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49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筒,所述沉淀筒的下端安装有支架,所述沉淀筒的上端盖上对称设有加料盖,所述沉淀筒上端内壁上安装有加料组件,所述加料组件包括两个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通过电机箱安装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上端盖上对称设有加料板,所述储料箱的下端面连通有加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其通过加料组件的设置,使得添加聚丙烯酰胺和添加后搅拌简化为一步完成,操作简单方便;同时,下料均匀、搅动效果好,避免了聚丙烯酰胺的沉淀,提高了聚丙烯酰胺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也意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重要性,环境保护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各方面,而近年来,无论是生活污水还是工业或农业污水也越来越多,因此对污水处理系统的考验也越来越严峻。现有条件下在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时,一般会用到絮凝剂或活性炭,例如聚丙烯酰胺,其具有良好的絮凝、粘合、降阻和增稠的效果,在使用时将其混合到污水中,然后静置等待即可,但是现有污水处理装置在投放聚丙烯酰胺时,存在一定的问题。聚丙烯酰胺需要与污水充分接触,因此在投放后需要对污水进行搅动,增加了工作步骤;聚丙烯酰胺搅拌不均匀而沉淀后,其利用率会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以克服现有污水处理装置在投放聚丙烯酰胺时存在的上述问题;达到聚丙烯酰胺投放方便快捷、简化步骤、与污水接触充分和利用率高的目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筒,所述沉淀筒的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筒(1),所述沉淀筒(1)的下端安装有支架(2),所述沉淀筒(1)的上端盖上对称设有加料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筒(1)上端内壁上安装有加料组件(4),其中:/n所述加料组件(4)包括两个电动推杆(41),所述电动推杆(41)的顶端通过电机箱(42)安装有防水电机(43),所述防水电机(4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储料箱(44),所述储料箱(44)的上端盖上对称设有加料板(45),所述储料箱(44)的下端面连通有加料机构(5);/n所述加料机构(5)包括与所述储料箱(44)相连通的中空圆台形出料筒(51),所述出料筒(51)内部螺旋设置有下料道(5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筒(1),所述沉淀筒(1)的下端安装有支架(2),所述沉淀筒(1)的上端盖上对称设有加料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筒(1)上端内壁上安装有加料组件(4),其中:
所述加料组件(4)包括两个电动推杆(41),所述电动推杆(41)的顶端通过电机箱(42)安装有防水电机(43),所述防水电机(4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储料箱(44),所述储料箱(44)的上端盖上对称设有加料板(45),所述储料箱(44)的下端面连通有加料机构(5);
所述加料机构(5)包括与所述储料箱(44)相连通的中空圆台形出料筒(51),所述出料筒(51)内部螺旋设置有下料道(52),所述出料筒(51)的侧壁螺旋设置有与所述下料道(52)相连通的下料孔(53),所述出料筒(51)的下端安装有搅动板(5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44)的中部设置有与出料口相适应的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缘森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