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黑臭水体的砾间接触氧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50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净化黑臭水体的砾间接触氧化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水区、砾石填料区Ⅰ、砾石填料区Ⅱ、沉淀区,所述进水区的上部与砾石填料区Ⅰ的上部通过填料区Ⅰ进水口连通,砾石填料区Ⅰ的下部与砾石填料区Ⅱ的下部通过填料区Ⅱ进水口连通,砾石填料区Ⅱ的上部与沉淀区的上部通过沉淀区进水口连通,所述砾石填料区Ⅰ、砾石填料区Ⅱ内均铺设有砾石填料层,砾石填料区Ⅰ、砾石填料区Ⅱ的底部均连接有曝气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砾间接触氧化装置,主要应用于对黑臭水体进行预处理(去除垃圾和大型颗粒物)后的水质净化中,对水质适应性强、处理负荷高、处理效率高、持续效果好,且处理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化黑臭水体的砾间接触氧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黑臭水体治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净化黑臭水体的砾间接触氧化装置。
技术介绍
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工业的迅速崛起以及城市人口的激增,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由于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滞后,一些城市水体尤其是中小城市水体,直接成为工业及生活废水的主要排放通道和场所,导致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增加,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形成黑臭水体。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一般分为四类: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自然法。生物法由于治理后不产生二次污染,对水生态不会产生不利影响,故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生物法一般包括三种:投菌、生物膜和曝气充氧。投菌法一般适用于水流状态不好的水体,药剂费用较高;曝气充氧在实际运行管理中比较麻烦;工程中广泛采用生物膜法,生态砾石床接触氧化法是生物膜法的一种。砾间接触作为接触氧化法的一项重要工艺,由于其成本低、对水质的适应性强、持续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近年来相关研究、应用日趋广泛。但是该工艺在我国河流治理中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现有的砾间接触氧化装置处理效率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化黑臭水体的砾间接触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水区(1)、砾石填料区Ⅰ(2)、砾石填料区Ⅱ(3)、沉淀区(4),所述进水区(1)的上部与砾石填料区Ⅰ(2)的上部通过填料区Ⅰ进水口(21)连通,砾石填料区Ⅰ(2)的下部与砾石填料区Ⅱ(3)的下部通过填料区Ⅱ进水口(31)连通,砾石填料区Ⅱ(3)的上部与沉淀区(4)的上部通过沉淀区进水口(41)连通,所述砾石填料区Ⅰ(2)、砾石填料区Ⅱ(3)内均铺设有砾石填料层(6),砾石填料区Ⅰ(2)、砾石填料区Ⅱ(3)的底部均连接有曝气组件(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黑臭水体的砾间接触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水区(1)、砾石填料区Ⅰ(2)、砾石填料区Ⅱ(3)、沉淀区(4),所述进水区(1)的上部与砾石填料区Ⅰ(2)的上部通过填料区Ⅰ进水口(21)连通,砾石填料区Ⅰ(2)的下部与砾石填料区Ⅱ(3)的下部通过填料区Ⅱ进水口(31)连通,砾石填料区Ⅱ(3)的上部与沉淀区(4)的上部通过沉淀区进水口(41)连通,所述砾石填料区Ⅰ(2)、砾石填料区Ⅱ(3)内均铺设有砾石填料层(6),砾石填料区Ⅰ(2)、砾石填料区Ⅱ(3)的底部均连接有曝气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黑臭水体的砾间接触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区Ⅰ进水口(21)的底部距离所述砾石填料区Ⅰ(2)底部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填料区Ⅱ进水口(31)的顶部距离所述砾石填料区Ⅰ(2)底部的垂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化黑臭水体的砾间接触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填料层(6)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于所述砾石填料区Ⅰ(2)、砾石填料区Ⅱ(3)底部的第一砾石填料层(61)、第二砾石填料层(62)、第三砾石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秀芳殷金岩韦依伶王佳谢志远周荫庭李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