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全自动智能窗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83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家用全自动智能窗户,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包括窗户框架和玻璃框架,玻璃框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玻璃片,玻璃片的内侧安装有遮光组件,窗户框架的下端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靠近玻璃框架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伸缩杆,窗户框架的底部内侧位于限位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风速检测器和雨水感应器,限位板的背部安装有伸缩杆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遮光组件的设置,进行遮光处理,通过风速检测器和雨水感应器的设置,能够在家里无人时,能够第一时间准确的感受到大风和雨水,防止大风和雨水对室内的装饰、物品等造成损害,整个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很好应对住户不在家时遇到,大风、大雨等恶劣情况的发生,安全高效,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全自动智能窗户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全自动智能窗户。
技术介绍
家是栖息之所,可以为住户营造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环境,挡风避雨,遮阳隔音,防止受到外界因素的侵扰。而家不可能完全脱离外界的环境,需要室内室外的合理交流与互换,基于此,作为室内室外交流途径之一的窗户决定了住户的生活质量。目前,窗户需要手动开启和关闭。若住户不在家时遇到大风、大雨等恶劣情况,窗户无法关闭,会给室内的装饰、物品等造成损害。本技术提供一种家用全自动智能窗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全自动智能窗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家用全自动智能窗户,包括窗户框架和玻璃框架,所述玻璃框架通过转动轴转动安装在窗户框架的上端内侧,且玻璃框架的左右两侧与窗户框架内侧间隙配合,所述玻璃框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玻璃片,玻璃片的内侧安装有遮光组件,所述窗户框架的下端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的靠近玻璃框架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玻璃框架的下端内侧设置有两片弧形板,弧形板的中间水平转动安装转动杆,且伸缩杆的末端固定安装在转动杆上,所述窗户框架的底部内侧位于限位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风速检测器和雨水感应器,所述限位板的背部安装有伸缩杆控制器,所述风速检测器和雨水感应器和伸缩杆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遮光组件的设置,能够在阳光太大时,进行遮光处理,减少了窗帘的安装成本,通过伸缩杆的设置,带动玻璃框架围绕着窗户框架上端的转动轴转动,通过风速检测器和雨水感应器的设置,能够在家里无人时,能够第一时间准确的感受到大风和雨水,防止大风和雨水对室内的装饰、物品等造成损害。优选的,所述窗户框架的外侧壁四周均设置有密封条。优选的,所述风速检测器检测到风速大于级以上时,伸缩杆控制器收缩。优选的,所述遮光组件包括安装在玻璃框架内侧的左右两侧滑槽,两条所述滑槽位于靠近玻璃框架上端的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上杆,支撑上杆的下端安装有折叠遮阳板,所述折叠遮阳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下杆,支撑下杆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滑槽中,且滑块上贯穿上下安装有定位螺丝。通过支撑上杆的设置,对折叠遮阳板的上端进行固定,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完成对折叠遮阳板打开和关闭。优选的,所述折叠遮阳板的展开长度大于玻璃片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窗户框架为铝合金管材质,且铝合金管的厚度为0.1-0.2厘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遮光组件的设置,能够在阳光太大时,进行遮光处理,减少了窗帘的安装成本,通过伸缩杆的设置,带动玻璃框架围绕着窗户框架上端的转动轴转动,通过风速检测器和雨水感应器的设置,能够在家里无人时,能够第一时间准确的感受到大风和雨水,防止大风和雨水对室内的装饰、物品等造成损害,通过支撑上杆的设置,对折叠遮阳板的上端进行固定,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完成对折叠遮阳板打开和关闭,整个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很好应对住户不在家时遇到,大风、大雨等恶劣情况的发生,安全高效,实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家用全自动智能窗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窗户框架背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遮光组