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体及其内壁耐磨层的增材成形的方法及得到的阀体技术

技术编号:301703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阀体及其内壁耐磨层的增材成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打印前对阀体三维模型进行重建模;将阀体的模型导入切片软件进行分层切片处理,阀体在分层切片时将阀体部分与耐磨层部分分开进行分层切片处理;然后导出切片数据并导入到增材设备的控制系统中;在增材设备上根据阀体及耐磨层的成形路径设定成形轨迹参数;打印过程中采用双枪头打印,第一枪头打印阀体,第二枪头打印耐磨层,完成阀体的打印。相对于传统的铸造加堆焊的工艺,利用增材制造一体打印成形,组织一体性能均匀,成形质量能得到保证,工序更加简单快捷,解决了阀体铸造后堆焊耐磨层的难题。了阀体铸造后堆焊耐磨层的难题。了阀体铸造后堆焊耐磨层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体及其内壁耐磨层的增材成形的方法及得到的阀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增材制造
,特别是指一种阀体及其内壁耐磨层的增材成形的方法及得到的阀体。

技术介绍

[0002]阀体作为阀类零件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种类各式各样,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常要求阀体除了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外,其内壁还需要有较高的抗耐磨性,以应对阀芯的长期运动对阀体内壁的磨损,提高阀体的使用寿命。
[0003]常规的应对措施是在阀体铸造完成后,再利用耐磨合金电焊条在其内壁进行堆焊,然后进行机加工得到所需的耐磨层。采用此方法在对一些比较深或者较狭窄的阀体内腔进行堆焊时,会给堆焊带来很大的难度,且由于堆焊时无法直观地观察到堆焊过程,容易造成堆焊耐磨层质量的不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阀体及其内壁耐磨层的增材成形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阀体,使阀体和其内壁的耐磨层一体成形。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阀体及其内壁耐磨层的增材成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打印前对阀体三维模型进行重建模,内外表面整体增加3

4mm(作为加工余量);
[0008]将阀体的模型导入切片软件进行分层切片处理,阀体在分层切片时将阀体部分与耐磨层部分分开进行分层切片处理;然后导出切片数据并导入到激光设备的控制系统中;
[0009]在增材设备上根据阀体及耐磨层的成形路径设定成形轨迹参数;r/>[0010]打印过程中采用双枪头打印,枪头采用经检验合格的原丝,第一枪头打印阀体,第二枪头打印耐磨层;
[0011]第一枪头采用12Cr1MoV型原丝(不限于此类原丝),第二枪头采用Cr

Si型耐磨合金原丝(不限于此类原丝,亦可采用激光粉末打印中心送粉的方式),直径φ0.8

1.6mm和保护气体(80%Ar+20%CO2),选定相匹配的成形参数(如下):
[0012][0013]具体地,打印过程中,首先将第一枪头和第二枪头分别在打印底板上指定同一个坐标原点,并以此作为阀体打印的中心原点;
[0014]调用第一枪头,根据阀体的成形轨迹开始从下至上分层打印,当阀体的打印高度达到耐磨层底部位置的第一层时,第一枪头停止打印;
[0015]调用第二枪头,根据耐磨层成形轨迹开始打印第一层耐磨层,打印完耐磨层第一
层后第二枪头停止打印并复位,接着调用第一枪头继续打印阀体,使阀体当前高度与耐磨层高度基本持平;
[0016]重复上一步骤的操作,在打印阀体的间隙一层一层地将耐磨层打印完成,直到耐磨层高度达到要求,第二枪头停止打印并复位;
[0017]调用第一枪头对剩下的阀体部分进行分层打印,直到阀体尺寸达到要求,阀体成形。
[0018]阀体成形后进行整体去应力处理,热处理参数为(350

500℃)
×
1.5h。
[0019]根据图纸要求,对成形后的阀体进行内外表面加工,最后得出一个一体成形且具有耐磨层的阀体产品。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相对于传统的铸造加堆焊的工艺,利用增材制造一体打印成形,组织一体性能均匀,成形质量能得到保证,工序更加简单快捷,解决了阀体铸造后堆焊耐磨层的难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阀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阀体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5]一种阀体及其内壁耐磨层的增材成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阀体的结构如图1和2所示,根据图纸要求,准备阀体三维模型;打印前需要对三维模型进行重建模,内外表面整体增加3

4mm(作为加工余量);
[0027]将阀体的模型导入切片软件进行分层切片处理,阀体在分层切片时将阀体1部分与耐磨层2部分分开进行分层切片处理;然后导出切片数据并导入到增材设备的控制系统中;
[0028]在增材设备上根据阀体1及耐磨层2的成形路径设定成形轨迹参数;
[0029]打印过程中采用双枪头打印,枪头采用经检验合格的原丝,第一枪头打印阀体,第二枪头打印耐磨层;
[0030]第一枪头采用12Cr1MoV型原丝(不限于此类原丝),第二枪头采用Cr

Si型耐磨合金原丝(不限于此类原丝,亦可采用激光粉末打印中心送粉的方式),直径φ0.8

1.6mm和保护气体(80%Ar+20%CO2),选定相匹配的成形参数(如下):
[0031][0032]具体地,打印过程中,首先将第一枪头和第二枪头分别在打印底板上指定同一个坐标原点,并以此作为阀体打印的中心原点;
[0033]调用第一枪头,根据阀体的成形轨迹开始从下至上分层打印,当阀体的打印高度
达到耐磨层底部位置的第一层时,打印第一枪头停止打印;
[0034]调用第二枪头,根据耐磨层成形轨迹开始打印第一层耐磨层,打印完耐磨层第一层后第二枪头停止打印并复位,接着调用第一枪头继续打印阀体,使阀体当前高度与耐磨层高度基本持平;
[0035]重复上一步骤的操作,打印阀体的间隙将耐磨层一层一层地打印完成,直到耐磨层高度达到要求,第二枪头停止打印并复位;
[0036]调用第一枪头对剩下的阀体部分进行分层打印,直到阀体尺寸达到要求。
[0037]阀体成形后进行整体去应力处理,热处理参数为(350

500℃)
×
1.5h。
[0038]根据图纸要求,对成形后的阀体进行内外表面加工,最后得出一个一体成形且具有耐磨层的阀体产品。
[0039]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体及其内壁耐磨层的增材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打印前对阀体三维模型进行重建模;将阀体的模型导入切片软件进行分层切片处理,阀体在分层切片时将阀体部分与耐磨层部分分开进行分层切片处理;然后导出切片数据并导入到增材设备的控制系统中;在增材设备上根据阀体及耐磨层的成形路径设定成形轨迹参数;打印过程中采用双枪头打印,第一枪头打印阀体,第二枪头打印耐磨层,完成阀体的打印;打印过程中,首先将第一枪头和第二枪头分别在打印底板上指定同一个坐标原点,并以此作为阀体打印的中心原点;调用第一枪头,根据阀体的成形轨迹开始从下至上分层打印,当阀体的打印高度达到耐磨层底部位置的第一层时,第一枪头停止打印;调用第二枪头,根据耐磨层成形轨迹开始打印第一层耐磨层,打印完耐磨层第一层后第二枪头停止打印并复位,接着调用第一枪头继续打印阀体,使阀体当前高度与耐磨层高度基本持平;重复上一步骤的操作,在打印阀体的间隙一层一层地将耐磨层打印完成,直到耐磨层高度达到要求,第二枪头停止打印并复位;调用第一枪头对剩下的阀体部分进行分层打印,直到阀体成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及其内壁耐磨层的增材成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阀体成形后进行阀体整体去应力处理,热处理参数为(3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宇卓炎邓桂棠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宇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