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卧两用3D打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83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立卧两用3D打印设备,包括运动机构、堆焊机构、立卧转换机构;堆焊机构设于运动机构上,立卧转换机构设于运动机构和堆焊机构下方;运动机构包括运动包括x移动机构、y移动机构、z移动机构,x移动机构和z移动机构分别与y移动机构垂直连接;堆焊机构包括焊枪,焊枪连接于y移动机构上;立卧转换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装置、第二转动装置以及工作台面;第一转动装置的首端为动力输出端,第一转动装置的首端与第二转动装置的末端固定连接,工作台面固定在第二转动装置的首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卧两用3D打印设备
本技术涉及3D打印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卧两用3D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3D打印为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型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对原材料去除-切削、组装的加工模式不同,是一种“自下而上”通过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从无到有,这使得过去受到传统制造方式的约束,而无法实现的复杂结构件制造变为可能。现有的3D打印机工作台面普遍是立式或者卧式单一的工作模式,故常常采用立式工作模式,立式的工作台面由于工作台面难以转换而无法加工一些器件的侧边;采用立式工作模式中没有用于支撑待加工产品的支撑机构,产品卧式固定于工作台面,打印长轴类零件时,过长的悬臂会对立卧转换装置的转轴产生较大力矩,加速磨损甚至损坏,工件加工过程中温度较高,也可能因为自重变形等问题;现有技术中,没有可以立式和卧式互相转换使用的3D打印机,在需要立卧转换进行不同的加工步骤时,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卧两用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机构、堆焊机构、立卧转换机构;/n所述堆焊机构固定于所述运动机构上;/n所述立卧转换机构位于所述运动机构和堆焊机构的下方;/n所述运动机构包括x移动机构、y移动机构、z移动机构,所述x移动机构和所述z移动机构分别与y移动机构垂直连接;/n所述堆焊机构包括焊枪,所述焊枪连接于所述y移动机构上;/n所述立卧转换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装置、第二转动装置以及工作台面;/n所述第一转动装置的首端为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转动装置的首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装置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面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装置的首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卧两用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机构、堆焊机构、立卧转换机构;
所述堆焊机构固定于所述运动机构上;
所述立卧转换机构位于所述运动机构和堆焊机构的下方;
所述运动机构包括x移动机构、y移动机构、z移动机构,所述x移动机构和所述z移动机构分别与y移动机构垂直连接;
所述堆焊机构包括焊枪,所述焊枪连接于所述y移动机构上;
所述立卧转换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装置、第二转动装置以及工作台面;
所述第一转动装置的首端为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转动装置的首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装置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面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动装置的首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卧两用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立体活动装置,所说支撑组件连接于立体活动装置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卧两用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轮和支撑板,所述支撑轮装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立体活动装置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卧两用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活动装置包括横向装置、垂直装置和纵向装置;
所述横向装置包括横向导轨和沿着所述横向导轨滑动的第四滑块;
所述垂直装置包括气缸和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垂直导轨和沿着所述垂直导轨滑动的第五滑块;所述气缸通过壳体与所述滑动装置固定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动装置,所述壳体用于支撑所述滑动装置,并固定在所述第四滑块上;
所述纵向装置包括纵向导轨、第六滑块和支撑组件,所述纵向导轨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第六滑块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宇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