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窗户框架;2-玻璃框架;3-玻璃片;4-遮光组件;401-滑槽;402-支撑上杆;403-折叠遮阳板;404-支撑下杆;405-滑块;406-定位螺丝;5-限位板;6-伸缩杆;7-弧形板;8-转动杆;9-风速检测器;10-雨水感应器;11-伸缩杆控制器;12-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家用全自动智能窗户,包括窗户框架1和玻璃框架2,玻璃框架2通过转动轴12转动安装在窗户框架1的上端内侧,且玻璃框架2的左右两侧与窗户框架1内侧间隙配合,玻璃框架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玻璃片3,玻璃片3的内侧安装有遮光组件4,窗户框架1的下端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5,限位板5的靠近玻璃框架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伸缩杆6,玻璃框架2的下端内侧设置有两片弧形板7,弧形板7的中间水平转动安装转动杆8,且伸缩杆6的末端固定安装在转动杆8上,窗户框架1的底部内侧位于限位板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风速检测器9和雨水感应器10,限位板5的背部安装有伸缩杆控制器11,风速检测器9和雨水感应器10和伸缩杆控制器11电性连接。遮光组件4包括安装在玻璃框架2内侧的左右两侧滑槽401,两条滑槽401位于靠近玻璃框架2上端的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上杆402,支撑上杆402的下端安装有折叠遮阳板403,折叠遮阳板40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下杆404,支撑下杆40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滑块405,滑块405滑动安装在滑槽401中,且滑块405上贯穿上下安装有定位螺丝406。工作原理:窗户框架1安装在墙体上,玻璃框架2通过转动轴12安装在窗户框架1内部,在整个窗户打开状态下,玻璃框架2与窗户框架1呈一定的角度,保证室内外的空气流通,但是在暴风雨天气时,特别是家人不在家时,此时的雨水感应器10第一时间感受到雨水,雨水感应器10将信号传递给伸缩杆控制器11,伸缩杆控制器11收缩,带动玻璃框架2朝向窗户框架1转动,直到玻璃框架2完全与窗户框架1结合紧密,保证室内外隔绝开来;如果在大风不下雨的天气,当风速检测器9检测到风速达到6级或者6级以上时,对内室的装饰、物品等会造成损害,此时的风速检测器9将信号传递给伸缩杆控制器11,伸缩杆控制器11收缩,带动玻璃框架2关闭,完成整个窗户的自动关闭。在阳光比较刺眼,对室内的人员造成影响时,向下拉动支撑下杆404,此时的滑块405沿着滑槽401移动,此时的支撑下杆404带动折叠遮阳板403伸长,覆盖住整个玻璃片3,此时的阳光将全部挡在室外,最后拧紧定位螺丝406,将两块滑块405固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全自动智能窗户,包括窗户框架(1)和玻璃框架(2),其特征在于:/n所述玻璃框架(2)通过转动轴(12)转动安装在窗户框架(1)的上端内侧,且玻璃框架(2)的左右两侧与窗户框架(1)内侧间隙配合,所述玻璃框架(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玻璃片(3),玻璃片(3)的内侧安装有遮光组件(4),所述窗户框架(1)的下端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5),限位板(5)的靠近玻璃框架(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伸缩杆(6),所述玻璃框架(2)的下端内侧设置有两片弧形板(7),弧形板(7)的中间水平转动安装转动杆(8),且伸缩杆(6)的末端固定安装在转动杆(8)上,所述窗户框架(1)的底部内侧位于限位板(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风速检测器(9)和雨水感应器(10),所述限位板(5)的背部安装有伸缩杆控制器(11),所述风速检测器(9)和雨水感应器(10)和伸缩杆控制器(11)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全自动智能窗户,包括窗户框架(1)和玻璃框架(2),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框架(2)通过转动轴(12)转动安装在窗户框架(1)的上端内侧,且玻璃框架(2)的左右两侧与窗户框架(1)内侧间隙配合,所述玻璃框架(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玻璃片(3),玻璃片(3)的内侧安装有遮光组件(4),所述窗户框架(1)的下端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5),限位板(5)的靠近玻璃框架(2)的一侧转动安装有伸缩杆(6),所述玻璃框架(2)的下端内侧设置有两片弧形板(7),弧形板(7)的中间水平转动安装转动杆(8),且伸缩杆(6)的末端固定安装在转动杆(8)上,所述窗户框架(1)的底部内侧位于限位板(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风速检测器(9)和雨水感应器(10),所述限位板(5)的背部安装有伸缩杆控制器(11),所述风速检测器(9)和雨水感应器(10)和伸缩杆控制器(1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全自动智能窗户,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户框架(1)的外侧壁四周均设置有密封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明兰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汇明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