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200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属于列车辅助设备制造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基座、固定件和用于减震的塑胶板;塑胶板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为C形结构,该C形结构的开口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丝孔,该丝孔内安装有可沿所述丝孔转动的螺栓;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栓和所述固定件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件与制动管紧密相连,固定件通过塑胶板连接基座,即使制动管振动,能够有效的通过塑胶板吸收震动,在振动过程中也不会引起制动管与固定件之间的松动;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C形结构的固定件不仅方便卡合在制动管的侧边,且能够通过转动螺栓就实现钢丝绳的锁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定件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属于列车制动设备制造

技术介绍
铁路货车风制动管属于重要的安全设备,需要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瞬间的高压;而且由于制动管一般为合金硬管,在经过高压作用下,很容易发生横向摆动和轴向移动。并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铁路运行区域跨度大、温度变化范围大等原因,车辆运行中容易因环境因素加剧制动管的相对振动,易造成制动管松动或局部与车体脱落。制动管如果长时间发生剧烈振动易引起泄漏,制动管系漏泄是危及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铁路货车车辆风制动系统对密封件和制动管系的漏泄量有较严格的要求,漏泄量过大容易造成停车事故,从而影响列车运行安全,降低运输效率。随着长大重载和快运货物列车的快速发展,制动管系密封性能对于保证安全开行长大重载和快运货物列车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制动管路的固定装置一般为U形卡或塑料管夹、卡箍等,但这些固定装置的约束方式均为固定件与制动管连接抱紧后直接固定在其车体上,均属于刚性连接;这样的固定装置在长时间的运行之后,必然会由于制动管的振动而引起制动管与固定件之间的松动,从而造成整个固定装置脱落;即使在固定件上加装减震材料等,也会因为长时间的振动而造成减震材料磨损,从而增大制动管的振动;并且,空隙的增大使制动管与固定件之间产生刚性碰撞,极易造成制动管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通过在制动管的固定件与基座之间设置减震材料,避免制动管与减震材料相接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动管与固定件之间易产生刚性碰撞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包括:基座、固定件和用于减震的塑胶板;所述塑胶板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为C形结构,该C形结构的开口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丝孔,该丝孔内安装有可沿所述丝孔转动的螺栓;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栓和所述固定件相连。如上所述的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塑胶板上开设有斜孔,该斜孔内紧密套设有玻璃棒。如上所述的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其中,所述C形结构的开口内设置有胶垫。如上所述的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其中,所述螺栓的顶端设置有锥形头,所述螺栓的尾端设置有转轮;所述锥形头穿过所述丝孔与所述胶垫相接触。如上所述的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和所述钢丝绳相连的连接环;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使所述钢丝绳穿过的通孔。如上所述的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件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定位销钉;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钉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定位孔上,另一端卡合在所述转轮上。本技术通过固定件与制动管紧密相连,固定件通过塑胶板连接基座,即使制动管振动,能够有效的通过塑胶板吸收震动;固定件的震动不会传递至基座,避免了基座的松动,制动管在振动过程中也不会引起制动管与固定件之间的松动。并且,本技术采用C形结构的固定件不仅方便卡合在制动管的侧边,也不需要精准的将固定件与基座的位置关系完全对应,且能够通过转动螺栓就实现钢丝绳的锁紧,非常的方便安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的安装状态侧面结构图;图2为图1的安装完成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可以采用以下材料制成,且不限于如下材料,例如:钢锭、不锈钢、塑胶板、铝合金、橡胶垫、金属泡沫、合金钢等。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的安装状态侧面结构图,并结合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包括:基座3、固定件1和用于减震的塑胶板1;基座一般固定在列车的车体上,一般与车体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固定件1一般为金属件,通常采用钢锭加工制成;塑胶板2一般厚度为8-22mm,通常采用弹性较好的玻璃钢板材或者塑料板材或者耐磨橡胶板。所述塑胶板2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基座3上,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1固定连接;因此固定件1与制动管9相连后,固定件1在使用状态下随制动管9震动;由于固定件与基座之间采用塑胶板弹性连接,因此固定件的振动不会传递至基座,能够对制动管启到很好的阻尼减震效果。一般情况下,塑胶板2的上下两端均采用嵌合槽,与固定件1或基座3相互嵌合后,然后螺栓连接。所述固定件1为C形结构,该C形结构的开口上设置有钢丝绳5;所述固定件1上开设有丝孔,该丝孔内安装有可沿所述丝孔转动的螺栓10。一般情况下,丝孔为通孔;螺栓10在丝孔内转动,从而穿过丝孔与制动管9相抵靠。钢丝绳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栓10和所述固定件1相连。一般情况下,所述固定件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这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为C形结构的开口。固定第一端设置有用于和所述钢丝绳5相连的连接环;固定件1第二端设置有用于使所述钢丝绳5穿过的通孔15。也就是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钢丝绳5用于将制动管9压紧在固定件1上;所以钢丝绳5的一端固定在C形结构的开口一侧,另一端固定在螺栓10上,使用过程中,螺栓转动,是钢丝绳缠绕在上面,从而拉紧钢丝绳,使固定件完全的贴合在制动管的一侧,保证两者连接的紧密性。本技术通过固定件与制动管紧密相连,固定件通过塑胶板连接基座,即使制动管振动,能够有效的通过塑胶板吸收震动;固定件的震动不会传递至基座,避免了基座的松动,制动管在振动过程中也不会引起制动管与固定件之间的松动。并且,本技术采用C形结构的固定件不仅方便卡合在制动管的侧边,也不需要精准的将固定件与基座的位置关系完全对应,且能够通过转动螺栓就实现钢丝绳的锁紧,非常的方便安装和拆卸。本实施例的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如图1,所述塑胶板2上开设有斜孔,该斜孔内紧密套设有玻璃棒20。玻璃棒20倾斜插入斜孔中,一旦制动管的振动超过预设的最大振幅,玻璃棒即可在斜孔中发生断裂。从而在振动过大时,能够及时发现振动过大的固定装置,从而及时的调整制动管的状态,避免制动管振动过大而不被发现的缺陷。本实施例的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其中,固定件1的C形结构的开口内设置有胶垫7,制动管9通过胶垫7与固定件1相接触,从而能够降低制动管与固定件之间的磨损。本实施例的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其中,所述螺栓10的顶端设置有锥形头,所述螺栓10的尾端设置有转轮4;所述锥形头穿过所述丝孔与所述胶垫7相接触。因此,旋紧螺栓10的过程中,螺栓10也能够通过锥形头通过胶垫7抵靠在制动管9上,从而增大制动管与固定件的摩擦力;旋转螺栓10不仅可以缠绕收紧钢丝绳5,还可以增大制动管与固定件之间的静摩擦力。如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件1上还设置有可拆卸的定位销钉6;所述固定件1上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靠近所述丝孔设置,用于插入定位销钉。所述定位销钉6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定位孔上,另一端卡合在所述转轮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固定件和用于减震的塑胶板;/n所述塑胶板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n所述固定件为C形结构,该C形结构的开口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丝孔,该丝孔内安装有可沿所述丝孔转动的螺栓;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栓和所述固定件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固定件和用于减震的塑胶板;
所述塑胶板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基座上,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件为C形结构,该C形结构的开口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丝孔,该丝孔内安装有可沿所述丝孔转动的螺栓;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螺栓和所述固定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板上开设有斜孔,该斜孔内紧密套设有玻璃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减震管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结构的开口内设置有胶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铁龙恒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