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装置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防护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为了预防车辆行驶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所造成的伤害程度,在车辆设计及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往往会增加一些防护装置。以N2、N3类车辆为例,国家标准GB11567-2017《汽车及挂车侧面和后下部防护要求》对此类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技术要求做了规定,常规的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采用钢制结构,易导致防护装置重量大,重量过大既会增加车辆的负载而影响车辆的性能,还无法满足人们对车辆轻量化的要求。目前,为了实现降重,且同时满足标准对后下部防护装置刚度的要求,通常设计的结构易导致后下部防护装置结构冗余,且无法有效对后下部防护装置进行降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护装置及车辆,以解决现有防护装置结构冗余且重量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护装置,应用于车辆,包括横梁、加强件和支撑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横梁形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装置,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加强件和支撑件;/n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横梁形成缓冲空间;/n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至少与所述加强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辆的车架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装置,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加强件和支撑件;
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加强件与所述横梁形成缓冲空间;
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至少与所述加强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车辆的车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
所述第三侧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以形成第一槽型结构;
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横梁之间间隔预设距离,以形成所述缓冲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面包括与所述横梁连接的第一连接缝,所述第二侧面包括与所述横梁连接的第二连接缝,所述第三侧面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面连接的第一边,以及与所述第二侧面连接的第二边,其中,所述第一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缝的长度,所述第二边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接缝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面、第一卷边和第二卷边,所述支撑面连接所述第一卷边和所述第二卷边,以形成第二槽型结构;
所述第二槽型结构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建宏,钱海,李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