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裁剪与无缝织造结合的压力分段男士背背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3464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裁剪与无缝织造结合的压力分段男士背背佳。包括前片、后片以及两个腰侧片,腰侧片通过车缝线车缝连接于前片与后片之间,前片包括前胸部、前腹部和第一下摆部,后片包括后背部、后腰部和第二下摆部,腰侧片包括侧腰部和第三下摆部;后背部包括Y型挺背区、设置于Y型挺背区顶部的后领区、对称设置于Y型挺背区两外侧的外背区;第一下摆部、第二下摆部和第三下摆部均包括褶皱区和边缘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男士背背佳结构新颖,通过无缝的方式分段织造,再将腰侧片、前片与后片三部分通过裁剪及车缝连接,对人体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贴合程度,不产生松垮感或压迫感,提高塑形效果及舒适度,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裁剪与无缝织造结合的压力分段男士背背佳
本技术涉及服装
,具体涉及一种裁剪与无缝织造结合的压力分段男士背背佳。
技术介绍
市面上常见的男士背背佳大部分是有缝裁剪,产品需要多道车缝工艺才能实现。一方面,为达到塑身的效果,将塑身服装采用多部分拼接的方式车缝连接,使得产品分割线迹多,容易由于分割线或车缝线造成勒感或异物感,影响穿着贴肤舒适感;另一方面,传统有缝结构的塑身服装面料单一,对人体各部分的压力一致,不能满足人体不同部位所需的舒适感和压力感,造成穿着压迫感,塑身效果较低。且目前的塑身服装较多为拼接车缝式服装或是一件式的无缝服装,拼接车缝式服装的车缝线较多,降低了穿着使用感,一件式的无缝服装则使得穿着中360°一圈受力,产生过度压迫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裁剪与无缝织造结合的压力分段男士背背佳,结构新颖,通过无缝的方式分段织造前片、后片及腰侧片,再将前片、后片、腰侧片通过裁剪及车缝的方式连接起来,与人体上身结构特征相配合,并避免传统多段拼接产生的车缝线造成异物感,提高塑形效果及舒适度,实用性高。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裁剪与无缝织造结合的压力分段男士背背佳,包括前片、后片以及两个腰侧片,所述腰侧片通过车缝线车缝连接于所述前片与后片之间,所述前片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无缝织造的前胸部、前腹部和第一下摆部,所述后片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无缝织造的后背部、后腰部和第二下摆部,所述腰侧片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无缝织造的侧腰部和第三下摆部;所述后背部包括Y型挺背区、设置于所述Y型挺背区顶部的后领区、对称设置于所述Y型挺背区两外侧的外背区,所述Y型挺背区的前端延伸至前片并与前胸部的顶部无缝连接;所述第一下摆部、第二下摆部和第三下摆部均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无缝织造的褶皱区和边缘区。进一步地,所述前腹部包括X型收腹区、设置于所述X型收腹区顶部的上腹区、设置于所述X型收腹区底部的下腹区、对称设置于所述X型收腹区两外侧的外腹区。进一步地,所述后腰部包括设置于所述Y型挺背区底部的脊腰区、对称设置于所述脊腰区两外侧的内腰区、对称设置于所述内腰区两外侧的外腰区,所述内腰区设置于所述外背区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前胸部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无缝织造的上胸区和下胸区,所述Y型挺背区的前端与所述上胸区的顶部无缝连接,所述下胸区设置于前腹部的顶部。进一步地,所述上胸区的面料结构为锁针添纱提花组织,所述下胸区的面料结构为加密珠地提花组织。进一步地,所述腰侧部的面料结构为1*2交错异形罗纹组织。进一步地,所述X型收腹区的面料结构为1*2交错异形罗纹组织;所述上腹区和下腹区的面料结构为加密珠地提花组织;所述外腹区的面料结构为蜂巢提花组织。进一步地,所述Y型挺背区的面料结构为1*2交错异形罗纹组织;所述后领区的面料结构为加密珠地提花组织;所述外背区的面料结构为1*1交错异形罗纹组织。进一步地,所述脊腰区的面料结构为1*2交错异形罗纹组织;所述内腰区的面料结构为加密珠地提花组织;所述外腰区的面料结构为蜂巢提花组织。进一步地,所述褶皱区的面料结构为加密珠地提花组织,所述边缘区是由两层珠地罗纹面料层叠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无缝织造分段压力的男士背背佳结构新颖,通过无缝的方式分段织造前片、后片及腰侧片,再将前片、后片、腰侧片通过裁剪及车缝的方式连接起来,对人体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贴合程度,不产生松垮感或压迫感,并避免传统多段拼接产生的车缝线造成异物感,提高塑形效果及舒适度,实用性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前片、11—前胸部、111—上胸区、112—下胸区、12—前腹部、121—X型收腹区、122—上腹区、123—下腹区、124—外腹区、13—第一下摆部、131—第一褶皱区、132—第一边缘区、2—后片、21—后背部、211—Y型挺背区、212—后领区、213—外背区、22—后腰部、221—脊腰区、222—内腰区、223—外腰区、23—第二下摆部、231—第二褶皱区、232—第二边缘区、3—腰侧片、31—侧腰部、32—第三下摆部、321—第三褶皱区、322—第三边缘区、4—车缝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见图1-3,一种裁剪与无缝织造结合的压力分段男士背背佳,包括前片1、后片2以及两个腰侧片3,所述腰侧片3通过车缝线4车缝连接于所述前片1与后片2之间,所述前片1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无缝织造的前胸部11、前腹部12和第一下摆部13,所述后片2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无缝织造的后背部21、后腰部22和第二下摆部23,所述腰侧片3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无缝织造的侧腰部31和第三下摆部32;所述后背部21包括Y型挺背区211、设置于所述Y型挺背区211顶部的后领区212、对称设置于所述Y型挺背区211两外侧的外背区213,所述Y型挺背区211的前端延伸至前片1并与前胸部11的顶部无缝连接;所述第一下摆部13、第二下摆部23和第三下摆部32均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无缝织造的褶皱区和边缘区。