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医用颗粒悬浮床的颗粒筛选装置
本技术涉及固体物料筛分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医用颗粒悬浮床的颗粒筛选装置。
技术介绍
医用颗粒悬浮床帮助背部、臀部受伤的患者,诸如褥疮、接受过背部手术的患者或不宜翻身、不耐受翻身的危重症患者减轻痛苦,让患者背部伤口不再需要承受压力,减少伤口细菌,促进早日愈合。医用颗粒悬浮床内装入由硅和陶瓷等材料合成的细小颗粒,每粒颗粒直径只有50-150微米,颗粒在床面和使用者的身体之间起中介作用,通过气流形成波浪,使用者躺在床面上面达到“悬浮”的状态。医用颗粒悬浮床使用过程中,颗粒不断吸附患者的渗液,渗液附着在颗粒上,使得多个颗粒黏连后沉淀在医用颗粒悬浮床底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沉淀在底部的黏连颗粒进行筛分,目前多数采用人工筛分的方式对颗粒进行筛分,筛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医用颗粒悬浮床的颗粒筛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医用颗粒悬浮床的颗粒筛选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中空内腔;筛网,所述筛网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中空内腔内,所述筛网将所述箱体的中空内腔分隔为上部与下部;振动器,所述振动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中空内腔内,所述振动器与所述筛网连接,所述振动器带动所述筛网振动;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包括固定端与活动端,所述固定端连通所述箱体的中空内腔的上部,所述活动端连通外界;第一空气放大器,所述第一空气放大器设置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医用颗粒悬浮床的颗粒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100),所述箱体(100)具有中空内腔;/n筛网(200),所述筛网(200)设置于所述箱体(100)的中空内腔内,所述筛网(200)将所述箱体(100)的中空内腔分隔为上部与下部;/n振动器(210),所述振动器(210)设置于所述箱体(100)的中空内腔内,所述振动器(210)与所述筛网(200)连接,所述振动器(210)带动所述筛网(200)振动;/n第一管道(300),所述第一管道(300)包括固定端(301)与活动端(302),所述固定端(301)连通所述箱体(100)的中空内腔的上部,所述活动端(302)连通外界;/n第一空气放大器(400),所述第一空气放大器(400)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300)中,所述第一空气放大器(400)的进气口朝向所述活动端(302),所述第一空气放大器(400)的出气口朝向所述固定端(3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用颗粒悬浮床的颗粒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0),所述箱体(100)具有中空内腔;
筛网(200),所述筛网(200)设置于所述箱体(100)的中空内腔内,所述筛网(200)将所述箱体(100)的中空内腔分隔为上部与下部;
振动器(210),所述振动器(210)设置于所述箱体(100)的中空内腔内,所述振动器(210)与所述筛网(200)连接,所述振动器(210)带动所述筛网(200)振动;
第一管道(300),所述第一管道(300)包括固定端(301)与活动端(302),所述固定端(301)连通所述箱体(100)的中空内腔的上部,所述活动端(302)连通外界;
第一空气放大器(400),所述第一空气放大器(400)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300)中,所述第一空气放大器(400)的进气口朝向所述活动端(302),所述第一空气放大器(400)的出气口朝向所述固定端(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医用颗粒悬浮床的颗粒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收集箱(500);
收集管(510),所述收集管(510)包括入口(511)与出口(512),所述入口(511)连通所述箱体(100)的中空内腔的下部,所述出口(512)连通所述收集箱(500);
第二管道(310),所述第二管道(310)的一端连通所述收集箱(500),所述第二管道(310)的另一端连通外界;
第二空气放大器(410),所述第二空气放大器(410)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310)中,所述第二空气放大器(410)的进气口朝向所述收集箱(500)的内部,所述第二空气放大器(410)的出气口朝向外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医用颗粒悬浮床的颗粒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阀门(320),所述三通阀门(320)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300)上,所述第一空气放大器(400)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300)的所述固定端(301)与所述三通阀门(320)之间,所述第二管道(310)的一端连通所述收集箱(500),所述第二管道(310)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三通阀门(320)的换向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医用颗粒悬浮床的颗粒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空气放大器(420),所述第三空气放大器(420)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肖文,王楚辉,叶毓焘,徐浩昌,吴卓诚,卓海,许旭光,李日俊,罗科达,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