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扬帆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64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涉及桥梁减震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一移动装置,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一通槽,所述通槽呈十字形,所述通槽的四端皆延伸出底座的周侧,所述通槽内壁的四端皆开设有一容纳孔,四所述容纳孔的内壁皆滑动连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周侧套接有一第一减震弹簧,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移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容纳孔、移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四移动块,四与所述移动块皆转动连接有一连接杆,四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一托板。该用于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解决了现有的减震支座在压缩到极限后没有防护装置,降低了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
本技术涉及桥梁减震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
技术介绍
公路桥梁工程,公路跨越水域、山谷及一切交通通道的构造物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等全部工作,公路线路穿过江河、港湾、湖泊、水库、灌渠等水域,或跨过高差大的深谷地带,或跨过其他交通线路,为了保持交通畅通需要架设桥梁,繁华的市区有时需设由高架桥组成的高架路,旁山路线或因开凿路基工程浩大,或因地质构造不稳定,或因保护景观,有时也修建高架桥,而不修筑路基,近年来我国桥梁建设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域的地理环境不同对桥梁的建造也有相应的要求,而在地质相对不够稳定的区域就需要有相应的抗震要求,为了避免地震时桥梁倒塌的发生就需要在原先的桥梁设计基础上设置减震支座;现有的减震支座在压缩到极限后没有防护装置,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解决了现有的减震支座在压缩到极限后没有防护装置,降低了使用寿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一移动装置,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一通槽,所述通槽呈十字形,所述通槽的四端皆延伸出底座的周侧,所述通槽内壁的四端皆开设有一容纳孔,四所述容纳孔的内壁皆滑动连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周侧套接有一第一减震弹簧,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移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容纳孔、移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四移动块,四与所述移动块皆转动连接有一连接杆,四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一托板。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板、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呈十字形且每一端皆延伸出通槽,所述移动杆的底部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连杆,四所述连杆的一端皆与移动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一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呈十字形,四所述移动块通过T形滑槽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T形滑槽的四端、移动块皆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连接杆的两端皆通过转轴与挡板、托板转动连接。优选的,八所述挡板两两配合且之间皆固定连接有一伸缩装置。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轴、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的一端延伸入第一支撑轴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轴延伸入第一支撑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第一支撑轴间设置有一第二减震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第一支撑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与托板相配合的挤压块。(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通过设置有伸缩装置的配合作用,使得移动装置压缩至一定位置后伸缩装置对移动装置进行辅助减震,避免其压缩至极限,解决了现有的减震支座在压缩到极限后没有防护装置,降低了使用寿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伸缩装置剖视示意图。图中:1、底座;11、通槽;12、容纳孔;13、第一减震弹簧;14、支撑杆;15、T形滑槽;2、移动装置;21、移动板;22、移动杆;23、连杆;3、托板;4、挡板;5、伸缩装置;51、第一支撑轴;52、第二支撑轴;53、限位板;54、第二减震弹簧;6、连接杆;61、转轴;7、移动块;8、挤压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底座1,底座1与地面接触,底座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一移动装置2,移动装置2与桥梁基座连接,桥梁震动,带动移动装置2移动,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一通槽11,通槽11呈十字形,通槽11的四端皆延伸出底座1的周侧,通槽11内壁的四端皆开设有一容纳孔12,四容纳孔12的内壁皆滑动连接有一支撑杆14,支撑杆14的周侧套接有一第一减震弹簧13,支撑杆14的顶端与移动装置2固定连接,支撑杆14对移动装置2固定连接进行限位,使其延容纳孔12方向进行移动,第一减震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容纳孔12、移动装置2固定连接,第一减震弹簧13对移动装置2进行减震,底座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四移动块7,四与移动块7皆转动连接有一连接杆6,四连接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一托板3,四连接杆6相互配合,对托板3进行托举,托板3上下移动,通过连接杆6带动移动块7进行移动,移动装置2包括移动板21、移动杆22,移动杆22呈十字形每一端皆延伸出通槽11,移动杆22在通槽11内上下移动,移动杆22的底部与支撑杆14固定连接,移动板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连杆23,四连杆23的一端皆与移动杆22固定连接,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T形滑槽15,T形滑槽15呈十字形,四移动块7通过T形滑槽15与底座1滑动连接,T形滑槽15的四端、移动块7皆固定连接有挡板4,连接杆6的两端皆通过转轴61与挡板4、托板3转动连接,八挡板4两两配合之间皆固定连接有一伸缩装置5,伸缩装置5对挡板4的移动进行减震,对移动装置2进行辅助减震,降低移动装置2的下移距离,避免移动装置2进行极限移动,伸缩装置5包括第一支撑轴51、第二支撑轴52,第二支撑轴52的一端延伸入第一支撑轴51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第二支撑轴52延伸入第一支撑轴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限位板53,限位板53、第一支撑轴51间设置有一第二减震弹簧54,第二减震弹簧54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53、第一支撑轴51固定连接,第二减震弹簧54对第二支撑轴52的一端进行减震,移动板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一与托板3相配合的挤压块8,第二支撑轴52下移,带动挤压块8下移,使托板3进行相应的移动。进行减震时,移动装置2通过支撑杆14下移,第一减震弹簧13对其进行减震,当移动装置2继续下移,挤压块8与托板3接触,带动托板3下移,使得连接杆6带动移动块7移动,对伸缩装置5进行压缩,对移动装置2进行辅助减震,降低移动装置2的下降距离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n所述底座(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一移动装置(2);/n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一通槽(11),所述通槽(11)呈十字形,所述通槽(11)的四端皆延伸出底座(1)的周侧,所述通槽(11)内壁的四端皆开设有一容纳孔(12),四所述容纳孔(12)的内壁皆滑动连接有一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周侧套接有一第一减震弹簧(13);/n所述支撑杆(14)的顶端与移动装置(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容纳孔(12)、移动装置(2)固定连接;/n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四移动块(7),四与所述移动块(7)皆转动连接有一连接杆(6),四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一托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
所述底座(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一移动装置(2);
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一通槽(11),所述通槽(11)呈十字形,所述通槽(11)的四端皆延伸出底座(1)的周侧,所述通槽(11)内壁的四端皆开设有一容纳孔(12),四所述容纳孔(12)的内壁皆滑动连接有一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的周侧套接有一第一减震弹簧(13);
所述支撑杆(14)的顶端与移动装置(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容纳孔(12)、移动装置(2)固定连接;
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四移动块(7),四与所述移动块(7)皆转动连接有一连接杆(6),四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一托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移动板(21)、移动杆(22),所述移动杆(22)呈十字形且每一端皆延伸出通槽(11),所述移动杆(22)的底部与支撑杆(14)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连杆(23),四所述连杆(23)的一端皆与移动杆(2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扬帆
申请(专利权)人:李扬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