本实施例的无缝织造分段压力的男士背背佳结构新颖,通过无缝的方式分段织造前片、后片及腰侧片,再将前片、后片、腰侧片通过裁剪及车缝的方式连接起来,避免了传统拼接车缝产生的缝合线对人体造成的压迫感和不适感,提高了穿着舒适性;此外,分段、分区织造,结合分区分段的不同编织组织,能与人体不同部位紧密贴合,对人体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贴合程度,不产生松垮感或压迫感,提高了背背佳的贴身塑形效果和舒适度,实用性高。其中,设置的Y型挺背区211前端与前胸部11的顶部无缝连接,加强肩部往后拉的作用,且Y型挺背区211对应人体斜方肌群,收紧背部组织,有效加强收背矫姿,提背、扩肩,改善不良站姿产生圆肩驼背等体型,挺拔身姿。而设置的外背区213对应人体后背位于腋下两侧的部位,提拉该部位赘肉,改善腋下两侧部位的赘肉松弛问题,矫健体态。而设置的第一下摆部13、第二下摆部23和第三下摆部32,围设成男士背背佳的下摆部位,其中第一下摆部13包括第一褶皱区131和第一边缘区132,第二下摆部23包括第二褶皱区231和第二边缘区232,第三下摆部32包括第三褶皱区321和第三边缘区322,使得第一褶皱区131、第二褶皱区231、第三褶皱区321围设成褶皱区,能对男性下腹部位置放松,避免紧压男性下腹部造成血液不流畅,而第一边缘区132第二边缘区232和第三边缘区322则围设成边缘区22,且均由两层面料层叠而成,起到包覆作用,避免无缝织造的纱线松脱而损伤背背佳的正常穿着使用。而设置的前胸部11能收紧男性胸部和腋下赘肉,使得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裁剪与无缝织造结合的压力分段男士背背佳,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片(1)、后片(2)以及两个腰侧片(3),所述腰侧片(3)通过车缝线(4)车缝连接于所述前片(1)与后片(2)之间,所述前片(1)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无缝织造的前胸部(11)、前腹部(12)和第一下摆部(13),所述后片(2)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无缝织造的后背部(21)、后腰部(22)和第二下摆部(23),所述腰侧片(3)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无缝织造的侧腰部(31)和第三下摆部(32);/n所述后背部(21)包括Y型挺背区(211)、设置于所述Y型挺背区(211)顶部的后领区(212)、对称设置于所述Y型挺背区(211)两外侧的外背区(213),所述Y型挺背区(211)的前端延伸至前片(1)并与前胸部(11)的顶部无缝连接;/n所述第一下摆部(13)、第二下摆部(23)和第三下摆部(32)均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无缝织造的褶皱区和边缘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裁剪与无缝织造结合的压力分段男士背背佳,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片(1)、后片(2)以及两个腰侧片(3),所述腰侧片(3)通过车缝线(4)车缝连接于所述前片(1)与后片(2)之间,所述前片(1)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无缝织造的前胸部(11)、前腹部(12)和第一下摆部(13),所述后片(2)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无缝织造的后背部(21)、后腰部(22)和第二下摆部(23),所述腰侧片(3)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无缝织造的侧腰部(31)和第三下摆部(32);
所述后背部(21)包括Y型挺背区(211)、设置于所述Y型挺背区(211)顶部的后领区(212)、对称设置于所述Y型挺背区(211)两外侧的外背区(213),所述Y型挺背区(211)的前端延伸至前片(1)并与前胸部(11)的顶部无缝连接;
所述第一下摆部(13)、第二下摆部(23)和第三下摆部(32)均包括由顶部至底部依次无缝织造的褶皱区和边缘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裁剪与无缝织造结合的压力分段男士背背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腹部(12)包括X型收腹区(121)、设置于所述X型收腹区(121)顶部的上腹区(122)、设置于所述X型收腹区(121)底部的下腹区(123)、对称设置于所述X型收腹区(121)两外侧的外腹区(1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裁剪与无缝织造结合的压力分段男士背背佳,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腰部(22)包括设置于所述Y型挺背区(211)底部的脊腰区(221)、对称设置于所述脊腰区(221)两外侧的内腰区(222)、对称设置于所述内腰区(222)两外侧的外腰区(223),所述内腰区(222)设置于所述外背区(213)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裁剪与无缝织造结合的压力分段男士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创杰杨恬蒲隽佶
申请(专利权)人:宏杰内衣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