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型污水处理用厌氧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50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强型污水处理用厌氧反应器,具体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反应箱且延伸至内部,所述进水管一端固定设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顶部设有喷水头,所述喷水头顶部设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反应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中心位置固定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部固定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两侧均固定设有刮板,所述转轴顶部外侧固定设有螺旋分离扇叶,所述螺旋分离扇叶顶部设有三相分离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处理机构,有效的提升了对污水中气体的收集效率,降低污水中气体的含量,提升排气效果,减少气体进入到填料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型污水处理用厌氧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强型污水处理用厌氧反应器。
技术介绍
升流式厌氧反应器是传统的厌氧反应器之一。三相分离器(11)是升流式厌氧反应器的核心部件,它可以在水流湍动的情况下将气体、水和污泥分离。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712147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厌氧反应器。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厌氧反应器,包括:罐体;底层三相分离器,固定地设置在罐体内,位于罐体的下部;布水装置,设置在罐体内;顶层三相分离器,固定地设置在罐体内,位于底层三相分离器的上方;填料层,固定地设置在罐体内,位于顶层三相分离器的上方;填料层为蜂窝状;集气管,包括;第一集气管和第二集气管;第一集气管从罐体的顶部延伸至底层三相分离器处;第二集气管从罐体的顶部延伸至顶层三相分离器处;罐体的上部设置有出水槽;出水槽的位置高于填料层的位置。采用本技术能够避免厌氧反应器内污泥流失,改善污水处理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如该实用在使用时,在对水流湍动的情况下的气体进行收集时收集效率低,对水中的泥沙过滤效果差,污泥附着在三相分离器和填料层上,影响到水的排出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强型污水处理用厌氧反应器,通过设置处理机构,污水通过过滤板对水中的污泥进行过滤,之后污水向上流动时推动螺旋分离扇叶,螺旋分离扇叶通过转轴带动刮板对过滤板底部过滤后附着的污泥进行刮除,从而保证过滤板的过滤效率,同时在螺旋分离扇叶的搅拌下将污水输送到三相分离器处,从三相分离器流失的气体和污水混合物进入到横截面形状设置为漏斗形的集气壳上,从而将水中的气泡进行截留收集,之后通过第一排气管将气体排出,同时污泥随水流快速上升,在填料层附着,形成厌氧生物膜,使得污泥在填料层上沉淀,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的提升了对污水中气体的收集效率,降低污水中气体的含量,提升排气效果,减少气体进入到填料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强型污水处理用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反应箱且延伸至内部,所述进水管一端固定设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顶部设有喷水头,所述喷水头顶部设有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反应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中心位置固定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内部固定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底部两侧均固定设有刮板,所述转轴顶部外侧固定设有螺旋分离扇叶,所述螺旋分离扇叶顶部设有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与反应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为镂空设置,所述三相分离器顶部设有集气壳,所述集气壳横截面形状设置为漏斗形,所述集气壳内壁设有凹槽,所述集气壳顶部固定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排气管,所述三相分离器内部设有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和第二排气管均贯穿反应箱且延伸至外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气壳顶部设有漂浮机构,所述漂浮机构包括悬浮环筒,所述悬浮环筒内部设有空腔。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腔内部固定设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由海绵材料制成。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悬浮环筒内侧设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夹持网。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网与悬浮环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凹槽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半圆形。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箱顶部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贯穿反应箱且延伸至内部。