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径可调的筒圈扩涨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75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径可调的筒圈扩涨模具结构,具体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加工座,所述加工座的顶端设置有下模座,且加工座的两侧均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表面设有定位孔,所述下模座的顶端表面设有下模腔,所述加工座的顶端表面靠近下模座的一侧设有注水口,所述下模座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进水口、置水腔、进水管和出水管,冷却水进入到置水腔内部,对下模腔内的模件进行冷却,加快模具的成型效率,冷却水由出水口排出到加工座内部,实现水循环冷却,设置了胶垫、伸缩杆以及套筒,多个胶垫与下模座的顶端接触,伸缩杆向上运动,挡块挤压着弹簧,可降低调节板对下模座造成的冲击,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径可调的筒圈扩涨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直径可调的筒圈扩涨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市场对管件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促进管件加工模具的快速发展,现有的管件端部加工模具有扩口模和缩口模两种,可以对管件端部分别进行扩口加工和缩口加工,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称为模具,模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模具成型效率低,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直径可调的筒圈扩涨模具结构,通过设置了进水口、置水腔、进水管和出水管,冷却水进入到置水腔内部,对下模腔内的模件进行冷却,加快模具的成型效率,冷却水在置水腔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吸热,由出水口排出到加工座内部,实现冷却水的循环,而半导体制冷片处于工作状态,保证冷却水处于恒定的温度状态,实现水循环冷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径可调的筒圈扩涨模具结构,包括加工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座(1)的顶端设置有下模座(2),且加工座(1)的两侧均设有延伸板(3),所述延伸板(3)的表面设有定位孔(4),所述下模座(2)的顶端表面设有下模腔(8),所述加工座(1)的顶端表面靠近下模座(2)的一侧设有注水口(5),所述下模座(2)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17),且下模座(2)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8);/n所述加工座(1)的内腔底端安装有水泵(15),且加工座(1)的内腔侧壁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16),所述水泵(15)的出水端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的一端穿过加工座(1)的顶端并与进水口(17)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径可调的筒圈扩涨模具结构,包括加工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座(1)的顶端设置有下模座(2),且加工座(1)的两侧均设有延伸板(3),所述延伸板(3)的表面设有定位孔(4),所述下模座(2)的顶端表面设有下模腔(8),所述加工座(1)的顶端表面靠近下模座(2)的一侧设有注水口(5),所述下模座(2)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17),且下模座(2)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8);
所述加工座(1)的内腔底端安装有水泵(15),且加工座(1)的内腔侧壁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16),所述水泵(15)的出水端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的一端穿过加工座(1)的顶端并与进水口(17)固定连接,所述出水口(18)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穿过加工座(1)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径可调的筒圈扩涨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座(1)的内腔设置有置水腔(19),所述置水腔(19)与进水口(17)和出水口(18)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径可调的筒圈扩涨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的顶端四个拐角位置均设置有立柱(9),四个所述立柱(9)的顶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敏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乔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