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车后部防钻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技术,具体涉及卡车后部防钻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道路上的汽车日流量也越来越,并且随着经济增长和发展需求,物流车辆和工程车辆等大型卡车也在增加。根据CIDAS的数据显示,追尾卡车的事故是所有事故中死亡率最高的,原因在于卡车和家用小汽车无论在尺寸上还是吨位上,都相差悬殊,而卡车尾部又刚好是最容易发生追尾事故的地方。在追尾卡车事故中,小汽车车头会发生下潜运动,加上卡车尾部突出的结构在高度上基本覆盖不了很多小汽车的防护结构,但是又能覆盖撞击到小汽车驾乘人员的头部(颈部、胸部),这种情况已经超出了小汽车结构设计能够解决的范围,因此,当面对速度较快的小汽车追尾,必然发生严重伤亡事故。因此,创新提出一种灵活的、防护高度足够、保证卡车通过性、成本可控、科学合理的卡车后端防护结构,保护小汽车追尾事故中后车的驾乘人员,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车后部防钻保护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防护能力强,能够较好地解决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车后部防钻保护装置,包括位于车架后部下方的第一防撞横梁(1)和第二防撞横梁(2),所述第一防撞横梁(1)位于第二防撞横梁(2)后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横梁(1)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上端与车架纵梁(5)后端铰接;/n所述第二防撞横梁(2)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4)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上端与车架纵梁(5)铰接;/n所述车架纵梁(5)在与第一连杆(3)铰接处和与第二连杆(4)铰接处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分别与第三连杆(7)和第四连杆(8)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7)另一端与第一连杆(3)下部铰接,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车后部防钻保护装置,包括位于车架后部下方的第一防撞横梁(1)和第二防撞横梁(2),所述第一防撞横梁(1)位于第二防撞横梁(2)后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横梁(1)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上端与车架纵梁(5)后端铰接;
所述第二防撞横梁(2)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4)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上端与车架纵梁(5)铰接;
所述车架纵梁(5)在与第一连杆(3)铰接处和与第二连杆(4)铰接处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分别与第三连杆(7)和第四连杆(8)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7)另一端与第一连杆(3)下部铰接,所述第四连杆(8)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斌,李锐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