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铬、镍、锌、铜电镀废水处理药剂及其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327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铬、镍、锌、铜电镀废水处理药剂,包括M离子印迹材料和破络合剂适量;该药剂的处理方法如下:①将电镀废水导入预处理池,然后按照电镀废水与破络合剂重量配比为10:1的比例向预处理池中加入破络合剂进行搅拌得到电镀废水预处理溶液;②分别测定电镀废水预处理溶液中铬、镍、锌、铜的含量,根据铬、镍、锌、铜的含量决定M离子印迹材料的投入量,M离子印迹材料的投入量大于铬、镍、锌、铜的含量;③将电镀废水预处理溶液导入处理池中,向处理池中投入M离子印迹材料搅拌吸附,然后使用过滤网进行过滤,滤渣洗脱、回收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处理效果稳定,效果好,用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铬、镍、锌、铜电镀废水处理药剂及其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镀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铬、镍、锌、铜电镀废水处理药剂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电镀的应用已遍及机械、轻工、仪表仪器、电子、交通运输、航空、化工、冶金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按照国家标准,电镀废水不允许随便排放,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安全排放。电镀废水的成分非常复杂,成分不易控制,其中电镀企业易超标的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属铬、镍、锌、铜等。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环保事业的深入进行,对电镀废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更加严格,各厂家均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废水的处理。目前电镀废水中重金属处理过程中采用的治理方法有很多,如化学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电解法等。但目前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或严重的不合理性,比如所使用的药剂处理效果不稳定、药剂处理用量大,在回收过程中还会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给电镀废水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影响着废水治理的深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处理药剂使用量大,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铬、镍、锌、铜电镀废水处理药剂,其特征在于,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为:M离子印迹材料30~50份和破络合剂适量;所述M离子印迹材料包括铬离子印迹材料、镍离子印迹材料、锌离子印迹材料和铜离子印迹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铬、镍、锌、铜电镀废水处理药剂,其特征在于,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为:M离子印迹材料30~50份和破络合剂适量;所述M离子印迹材料包括铬离子印迹材料、镍离子印迹材料、锌离子印迹材料和铜离子印迹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铬、镍、锌、铜电镀废水处理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M离子印迹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取原料:选取的原料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为:丙烯酰胺25~30份、壳聚糖16~20份、六水合氯化铝溶液14~16份、M离子溶液30~35份、偶联剂2~3份和引发剂1~2份;
b.取壳聚糖16~20份到反应釜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醋酸溶液搅拌使壳聚糖完全溶解得到壳聚糖溶液,然后通入氮气,加入偶联剂2~3份和引发剂1~2份进行搅拌,再加入丙烯酰胺25~30份、六水合氯化铝溶液14~16份搅拌混合均匀反应2~3h后,加入M离子溶液30~35份在40~60℃下进行印迹4~6h后,依次使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然后置于烘箱中在50~70℃下干燥,然后对干燥材料进行研磨得到粉末材料,用浓度为1mol.L-1的NaOH溶液对粉末材料进行洗脱,直到检测不到M离子为止,最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后在45~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夏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