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主航道与副航道间桥墩的防船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646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航道与副航道间桥墩的防船撞装置,包括防撞构件、滑道构件、铰接杆。当一侧的防撞构件受到船的撞击后,该防撞构件转动,其铰接杆的远端沿滑道构件中的滑道滑动,带动另一个防撞构件也发生转动。受撞击的防撞构件通过缓冲层及其它组件的变形消耗一部分能量,通过与水之间的相对运动再消耗一部分能量,通过带动另一个防撞构件变形及在水中运动,又消耗一部分能量。该防船撞装置通过两个防撞构件的联动,利用水体消耗能量,充分利用了环境中可免费利用的资源,无论船从主航道侧或是副航道侧撞向桥墩,均能有效地消耗能量,并改变船舶的行驶方向,保证桥墩免受撞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航道与副航道间桥墩的防船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和渡河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主航道与副航道间桥墩的防船撞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已修建和规划修建大量跨航道桥梁。另一方面,船舶航运也发展快速。对于水路运输而言,跨航道桥梁的建设限制了航运业的发展,桥梁的船撞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航道桥梁的船撞安全问题表现在桥梁和船舶的损毁、人的伤亡、水上交通的中断、环境的破坏、社会信任危机等。因此,桥梁防撞安全问题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桥墩自身抵抗力,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桥船撞击后的危害。但是仅仅依靠加强桥墩自身抵抗力的做法,需要提高桥梁建设的经济成本,而且不能避免和减少桥船相撞事故的发生。传统防撞装置可分为被动防撞装置和主动防撞装置。主动防撞装置多用于船舶偏航后的预警,其是否有效取决于预警装置的电路系统是否正常工作、预警信号是否被驾驶人员获得、及驾驶人员是否驾驶得当;对于失控船舶,主动防撞装置不能发挥作用。目前应用广泛的是被动防撞装置,主要基于缓冲消能原理,将船撞击能量通过弹性材料吸收,从而降低对桥墩的冲击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航道与副航道间桥墩的防船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构件、滑道构件、铰接杆;两个防撞构件对称地安装在桥墩的下游侧和上游侧,滑道构件沿桥梁中轴线方向,铰接杆的一端与防撞构件铰接,另一端与滑道构件中滑动件铰接;防撞构件的下部位于水中;防撞构件包括缓冲板、防撞板、支撑架;防撞板呈“C”形,一端通过支撑架铰支于,固定在桥梁下部结构的锚固件;另一端也有支撑架,通过该支撑架与铰接杆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航道与副航道间桥墩的防船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构件、滑道构件、铰接杆;两个防撞构件对称地安装在桥墩的下游侧和上游侧,滑道构件沿桥梁中轴线方向,铰接杆的一端与防撞构件铰接,另一端与滑道构件中滑动件铰接;防撞构件的下部位于水中;防撞构件包括缓冲板、防撞板、支撑架;防撞板呈“C”形,一端通过支撑架铰支于,固定在桥梁下部结构的锚固件;另一端也有支撑架,通过该支撑架与铰接杆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航道与副航道间桥墩的防船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竖直,铰支端位于主航道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航道与副航道间桥墩的防船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的表面为一层蒙皮;所述防撞板的内部为一个三维框架,包括内框架片、外框架片、将二者联成一体的内撑杆;内框架片包括内横杆和内竖杆,外框架片包括外横杆和外竖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主航道与副航道间桥墩的防船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为不锈钢板,下端面及周围密封、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东张天航阎世超徐森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