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设置处理机构,污水通过过滤板对水中的污泥进行过滤,之后污水向上流动时推动螺旋分离扇叶,螺旋分离扇叶通过转轴带动刮板对过滤板底部过滤后附着的污泥进行刮除,从而保证过滤板的过滤效率,同时在螺旋分离扇叶的搅拌下将污水输送到三相分离器处,从三相分离器流失的气体和污水混合物进入到横截面形状设置为漏斗形的集气壳上,从而将水中的气泡进行截留收集,之后通过第一排气管将气体排出,同时污泥随水流快速上升,在填料层附着,形成厌氧生物膜,使得污泥在填料层上沉淀,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的提升了对污水中气体的收集效率,降低污水中气体的含量,提升排气效果,减少气体进入到填料层;2、通过设置漂浮机构,当污水减少时,悬浮环筒随着污水的水位降低而进行降低,使得填料层始终与污水保持接触状态,夹持网对污水进行二次过滤的同时,对填料层进行夹持,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填料层浸泡时或者被水流冲击后发生分散情况,保证了填料与水的接触,提升厌氧生物膜的生成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B部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反应箱、2进水管、3分水管、4喷水头、5处理机构、6过滤板、7轴承、8转轴、9刮板、10螺旋分离扇叶、11三相分离器、12集气壳、13凹槽、14连接管、15第一排气管、16第二排气管、17漂浮机构、18悬浮环筒、19空腔、20填充物、21填料层、22夹持网、23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加强型污水处理用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箱1,所述反应箱1一侧设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贯穿反应箱1且延伸至内部,所述进水管2一端固定设有分水管3,所述分水管3顶部设有喷水头4,所述喷水头4顶部设有处理机构5;所述处理机构5包括过滤板6,所述过滤板6与反应箱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6中心位置固定设有轴承7,所述轴承7内部固定设有转轴8,所述转轴8底部两侧均固定设有刮板9,所述转轴8顶部外侧固定设有螺旋分离扇叶10,所述螺旋分离扇叶10顶部设有三相分离器11,所述三相分离器11与反应箱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6为镂空设置,所述三相分离器11顶部设有集气壳12,所述集气壳12横截面形状设置为漏斗形,所述集气壳12内壁设有凹槽13,所述集气壳12顶部固定设有连接管14,所述连接管14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排气管15,所述三相分离器11内部设有第二排气管16,所述第一排气和第二排气管16均贯穿反应箱1且延伸至外部。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通过进水管2将污水通过分水管3和喷水头4将水进行分流输送,经过反应箱1内部的微生物降解污水后,污水通过过滤板6对水中的污泥进行过滤,之后污水向上流动时推动螺旋分离扇叶10,螺旋分离扇叶10通过转轴8带动刮板9对过滤板6底部过滤后附着的污泥进行刮除,从而保证过滤板6的过滤效率,同时在螺旋分离扇叶10的搅拌下将污水输送到三相分离器11处,三相分离器11处将污水中残余的污泥分离出来,同时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强型污水处理用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1)一侧设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贯穿反应箱(1)且延伸至内部,所述进水管(2)一端固定设有分水管(3),所述分水管(3)顶部设有喷水头(4),所述喷水头(4)顶部设有处理机构(5);/n所述处理机构(5)包括过滤板(6),所述过滤板(6)与反应箱(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6)中心位置固定设有轴承(7),所述轴承(7)内部固定设有转轴(8),所述转轴(8)底部两侧均固定设有刮板(9),所述转轴(8)顶部外侧固定设有螺旋分离扇叶(10),所述螺旋分离扇叶(10)顶部设有三相分离器(11),所述三相分离器(11)与反应箱(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6)为镂空设置,所述三相分离器(11)顶部设有集气壳(12),所述集气壳(12)横截面形状设置为漏斗形,所述集气壳(12)内壁设有凹槽(13),所述集气壳(12)顶部固定设有连接管(14),所述连接管(14)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排气管(15),所述三相分离器(11)内部设有第二排气管(16),所述第一排气和第二排气管(16)均贯穿反应箱(1)且延伸至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型污水处理用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1)一侧设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贯穿反应箱(1)且延伸至内部,所述进水管(2)一端固定设有分水管(3),所述分水管(3)顶部设有喷水头(4),所述喷水头(4)顶部设有处理机构(5);
所述处理机构(5)包括过滤板(6),所述过滤板(6)与反应箱(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6)中心位置固定设有轴承(7),所述轴承(7)内部固定设有转轴(8),所述转轴(8)底部两侧均固定设有刮板(9),所述转轴(8)顶部外侧固定设有螺旋分离扇叶(10),所述螺旋分离扇叶(10)顶部设有三相分离器(11),所述三相分离器(11)与反应箱(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6)为镂空设置,所述三相分离器(11)顶部设有集气壳(12),所述集气壳(12)横截面形状设置为漏斗形,所述集气壳(12)内壁设有凹槽(13),所述集气壳(12)顶部固定设有连接管(14),所述连接管(14)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排气管(15),所述三相分离器(11)内部设有第二排气管(16),所述第一排气和第二排气管(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宣贺周铭辉徐子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鲸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