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能汽车尾排管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15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氢能汽车尾排管排水装置,包括尾排管和排水盒,所述排水盒为长方体且其位于所述尾排管下方,所述排水盒内部沿所述尾排管轴线方向并排设有若干排水孔,且各所述排水孔上方和各所述排水孔下方分别设有上凸台和下凸台,各所述排水孔内部分别设有一浮球,且各所述浮球在相应的所述排水孔内的所述上凸台与所述下凸台之间上下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氢能汽车尾排管排水装置通过在所述尾排管下方设置所述排水盒,并通过各所述浮球在所述排水孔内的上下浮动仅排出水而不会将废气排出,从而可有效避免因尾气泄漏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能汽车尾排管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尾气排放
,尤其涉及一种氢能汽车尾排管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氢能汽车的排放物中除了废气外,还有部分水。目前多数氢能汽车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尾排管排出的高速气体将反应生成的水沿着排气管从车辆尾部吹出,因此要求排气管内部不能有太大的高度差。但是受制于整车布置因素,有时排气管的布置会出现较大的高度差,此时会影响排气或排水通畅。极端工况下,例如在斜坡上行驶时,排气管可能会在弯道处积水,从而影响排气。更有甚者,当弯道处的积水在冬天结冰后,会堵塞排气,进而影响下一次汽车的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能汽车尾排管排水装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氢能汽车尾排管排水装置,包括尾排管和排水盒,所述排水盒为长方体且其位于所述尾排管下方,所述排水盒内部沿所述尾排管轴线方向并排设有若干排水孔,且各所述排水孔上方和各所述排水孔下方分别设有上凸台和下凸台,各所述排水孔内部分别设有一浮球,且各所述浮球在相应的所述排水孔内的所述上凸台与所述下凸台之间上下活动。进一步地,所述浮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但大于所述尾排管排出的气体的密度。进一步地,所述上凸台的内径和所述下凸台内径均小于所述浮球的外径。进一步地,所述浮球的外径小于所述排水孔的内径。进一步地,所述上凸台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凸台的上表面均设有圆弧形凹槽。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盒内所述排水孔的数量为3个。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氢能汽车尾排管排水装置通过在所述尾排管下方设置所述排水盒,并通过各所述浮球在所述排水孔内的上下浮动仅排出水而不会将废气排出,从而可有效避免因尾气泄漏而引起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氢能汽车尾排管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图1中浮球6下沉堵住下凸台5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b是图1中浮球6下沉堵住下凸台5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a是图1中浮球6悬浮于上凸台4和下凸台5之间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b是图1中浮球6悬浮于上凸台4和下凸台5之间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a是图1中浮球6浮起堵住上凸台4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b是图1中浮球6浮起堵住上凸台4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尾排管,2-排水盒,3-排水孔,4-上凸台,5-下凸台,6-浮球。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考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氢能汽车尾排管排水装置,包括尾排管1和排水盒2,所述排水盒2为长方体且其位于所述尾排管1下方,所述排水盒2内部沿所述尾排管1轴线方向并排设有若干排水孔3,且各所述排水孔3上方和各所述排水孔3下方分别设有上凸台4和下凸台5,优选地,所述排水盒2内所述排水孔3的数量为3个。各所述排水孔3内部分别设有一浮球6,且各所述浮球6在相应的所述排水孔3内的所述上凸台4与所述下凸台5之间上下活动,所述浮球6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但大于所述尾排管1排出的气体的密度,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凸台4的内径和所述下凸台5内径均小于所述浮球6的外径,且所述浮球6的外径小于所述排水孔3的内径,且为确保所述浮球6在下沉或浮起时与所述下凸台5或所述上凸台4有更好的堵塞效果,所述上凸台4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凸台5的上表面均设有圆弧形凹槽(附图中未画出)。本技术的排水原理如下:当水还未到达所述排水盒2时,所述浮球6位于所述排水孔3下方并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与所述下凸台5紧密贴合,从而可阻止所述尾排管1内的气体发生泄漏(参考图2a);当水到达所述排水盒2时,所述浮球6因为浮力而升高,所述浮球6悬浮于所述下凸台5和所述上凸台4之间,此时所述尾排管1内的水从所述排水孔3排出(参考图3a);当水量很大,或汽车涉水高于所述排水盒2时,由于浮力的作用,所述浮球6顶住所述上凸台4,从而堵住所述排水孔3以阻止外界的水通过所述排水孔3流入所述尾排管1,此时所述尾排管1内的水和废气均通过尾排口排出(参考图4a);当车辆在斜坡上行驶时,所述排水盒2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参考图2b、图3b和图4b)。本技术的一种氢能汽车尾排管排水装置通过在所述尾排管1下方设置所述排水盒2,并通过各所述浮球6在所述排水孔3内的上下浮动仅排出水而不会将废气排出,从而可有效避免因尾气泄漏而引起的安全隐患。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所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能汽车尾排管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排管和排水盒,所述排水盒为长方体且其位于所述尾排管下方,所述排水盒内部沿所述尾排管轴线方向并排设有若干排水孔,且各所述排水孔上方和各所述排水孔下方分别设有上凸台和下凸台,各所述排水孔内部分别设有一浮球,且各所述浮球在相应的所述排水孔内的所述上凸台与所述下凸台之间上下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能汽车尾排管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排管和排水盒,所述排水盒为长方体且其位于所述尾排管下方,所述排水盒内部沿所述尾排管轴线方向并排设有若干排水孔,且各所述排水孔上方和各所述排水孔下方分别设有上凸台和下凸台,各所述排水孔内部分别设有一浮球,且各所述浮球在相应的所述排水孔内的所述上凸台与所述下凸台之间上下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能汽车尾排管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但大于所述尾排管排出的气体的密度。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伟郝义国谭元文沈博陈声斌熊良剑曾志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