被动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昱寰郭洪悦潘君旺潘耀权何继彬辛冠恒孙玉娇刘湘莲李星湖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