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231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4
提供电动三轮车,能够实现良好的转向性。电动三轮车(11)具有:第1电动机(43),其对左轮(12a)绕第1轴线(Xff)施加驱动力;第2电动机(45),其对与左轮(12a)并列配置的右轮(12b)绕第2轴线(Xfs)施加驱动力;转向传感器(55),其对车把(26)的转向角进行检测;倾斜传感器(56),其对框架(15)在车身的左右方向上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倾斜进行检测;以及控制器(48),其在倾斜超过预先确定的值时,根据车把(26)的转向角,生成对外轮施加比内轮的驱动力大的驱动力的控制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三轮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三轮车,该电动三轮车具有:左轮,其被框架支承为绕第1轴线旋转自如;右轮,其与左轮并列,被框架支承为绕第2轴线旋转自如;以及车把,其被框架支承为旋转自如,由乘员进行操作以改变包含左轮和右轮在内的车轮的任意一个以上的方向。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电动三轮车,该电动三轮车具有:左前轮,其被框架支承为绕第1轴线旋转自如;以及右前轮,其与左前轮并列,被框架支承为绕第2轴线旋转自如。在转弯时,外轮沿着曲率比内轮小的轨道。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84508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三轮车中,由于左前轮和右前轮分别被前叉支承,因此虽然被动地吸收了外轮与内轮的旋转差,但实际上无法确保良好的转向性。难以转向。转向性的降低会导致电动三轮车的商品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良好的转向性的电动三轮车。根据本技术的第1方面,提供电动三轮车,其具有:左轮,其被框架支承为绕第1轴线旋转自如;右轮,其与所述左轮并列,被所述框架支承为绕第2轴线旋转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n该电动三轮车具有:/n左轮,其被框架支承为绕第1轴线旋转自如;/n右轮,其与所述左轮并列,被所述框架支承为绕第2轴线旋转自如;/n车把,其被所述框架支承为旋转自如,由乘员进行操作以改变包含所述左轮和所述右轮在内的车轮的任意一个以上的方向;/n第1电动机,其对所述左轮绕所述第1轴线施加驱动力;/n第2电动机,其对所述右轮绕所述第2轴线施加驱动力;/n转向传感器,其对所述车把的转向角进行检测;/n倾斜传感器,其对所述框架在车身的左右方向上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倾斜进行检测;以及/n控制器,其在所述倾斜超过预先确定的值时,根据所述车把的转向角,生成对外轮施加比内轮的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9 JP 2019-0676321.一种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
该电动三轮车具有:
左轮,其被框架支承为绕第1轴线旋转自如;
右轮,其与所述左轮并列,被所述框架支承为绕第2轴线旋转自如;
车把,其被所述框架支承为旋转自如,由乘员进行操作以改变包含所述左轮和所述右轮在内的车轮的任意一个以上的方向;
第1电动机,其对所述左轮绕所述第1轴线施加驱动力;
第2电动机,其对所述右轮绕所述第2轴线施加驱动力;
转向传感器,其对所述车把的转向角进行检测;
倾斜传感器,其对所述框架在车身的左右方向上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倾斜进行检测;以及
控制器,其在所述倾斜超过预先确定的值时,根据所述车把的转向角,生成对外轮施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松雅男水野贵允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